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理论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
——从邓小平改革思想到习近平改革论述包心鉴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具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作用。邓小平改革思想内涵丰富,在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关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关于改革的问题导向、关于改革的领导方略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既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又具有深远时代价值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坚持运用邓小平改革思想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为进一步丰富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邓小平改革思想到习近平改革论述,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深刻彰显着社会主义改革造福人民、推进历史的巨大能动作用。
邓小平改革思想;历史地位;总体目标;问题导向;领导方略
201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我国各项改革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里,我们倍加感受到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深邃科学内涵和巨大时代价值。邓小平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具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作用。紧随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步伐,历经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懈探索,邓小平改革思想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运用邓小平改革思想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改革开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为进一步丰富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邓小平改革思想到习近平改革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追寻和实践探索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多个世纪,这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乃至人类文明变革史上无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系统梳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新的发展,并用以指导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实践,无疑是对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最有意义的纪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改革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功能作出了科学预测。恩格斯明确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93页。。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步实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真正理解和真正觉醒,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社会主义改革历史地位和本质属性作出深入揭示和科学定位的,则无疑是开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邓小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历史地位的重要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基本观点上:
第一,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揭示改革地位、定位改革功能,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坚持与发展。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5页、136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大地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由科技到文化、由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总结改革的初步成就和经验,邓小平更加坚信:“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对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8页,第134页、第135页,第108页,第370页。。立足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对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目的作出明确揭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8页,第134页、第135页,第108页,第370页。。邓小平尤其反复强调,改革具有解放生产力的特殊功能。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科技体制,抑或是其他体制,“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8页,第134页、第135页,第108页,第370页。。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鲜明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8页,第134页、第135页,第108页,第370页。。这一精辟论述,深蕴哲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把坚持制度自信和推进制度改革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改革、自觉推进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性觉醒。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①习近平《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而明确从制度层面揭示改革地位、定位改革功能的,首先是邓小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经验,二是我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在分析“苏联模式”和“文化大革命”历史原因的时候,邓小平不是纠缠于个人的责任,而是侧重于制度的原因。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堪称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邓小平精辟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这一剖析可谓鞭辟入里、切中要害,不啻是对“苏联模式”和“文化大革命”原因和教训最为科学最具权威的总结。如何解决我们制度中的弊端?邓小平明确指出,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第279页,第364页,第312页。。正是这种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负责的态度,成为果敢开启和推动当代中国改革的内在逻辑力量;正是由于紧紧抓住消除制度弊端推进制度完善这一实质,改革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显示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正如邓小平1985年9月23日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42页,第291-292页。。
第三,改革的目的是要赶上时代。
当代中国所以需要改革,所以要义无反顾地走改革之路,从外部环境来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是一位目光敏锐、视野宽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洞察世界变化大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精辟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强调观察中国问题,推进中国发展,必须站在和平与发展这个战略高度。这一论断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原创性意义。根据邓小平的科学分析,我们党将当今时代主题概括为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不仅成为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和平外交、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依据,而且成为党领导人民抓紧机遇推进改革、加快国内发展的内在动力。站在时代新变化的高度,邓小平反复强调:“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42页,第291-292页。。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新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社会主义,落脚到根本一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邓小平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使我们党跟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第279页,第364页,第312页。。“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第279页,第364页,第312页。。邓小平尤其强调:坚持解放思想,推进社会主义,就是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正是从这样一个内在逻辑出发,邓小平创造性地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开放也是改革,“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5页、第242页。。
第四,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带有革命性的变革。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改革序幕尚未完全拉开的时候,邓小平就高屋建瓴地赋予改革以深刻的革命意义。他强调: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又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我们“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如果不进行这样革命性的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0页、第135页、第136页、第150页。。正是由于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和果敢决策,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迅速兴起、逐步深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改变了中国面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总结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实践经验,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这场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13页、第368页、第82页、第268页。。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的重大思想,为当代中国持续30多年的改革实践所反复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就全面深化改革多次发表讲话,进一步阐述、发挥邓小平关于改革历史地位的重大思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系统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论述与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一脉相承,鲜明体现了邓小平分析、指导改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习近平特别引用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关于改革历史地位的重要论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并着重指出: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④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正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⑤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2月18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既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和面向未来的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又是在深入总结以往35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⑥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2月18日。。这可以说是35年来贯穿改革的一条主线。而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党和国家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的,毫无疑问,首创者是邓小平,集大成者也是邓小平。
