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豆研究专家费家骍

2014-03-22 03:20常汝镇
大豆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夏大豆农科院种质

文/常汝镇

现在从事大豆研究的青年一代,抑或中年一代,可能了解江苏大豆专家费家骍先生的人不多,费先生对江苏大豆研究,无论是育种、栽培,还是发展大豆生产方面都有很大贡献。我认识费先生是在1966年,当年我在江苏徐州郊区铜山县大庙公社(现大庙镇,现在徐州农科院试验园区就在大庙镇)蹲点,费先生和他的同事在灌云县蹲点。当年我们从徐州经连云港到灌云,与费家骍先生、凌以禄先生一行进行大豆生产考察。费先生心直口快,平易近人,易于交流。1981年我在农业部办的英语培训班学习,因培训班设在江苏农科院,我曾去看望费先生,他还是那样热情,说到他在苏州蹲点,搞水旱三熟制,对我了解江南作物栽培制度帮助很大。后来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豆类分支条目修改定稿,由于费先生从事大豆研究多年,知识面广,受邀与王金陵教授、张子金研究员一起承担豆类条目修改定稿工作。三位老先生的修改意见由我记录整理,协助三位老先生完成条目的修订。

江苏农科院前身为中央农业试验场,1949年后为华东农科所、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最后改为江苏农科院。由于这一沿革,江苏农科院保留了一批大豆种质资源,加上20世纪50年代的搜集,使江苏的大豆种质数量居于各省的前列,编入《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第一册即达1200份,包括苏北的徐州淮阴两所农科所的黄淮夏大豆,属于长江夏大豆的种质保存在江苏农科院,编入目录的种质有475份,另有在江苏农科院保存的上海大豆种质30份,他们还一直保存着1949年以前引进的一些国外大豆种质,包括美国早期系统选育的品种,如Dunfield、Ogden、Magnolid、CNS、Palmetto、Woeds yellow、Yelnanda等,这些引进种质编入了《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续编二)》。

费先生对江苏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江苏大豆种质1217份材料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江苏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平均达到43.90%,脂肪含量17.93%,蛋脂总量平均为61.87%。还分别就不同粒色、花色、茸毛色和结荚习性大豆种质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评价。发表了《有关大豆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生态地理分布和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一文,还对江苏大豆生态特性进行分析,从江苏大豆的生育期、光照特性、结荚习性、株高、叶面积和品质等方面论述了江苏大豆的生态特点,指出江苏大豆品种类型繁多,具有蛋白含量和蛋脂总量较高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江苏农科院大豆研究力量还是很强的,费先生主持,还有凌以禄、唐甫林、蒋伯章等研究人员,后来东北农学院祝其昌老师,徐州农科所沈克琴,以及现在仍在从事大豆研究的顾和平陆续进入大豆研究队伍。在大豆品种选育上,60年代选出了一批适于江淮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其中从地方品种中整理了穗稻黄,这是上海奉贤县的地方良种,耐肥抗倒、产量高、品质好,整理的穗稻黄更加整齐、种性提高。1964年他们从江苏的滨海大白花中通过系统选种,育成了58-161,这个品种植株不高、抗倒、粒大、品质优良,在苏北地区曾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在百万亩以上。58-161还成为黄淮和长江流域大豆育种的重要亲本,用于直接亲本之一育成的有诱变30、泗豆2号、科丰34等,有1/4血缘的有豫豆8号、莆豆8008、泗豆11、菏84-5等,赵团结等曾分析了58-161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1968年从南农493-1与58-161组合选育出苏豆1号,这是一个长江夏大豆品种。

由于文革期间科研工作停滞,为了育种材料不遭受损失,江苏农科院的大豆育种材料转移到江苏仪征县大豆原种场,使得育种材料得以保存。后这批材料转到了南农,从中育成了苏协1号、苏协18-6、苏协19-15和苏协4-1。由于是江苏农科院、仪征县大豆原种场和南农几个单位协作育成,故冠名苏协。80年代前期与镇江农科所合作选育长江春大豆品种,育成了丰产性好的宁镇1号,在当时推动太湖流域麦-豆-稻三熟中起了重要作用,以后还育成了宁镇2号。

费先生在70年代后期主要在苏州地区蹲点,从事大豆与水稻的轮作试验,推动麦-豆-稻水旱轮作三熟制。当时苏南地区主要推行麦-稻-稻三熟制,但由于连年种植双季稻使土壤长期淹水,缺少翻耕晒垡,土壤环境恶化,耕层变浅,肥效降低,经济效益下降。费先生组织了江苏省麦豆稻科研协作组,开展小麦-春大豆-晚稻三熟制水旱轮作,先后发表了《麦豆稻作为轮作制的商榷》(1979)、《太湖地区麦-豆-稻轮作制度的研究》(1982);针对麦-豆-稻三熟制中的春大豆生产进行研究,发表了《一年三熟制麦套春大豆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营养特性的研究》(1983)、《太湖地区麦-豆-稻轮作制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84)等论文,详述三熟制的产量、效益以及示范结果。通过4年试验示范,在11点次2430.1亩的麦-豆-稻三熟轮作示范中,平均产量达到706.8公斤,比邻近的1544.5亩麦-稻-稻平均产量678.6公斤,增产4.2%。实行麦-豆-稻三熟,由于土壤环境改善,使下年小麦和早稻增产,麦-豆-稻的产值比麦-稻-稻增收5.2%。同时春大豆代替早稻减少了用工,可节省16个工时,从而使麦豆稻省工省成本而增加收益。麦-豆-稻使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改善,有利于用地养地。在当时被认为是南方三熟制的优良轮作制度。当然现在生产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多改种一季中稻,但仍然有春大豆接杂交晚稻的。

费先生在大豆栽培研究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早在1952年发表了《大豆株行距试验》,60年代发表《大豆初花期追施氮肥的增产效果研究》(1962),《夏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糖类和氮化物积累的初步研究》(1963),至1988年主编《中国夏大豆栽培及综合利用》,在大豆栽培上有所贡献。他的研究表明,大豆初花期追施氮肥,提高土壤氮的供应能力,可使结荚鼓粒期叶片、花荚的总氮量与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至今初花期追施氮肥仍是大豆栽培的一项基本措施。

费先生对推动大豆产业发展尽心尽力,他是原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现为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成员,积极推动大豆生产,尤其是黄淮和长江流域的大豆生产。对于黄淮地区的大豆生产,顾问组成员费家骍先生、王钧(河南农科院)、王滔(山东农科院)和戴瓯和(安徽农科院),从1983—1985年,组织黄淮苏、鲁、豫、皖四省开展夏大豆丰产栽培开发性试验,4省8点连片8万亩大豆,单产从74.4公斤上升到141.1公斤,增产93.7%。1983年,费先生牵头成立了华东春大豆协作组,有江苏、浙江、福建和江西的大豆研究单位参加,每年召开一次协作会议,后有安徽、广西等加入进来,形成南方大豆协作会,1987年在安徽歙县、1988年在广西南宁分别召开协作会进行交流,1989年演变成全国大豆科研生产协作会,由黑龙江农垦承办,在佳木斯召开会议。从南方大豆科研生产协作会开始,便由当时的大豆专家顾问组出面组织。再后就由大豆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每年的会议,一直坚持到现在。

猜你喜欢
夏大豆农科院种质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夏大豆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