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君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研究
汪志君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育人为本,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全员育人机制。文章以系统论视角,理清了全员育人内涵,界定了全员育人机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设计了全员育人体系,提出了全员育人工作构想,以期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形成提供参考。
大学生;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1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1]当前,90后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也呈现出新趋势,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把握新特点、适应新形势方面相对滞后。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受社会环境、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自我规划能力弱,抗挫折能力低,个人自理能力差,自我意识突出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育人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教书不育人、工作不育人”现象需要解决,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孤军奋战,尤其是教学、管理、服务三大部门工作机制存在真空地带等。这就要求,高校要从建立教职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着手,依靠制度的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的不断健全,建立一套长效的工作机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全员育人”上来,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高校中“全员”的涵义主要指高校教育环境内人员的构成:教师(教学、科研及实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生活动管理部门人员等)、公共服务人员(后勤、图书馆、校医院、保卫处等)、学生本身。
广义的育人,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使命与真谛,更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所在。坚持育人为本既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其中,致力于实现人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人幸福、个人尊严、个人需要、人生价值是育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教师、干部、职工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条渠道,在从事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以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过程,即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各部门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2]。换言之,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时间和形式上是有机统一的,教书、管理、服务与高校育人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实现育人目的。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是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本文所指“机制”(Mechanism),是指系统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规律。机制按功能分有三种: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制约机制,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保障机制,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一个良好的教育机制,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迅速自动做出反应,调整已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最优化的目标。
高校“全员育人”机制,是指在高校全员育人工作过程中,高校内部组织和工作中运行的规律。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在高校这个系统中,全员育人工作机制起着基础作用,良好的育人机制,可以使高校全体教职工自发按照运行规则工作。
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由自我发展机制、自我约束机制、保障机制三个维度构成。依据功能特征进行细分,自我发展机制则由竞争激励机制、人才开发机制、投入机制以及创新机制等构成;自我约束机制则由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以及预警机制等构成;保障机制包括领导问责机制、部门协调机制、资金保障管理机制、督导监控机制以及考评奖罚机制等。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3]。Waller于1932年提出,高校是一个社会互动的系统,通过将各种互动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联系而组织起来。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从与环境的关系角度划分,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受到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资源影响,受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影响。高校系统具有以下特征:有自身的目标导向,各个部分相互依存,高校的组成具有结构化特征,有明确界定人员规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自身的独特文化,有规范化特征,并允许通过奖惩进一步强化规范。
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可以将高校全员育人组织当作一个系统,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优化性原则、模型化原则。一方面,高校各部门面对学生群体是部分在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又构成整体,面对学生个体的高校又是一个整体,以整体性形象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高校全员育人是动态变化的,是一个活动系统,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动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遵循动态性原则。为了尽可能优化育人效果,高校全体人员在工作中要明确育人目的,统筹兼顾,各部门协调,在复杂的育人工作中,逐级优化。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在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研究中,有必要将其模型化,将复杂的内外关系建立模型,从模型的主要属性入手抓住其实质,实际也就是简化了的理想化的对象系统。总之,高校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模式化工作,更要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工作内容之一,才能在工作中体现全员育人的理念。
(一)设计原则
把高校“全员育人”的组织结构看作是一个系统,并要遵循育人体系内部原则。
1.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中央16号文件对于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从理论层面进行了论述,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可以说,16号文件精神是高校全员育人机制设计的理论根源与指导依据。
2.以“学生为本”理念为前提。高校全员育人机制首先要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致力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积极营造能够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3.以“德育为先”为育人核心。高校全员育人要以德育为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高校全员育人工作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德育作为核心内容,贯穿于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始终。
4.以高校育人和学生组织育人相结合为载体。
大学生组织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载体。在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组织对于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与选拔,要不断强化对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指导与投入,要依据工作实际,着眼学生发展,积极创新大学生组织构建与工作的机制体制,坚持贴近需求、贴近实际、贴近心灵的原则,真正使大学生组织融入到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中,使之真正成为全员育人的自觉参与者、切实受益者。
