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常态与新的思维
12月的每个日子或许都是冬季里平常的日子,旧历在一页一页减去,新年在一天一天逼近。或许冬日暖阳下的南国依旧绿影婆娑,碧海蓝天,而朔朔北风下的北方早已是花木凋零,雾锁重楼。
而我们是烟雨江南,是一派湖光山色的杭州,我们在雨雪交加的日子里格外阴冷,而在连日晴好的日子里温暖如春。
我们的衣柜里必须常备冬季和春季两种衣服,我们的包里也必须常备雨伞和口罩,美女们的包里甚至还要常备墨镜。因为我们必须学会把变幻无常的天气和温度视作习以为常。
这不禁使我想起当下一个貌似悖论的热词——新常态。以往的常识告诉我,“常”是指平常,正常,常态就是固定的姿态。“新”是指刚有的,初始的,应该属于“动态”范畴。新常态,那到底是指动态还是指常态呢?
显然是我孤陋寡闻了。
原来“新常态”(NewNormal)一词在英语世界中已存在多年。上网得悉,早在2004年美国人罗杰·麦克纳米的著作标题就是《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比尔·格罗斯和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在2009年初也使用了“新常态”,以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所发生的变化。其后国内经济学家如张曙光、刘世锦等也开始使用“新常态”。2012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于是,“新常态”也在国内热了起来。我无从确切证实谁第一个提出或使用“新常态”一词,但我已渐渐清晰,“新常态”是一个描绘世界经济态势的用语,是指“增长率低,失业率高,货币宽松,财政吃紧,风险和危机大增”的新格局,而且,谁也没有对这一格局的时间跨度有确切的界定。区别仅在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结论:在美国,是建议美国政府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而在中国则是要告别高速增长,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和灵活性。
其后,“新常态”时常与“新机遇”“新发展”等鼓舞人心的词汇并列使用,使这个原本毫无伦理建树的经济学新词汇充盈着鼓舞国人斗志的正能量。时下又逢辞旧迎新,不难预见,“新常态”又将被赋予特殊的年代意义和时代意义。
然而我想,比把握新机遇,迎接新发展更为重要的,理应是符合新常态的新思维,是转变“刺激-增长”的传统思维,是破除“GDP”崇拜,是摆脱靠短期投资刺激总量的惯性;是经济结构的切实优化,是经济动力主要来自实体经济生产率的真实提高。是在“一带一路”、城镇化、都市圈的新战略中重振民族品牌、中国制造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样,我们也把天更蓝、水更绿、食品更安全、空气更清澈的希望一并寄予新常态下的新思维。
已是年终,让天空邮来雪花,让大地镶嵌洁白,再让我用喃喃的絮语送别这个浓郁的岁月:是时候更新旧理念,送别旧传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