施春生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6)
长支洞浅埋邻河段施工方案设计
施春生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6)
文章针对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工程 14 号支洞的特殊地质构造,设计了隧洞工程浅埋临河段的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看,该方案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难题,对相关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隧洞施工;地址预报;超前注浆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辽宁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两部分组成。一期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修建一条长达 85.32 km,直径7.16m 的连续隧洞。为满足洞内施工通风、出渣等技术要求,在主洞沿线共修建 16 条支洞,其中 14 号支洞全长 1 298 m,洞轴线呈 11.6%的下坡,洞轴线紧邻 F41 断层 (区域性断层),同时,支洞为设计变更后的洞轴线,缺少设计地质资料,特制订该方案以指导工程建设。
根据实际测绘的纵断面图,支洞在 0+200~0+350 段埋深大 小变化比较频繁,埋深在 11.32 ~22.7 m 范围内变化;最小埋深在 0+256.25 处,其埋深为 11.32 m;在 0+230处支洞下穿一道深沟,其埋深为 16.7 m;在 0+254~0+394段下穿河滩稻田。
预计整个支洞的围岩类别有Ⅴ,Ⅳ,Ⅲb,Ⅲa四类,浅埋邻河段围岩预计分布状况:0+200~0+220 为Ⅴ类,0+ 220~0+350 为Ⅳ。
1)由于该段无设计地质资料,又受 F41 断层影响,前方围岩状况只能根据目前地质情况进行预测。根据目前情况,由于围岩较为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有渗水,因此对 0+ 220~0+350 段施工,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多循环、早预报、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确保顺利通过此段。
2)超前地质探测:施工中采用超前钻孔进行地质超前探测,根据钻孔的钻进速度、水流颜色、出水量情况判定围岩情况,同时根据地质编录进行分析预报前面地质情况。
3)超前小导管注浆:为防止河水通过裂隙渗流影响安全、避免围岩破碎地段发生坍塌,在围岩破碎、渗水量较小时,拱部范围内采用 φ42 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围岩破碎、裂隙发育、渗水量较大时,全断面周边采用 φ42 小导管超前预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
4)固结注浆:开挖后对拱墙进行固结注浆(单液浆)加固,提高隧道自身稳定能力。
5)优化支洞纵坡:取消第一个平坡段 0+222.5~0+247.5,仍以 11.6%坡度向前施工,调整第二个平坡段高程及第三段坡度。取消第一个平坡段后,0+256 处埋深由 11.32 m增加 到 14.22 m,支 洞埋深增加 2.9 m,施工 中可提高安全系数。
6)进入 0+220~0+350 段,施工前完成地表河道改移,使河道远离支洞;在 0+256 地表附近采取挖地质探坑以分析地质情况;
7)地表采用埋设沉降观测桩,洞室加密量测断面,根据地表变化及洞内收敛情况来指导施工;确保此段施工顺利安全通过。
3.1 地质预报
施工时中采用超前探孔进行地质预报,每开挖进尺 2 m 后进行 1次 5 m 深的超前钻孔地质预报,每次预报设置3~5 个地质钻孔,同时,拱部向上钻 1~2 个 3~4 m 深的钻孔,探明隧道顶部地质和渗水情况。
3.2 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和固结注浆加固
当浅埋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且有地下水渗入时,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地层。开挖后对拱墙进行固结注浆(单液浆)加固,注浆主要作用是封堵裂隙,隔离水源,堵塞水点,以减少洞内涌水量来改善施工条件,固结破碎围岩,提高围岩自稳能力。
1)注浆孔的布置