(二)设计要素
1.结构系统。我国高校大部分采用“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人员构成主要由管理部门人员、辅助人员及教师和学生三类群体构成[3]。高校组织结构主要分为院系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和服务部门,还包括年级、班级、寝室。结构决定了组织信息沟通方式,决定了工作的运转模式和人际关系。因此,组织结构需要精心设计,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2.个体系统。个体系统中的人,包括教师(教学、科研及实验教学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学生活动管理部门人员)、公共服务人员(后勤、图书馆、校医院、保卫处等)、学生本身及学生家长,只有这些个体在全员育人工作中尽可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整体的最大优化原则,真正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3.文化系统。要形成人人育人的氛围,上下协调一致,处处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高校全员育人的文化系统。
4.政治系统。大学生培养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政治职责,发挥高校育人机制,在高校各部门之间形成政治氛围,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普通教师,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5.环境。全员育人机制离不开高校这个主要环境,同时,也会外延涉及整个社会和每一个家庭,学生在各种环境作用下生活、学习,既发挥自身对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环境文化影响,因此,环境文化也是高校全员育人机制重要要素。
(一)构建规范的“全员育人”管理结构,发挥政治系统要素作用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主要是对学校德育大政方针的领导,负责研究德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制定学校德育规划及政策、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德育工作[4]。高校党委应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同时要立足于经常性工作,抓好党风建设,尤其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而构建规范的“全员育人”管理机制,就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基层的协力合作,从而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二)建立高素质的“全员育人”的人员机制,发挥个人系统要素的作用
1.强化“全员育人”的教育、管理、服务队伍自身建设。只有强化全员育人的教育、管理、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认识,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教学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促使各部门从工作计划到面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处处体现德育为先的理念,形成上下合理的育人环境。
2.构建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协作机制。高校各部门内部建设相对完善,而部门之间难免各自为政。构建各部门之间主动协调的机制,建立部门协调常态化机制。教管人员的定期沟通与协调,部门之间人员的互动与沟通,统一工作步调和服务理念,在面对学生群体时,形成上下协调的办公一体化程序,更好地体现全员育人的宗旨。
3.构建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发挥学生干部作用,抓好班级集体建设,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二是通过学生会、团委、社团、青年志愿者站等学生组织,锻炼学生能力;三是通过高年级党员、干部帮助低年级学生;四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调动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管理、服务。
(三)制定“全员育人”考核激励制度
1.建立考评制度。对德育实效进行科学有效的考评是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可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及发展水平。德育考评分为自我考评与他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德育考评制度明确考评目标、考评对象、考评内容。
2.建立激励制度。首先要确定激励制度的以人为本宗旨和客观公正原则,明确激励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应包括全体教职工,激励的方法可以采取物质激励,也可以采取精神激励,或者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
3.建立保障制度。构建全员育人的保障机制必须坚持切实有效性原则、科学合理原则、各部门有机配合原则,合理保障全员育人工作的施行。
(四)打造“全员育人”氛围,发挥环境要素作用
1.学校环境建设以育人为目的。环境是指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以全员育人作为切入点,使每个人都成为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6]。
2.建立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高校作为开放系统,全员育人工作可以扩大到社会和家庭。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再孤军奋战,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兼职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上不断成熟。
3.关注新媒体构建网络“微环境”。网络消费者与新技术的享用者,在此背景下,如果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维进行调整,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进行升级,必然滞后于时代发展,滞后于学生需求。因此,主动打造网络微环境,让校园微信公共平台、教师微信寄语等形式深入学生,形成网络高效便捷思想交流渠道。
(五)建立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发挥文化要素作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考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所高校凝练和展现自身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7]。
2.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是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寝室的学习风气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寝室的同学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状态,寝室的共同目标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几年的努力方向。通过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寝室文化节活动、寝室党员一帮一等活动,形成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
3.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良性互动。第二课堂进一步突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细化到教育管理服务的各环节,具体化到成长成才的各方面。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完善与创新。因此,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既兼顾学生的需要、愿望、兴趣,又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是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延的拓展,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依靠的抓手和载体。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04-10/14/content_2092300.htm
[2]程亚萍.论高校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07-08-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 htm.
[6]张丽杰,温杰.全员育人的体系设计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 2012(7).
[7]姚立迎.论构建高校全员育人的组织体系与实践格局[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G641
A
1672-3805(2014)06-0083-04
2014-06-15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高校学生工作)重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研究(1253xs105)
汪志君(1974-),男,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