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琳,宋 亮,詹生华,骆乐谈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24)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食用油脂来源。1923年以来,中国已培育出1000余个大豆品种,然而从1995年起中国开始进口大豆,且很大一部分为转基因大豆,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到2006年已占国内大豆市场的三分之二。中国每年都有自主选育品种,但仍需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原因是我国大豆品种产量低,单产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世界前三位的大豆主产国;其次是我国大豆品种的含油量普遍比进口大豆低,加工相对效益也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由于中国的耕地有限且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仅依靠种植面积的扩大来增加产量的可能性很小,故只有在提高单产水平上努力。传统育种方法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同样存在着选择效率低和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全面完成,在分子水平上对大豆进行遗传操作的育种时代已经到来。
文章旨在初步总结大豆育种的不同方法及优缺点;育种进展与存在问题,并分析今后大豆育种的方向,目的是明确中国与国外在大豆育种相关研究领域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我国大豆育种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各国栽种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出的,中国大豆的产量和出口量在50年代以前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前已退居第四位。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在1957年曾达到1275万hm2,1995—1998年减少到800多万hm2,1999年减少到796万hm2,中国大豆产业近年来始终徘徊不前[1]。我国大豆消费量不断提高,每年约为4300万t左右,但国产大豆仅为1500~1700万t[2],近期更是受比较效益的影响,我国大豆种植意愿继续下滑。目前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这五个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大豆产量增长幅度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巴西和阿根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大豆单产绝对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更远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产量水平[3]。
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是高产、稳产,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方法来进行大豆育种[4-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豆育种基本采用传统育种手段,而90年代后期以来,分子育种和其他育种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大豆品质改良[6]。
大豆育种所采用的各种不同育种途径中,88.16%以上的品种是杂交育种育成的[7]。大豆本身是闭花授粉植物,具有自然杂交率低,易保持种性,地区间引种不易成功等特性,故目前常规育种试验技术仍然是大豆育种的主要方式。张桂茹研究表明,大豆杂交成活率高低除与一些外界环境条件及亲本材料有关外,杂交技术同样起重要作用[8]。
对自花授粉作物而言,常规杂交育种手段能有效的实现近期目标,然而对日益多样化和高标准的育种目标而言,常规杂交育种显得力所不及。因其受成活率的限制,工作量大、费工费时,所能包含的亲本有限,从而出现了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即使是采用成功率较高的整体去雄杂交技术来操作,在不熟练的情况下,也并非能达到70%的成功率。常规育种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育种手段,但在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等方面具有选择效率低和育种周期长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对大豆育种技术进行升级换代。
Owen报道了第一个大豆不育系[9],后来证实其是由染色体联会不正常引起的雄性和雌性不育系(Ms-Fs),基因符号定为St1。之后Hadley等,Palm⁃er等相继又发现了该类新的不育系[10-11],定名为St2、St3、St4和St5。1978年singh等报道了一个结构性不育系[12],其特点是花粉正常,但花药不开裂,基因符号为ft;另一类结构不育系被Johns等发现[13],基因符号定为fs1fs2,以上这几种不育类型均是由核基因控制,但仅凭表型来鉴定不育性也并非完全可靠,因为在生产中无法保证得到百分之百的不育株,故无法用于杂交种生产。美国的Davis报道了第一个大豆细胞质核互作不育系(Cytsr1r1r2r2)[14],但专利申请后并未有更深入的研究,他人重复了该试验并未成功。
国内大豆不育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余建章等在地理远缘杂交后代中发现了隐性核不育系沈农L-78-387[15],经研究确定其与ms1等位,这是国内学者发现并进行详细研究的第一个隐性核不育系。赵团结等筛选出17个不育新种质[16],经鉴定均为核不育材料,共有6种不育类型,雄性完全不育-雌性可育(MS-FF)、雄性完全不育-雌性部分不育(MS-FPS)、雄性部分不育-雌性可育(MPS-FF)、雌雄完全不育(MS-FS)、雌雄部分不育(MPS-FPS)和雄性部分不育-雌性完全不育(MPS-FS)。截至目前,已育成育性稳定的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198对,优良恢复系163个,并从中获得了一批高异交率不育系[17]。
关于大豆雄性不育的基础研究很多,已育成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也不少,但这些不育系间的遗传模式与机制、恢复程度与育性稳定性等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不育系之间的育性稳定性差异较大,且易受环境影响,即使是不同组合F1的育性也有较大差异。今后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研究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采用分子标记对恢复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并克隆,将有助于提高大豆“三系”的选育效率。
2.3.1 研究大豆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来检测基因组DNA组分表达的差异。在遗传图谱建立的条件下,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信息。
2.3.2 构建大豆遗传图谱 大豆基因组大小约为1.29×109~1.81×109bp,其中40%~60%为重复序列。Apuya利用60个F2群体构建了第1张包含11个RFLP标记[18],由4个连锁群构成的大豆遗传连锁图谱,随后许多国外学者利用RFLP、RAPD、AFLP等标记构建了大豆遗传图谱。