目前据该支洞围岩破碎程度、断层裂隙成组连续出现以及地下水涌水情况等,注浆孔主要布置于拱部,注浆采用 φ42mm 小导管注浆,环向中心间距 35 cm,长度 3.5m,外插角 5°~10°,每 2 m 打一环,搭接 1.5 m,钢管上梅花型布置出浆孔,超前注浆小导管布置见图 1。
图1 超前注浆小导管布置
因超前注浆加固在注浆管周围扩散有效范围一般不超过 1.0m,为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施工安全,当超前注浆结束且开挖后,在掌子面后面采取径向布孔注浆,对围岩进行注浆固结加固,固结灌浆按照施工图设计参数:孔深3.5m,排距 3.0m 组织施工。固结灌浆按采用水泥单液浆。
2)注浆压力控制和注浆方法
施工时,起始压力拟定于 0.5 MPa,随着注浆量的增加而逐渐升压,终压控制为 2 MPa。注浆结束标准,采用两个技术指标来控制:一是最终吸浆量;二是达到预定设计压力(即终压)时的持续时间。在施工中结束标准采用: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 2 MPa,吸浆量为 50~100 L/m in,稳定约 20 min 即可结束。
根据钻孔涌水情况、裂隙发育程度及岩石破碎情况,注浆采用全段一次注浆方法。在具体的注浆过程中,为防止浆液串孔影响注浆效果,在注浆顺序上按照隔孔灌浆的方式逐次施作。
3.3 开挖支护
0+200~0+350 段,当裂隙不很发育、地下水较小时,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时缩短循环进尺,控制装药量,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在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且有较大地下水渗入时,施工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施工进尺每循环控制在 1m左右,施工时上下台阶开挖平行推进。下台阶施工采用左右两侧错开跳槽开挖的方式,确保上断面初期支护的安全;为了满足上半断面施工的需要,上台阶长度控制在 4~5 m。具体施工方法见图 2。
图2 上下台阶法施工方法示意图
3.4 纵坡优化
支洞原设计坡度 为 11.6%,在 0+222.5~+247.5 段(第1 个)和 0+472.5~+497.5(第 2 个)、0+722.5~+747.5 段(第3个)为洞室内3个平坡道。第1个平坡段位于浅埋邻河段内,0+256.25 处支洞埋深仅有 11.32m。同时该地域受 F41断层影响严重,又紧靠河流段,为保证安全顺利通过浅埋段,建议取 消洞内第一个 平坡段(0+222.5~+247.5),从 0+ 222.5 里程处仍然按照-11.6%的坡度继续向下开挖施工,至 0+472.5 处时施做平坡段,平坡段里程为 0+472.5~+497.5(第 2 个平 坡 段、 里 程不 变), 标 高 由 283.200 m 降 为280.300 m,从 0+497.5 处开始以-10.3111%的坡度施工向前开挖至下一平坡段 0+722.5~+747.5(第 3 个平坡段),施工标高按原设计标高 257.100m 进行施工,自 0+747.5 以后坡度调至设计坡度-11.6%继续施工。经此优化后,0+ 256.25 处埋深增加 2.9 m,由埋深 11.32 m 增至 14.2 m,更有利于隧道结构的稳定。
3.5 河道改移
此段紧邻河道,其间地表河流基本与支洞轴线平行,距支洞轴线距离较近,平面距离 3.2~19.6 m,最近处 0+ 254.19 洞轴线距离河流平面距离只有 3.2 m。由于 F41 断层为 区域性断层 , 断层影响面积非常大,0+254.19~0+ 394.55 段地表基本同河滩相平,河滩上覆层砂卵层、风化基岩层,该段支洞比河滩低 11.3m 左右,为了减少河水通过裂隙渗入支洞内,施工到达 0+200 前对河道进行疏通、改移,将距离支洞较近的河流向外侧改移,减少河水渗入隧道。
同时在 0+254.19~0+394.55 段河滩上,用反铲挖探坑,了解基岩埋深的同时了解基岩的风化程度,指导施工。
3.6 监控量测
1)地表洞外沉降观测。地表沿支洞中线每隔 10 m 设置一个地表沉降观测桩,每天观测一次,沉降率增大时,每半天观测一次。
2)洞内量测。严格监控洞内围岩稳定情况,为了更好得指导施工,对洞内拱顶沉降、拱脚收敛量测断面进行加密,每隔 3~5 m 设置一个量测断面,每天观测一次,变形率有增长趋势时,每半天观测一次。
隧道开挖和支护施工所需人员设备已能满足施工要求,为了满足浅埋段开挖及注浆施工的需要,根据注浆需要配备注浆设备和材料,主要是增加双液注浆机 1台;小导管 φ32L=4.5 m,6 085m;水泥 10 t,水玻璃 10 t;注浆胶管 φ200,100 m 等设备物资,确保浅埋段施工顺利通过。
TV551.1+1
A
1002-0624(2014)01-0023-02
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