早期的分子遗传图谱主要是以RFLP为主,但大豆中RFLP缺乏多态性,又或者是利用RFLP探针检测亲本基因组带型较复杂,因此发展了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来构建图谱。Cregan对大豆遗传图谱的绘制具有里程碑作用[19],利用3个不同的群体分别构建遗传图谱,在3个连锁图谱中出现相同定位结果的标记有1423个,其中包括606个SSR标记,689个RFLP标记,79个RAPD标记,11个AFLP标记,10个同功酶标记,26个经典座位。Song等利用5个群体对大豆整合遗传图谱进行加密[20],补加了420个新的SSR标记,使标记间的平均距离缩短为2.5cM,标记总数达1849个。之后Song等开发了众多的SSR标记[21],将原有的遗传图谱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加密,这是迄今为止标记数最多的、密度最高的一张大豆“公共图谱”。
2.3.3 大豆农艺性状QTL定位 大豆中株高、主茎节数和千粒重等是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大豆的重要品质性状,这些性状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用QTL对这些性状进行定位,可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大豆新品种。目前,利用分子标记图谱已定位了许多与大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有关的QTL。Orf等发现A1、C1、C2、L等连锁群上存在与脂肪含量有关的QTL,A1、C1、L、M连锁群上存在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22]。Main等发现与叶片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B1、C2、L1、L2、K2和H1上,其中在B1、L1连锁群上与位点Blt043H和Ev2E-1紧密连锁的QTL中,PI416937的贡献率为26%[23]。
随着试验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已转向基于基因组功能区段的新型分子标记以及QTL的精细定位。大豆分子育种将使以表型选择为主的传统育种,转变为对基因型的直接、准确、高效选择,从而实现育种效率的提高。
纵观国内外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未来大豆育种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具有更广的适应性。
(2)出现不同类型的品种适应不同的轮作复种制度,以增加复种指数。
(3)对产量的突破将成为今后的重中之重。
(4)大豆蛋白质和油脂含量是大豆生产的实质性部分。人类对品质的追求将是无穷尽的,初级的目标是高蛋白质和高油脂含量,高一级的目标是优蛋白质与优油脂组分,更高一层次是消除或降低抗营养因子。
(5)大豆抗病育种的研究。病虫害与逆境是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今后的育种将进一步扩展对多种病虫及逆境的抗、耐性。
[1]张桐.我国大豆生产现状及产业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0(6):18.
[2]季志强,盖颜欣,王奇,等.国内外大豆生产概况及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J].农业科技通讯,2010(7):8-10.
[3]王曙明,孟凡凡,郑宇宏,等.大豆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162-166.
[4]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等.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J].大豆科学,2009,28(6):1089-1096,1102.
[5]李文滨,赵雪.2009年大豆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1):139-148.
[6]杨春燕,姚利波,刘兵强,等.国内外大豆品质育种研究方法与最新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9,24(S1):75-78.
[7]张瑞军,师颖,穆志新,等.我国大豆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20-22.
[8]张桂茹.大豆杂交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2):29-30.
[9]Owen F A.A sterile character in soybean[J].Plant Physi⁃ology,1928,3:223-226.
[10]Hadley H H,Starnes W J.Sterility in soybeans caused by asynapsis[J].Crop Science,1964,4:421-424.
[11]Palmer R G.A desynaptic mutant in the soybean[J].Jour⁃nal of Heredity,1974,65:280-286.
[12]Singh B B,Jha A N.Abnormal differentiation of floral parts in a mutant strain of soybean[J].Journal of Heredity,1978,69:143-144.
[13]Johns C W,Palmer R G.Floral development of a flowerstructure mutant in soybeans,Glycine max(L.)[J].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82,69:829-842.
[14]Davis W H.1Route to hybrid soybean production:USA,4545146[P].1985-10-08.
[15]余建章,荐立.沈农雄性核不育大豆L-78-387等位性测验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5(4):19-24.
[16]赵团结,盖钧镒.大豆不育性自然变异的发现与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756-1764.
[17]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等.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的拓宽[J].高技术通讯,2004(增刊):253-257.
[18]Apuya N R,Frazier B L,Keim P,et 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as genetic markers in soy⁃bean,Glycine max(L.)Merrill[J].Theoretical and Appliend Genetics,1988,75:889-901.
[19]Cregan P B,Bush A L,Shoemaker RC,et al.An integrat⁃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soybean genome[J].Crop Science,1999,39:1464-1490.
[20]Song Q J,Marek L F,Shoemaker R C,et al.A new inte⁃grat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soybean[J].Theoretical and Appliend Genetics,2004,109(1):122-128.
[21]Song Q J,Jia G F,Zhu Y L,et al.Abundance of SSR motifs and development of candidate polymorphic SSR markers(BARCSOYSSR_1.0)in soybean[J].Crop Science,2010,50,1950-1960.
[22]Orf J H,Chase K,Jarvik T,et al.Genetics of soybean agronom⁃ic traits:I.Comparison of three related recombinant inbred populations[J].CropScience,1999,39:1642-1651.
[23]Mian M A R,Ashley D A,Boerma H R.Additional QTL for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soybean[J].Crop Science,1998,38:3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