在邓小平改革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问题的重要论述。从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层面思考党和国家治理问题,不啻是邓小平改革思想最具鲜明特色的内容。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第一,科学揭示制度问题与思想、作风问题的关系,深刻指明制度改革和完善在党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结束“文化大革命”、纠正“两个凡是”的特殊背景下,在一些人纠缠于个人责任、热衷于从个人的思想、作风以至品德方面寻找“文化大革命”原因的复杂氛围中,邓小平以非凡的洞察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着重于从制度层面来思考党和国家治理问题,明确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方向。他精辟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他特别强调,制度决定人的行为,包括卓越领导人的思想、作风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说,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治理的方向,“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33页。。邓小平这些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分析,不仅对于科学分析当时中国的治理问题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这些话虽然讲于30多年前,但是今天重温,我们仍然会浓烈地感受到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巨大的时代价值。
第二,科学揭示制度改革的原则与方向,深刻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党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现行制度中存在严重弊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坚决改革。但是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方向,而是要使社会主义更好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代表党中央,第一次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赋予当代中国制度改革和国家治理以明确的方向和深邃的内涵。在邓小平领导和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推进和深化我国各项改革尤其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解决国家治理问题的基本纲领。邓小平反复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为什么中国的改革会成功?因为我们坚持一个根本原则,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是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搞改革开放,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按中国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35页、第229页、第265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又在逐步深入的改革中不断定型与完善,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基本形态,这是当代中国改革的最重大成就。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和前提下,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
第三,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髓与真谛,深刻指明深化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的目标和内容。
我们的改革是要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对此作了大量论述,从各个角度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髓与真谛。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开始思考从制度层面改革企业管理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入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中,邓小平则明确地提出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改革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他指出: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当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三)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各方面优秀人才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2页、第323页,第335页。。这些改革目标和改革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2页、第323页,第335页。。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显然已经初步蕴涵着如何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在后来思考和制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时,邓小平则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9页、第180页,第372页,第372页。。这三个方面的改革目标,都是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直至今天依然具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到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9页、第180页,第372页,第372页。。36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表明,“三个有利于”,既是判断我国制度改革是否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标准,又是通过制度改革与完善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的根本目的。
第四,科学揭示制度改革的规律与趋势,深刻指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
在思考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总体设计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立意高远的战略思想,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定型论”。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更加定型化”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9页、第180页,第372页,第372页。。这一论断既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这一科学论断,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时间表”的直接理论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7页。。这一改革总目标和时间表,与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30年制度定型化”完全相吻合。为实现这一改革总目标和时间表,我们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坚定不移走以制度改革和制度定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正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深刻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⑦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我国新时期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取得成效的一条基本经验是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对此,习近平精辟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关键问题中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是邓小平设计和领导中国改革的一大鲜明特色,也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是一位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高超本领的改革战略家、思想家,他总是站在时代潮头和全局高度,敏锐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性、症结性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失时机地将改革推向前进。正是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确保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既大刀阔斧地改革现有体制乃至制度,又成功避免了苏联东欧等国家在改革大潮中翻船的覆辙,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乃至人类社会变革史上写下了绚丽光彩的一章。30多年改革实践生动说明,只有抓住关键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明确改革任务、凸显改革重点、推动改革深化、增强改革效应,充分发挥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经济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政府管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他说: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因而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一方面造成了政府负担过重,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活力不足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8页,第236页,第328页、第329页。。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长期认识偏颇,在姓“社”还是姓“资”上纠缠不清、甚至争论不休。邓小平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一症结性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页,第373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实行市场经济,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早在1979年,他就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8页,第236页,第328页、第329页。。在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反反复复强调这一观点,到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他十分果断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页,第373页。。邓小平的这些精辟论断,犹如石破天惊,振聋发聩,有力澄清了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问题上的迷惘和困惑,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正是在邓小平这一改革思想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党明确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不断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康庄大道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国政治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是权力过分集中,由此造成党政不分,滋生严重的官僚主义。他说:“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8页,第236页,第328页、第329页。。“总病根”找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重点也就明确了。邓小平反复强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党政分开、精简机构,“解决好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问题,增强活力、提高效率,调动广大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2页、第336页,第87页、第89页,第70页。。邓小平的这些精辟论述,虽然讲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绝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真理的光辉,许多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甚至还是我们今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致力于完成的艰巨任务。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
在邓小平时代,我国虽然还不可能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体制改革,但是邓小平对科技、教育领域的改革十分重视,对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宝贵的科技、教育改革思想。这一改革思想,对于今天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直接的指导作用。在科技领域,邓小平敏锐地提出,关键是要解决好两大现实问题,一是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二是科技工作者是不是劳动者。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尖锐指出,在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上,“‘四人帮’曾经喧嚣一时,颠倒是非,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科技工作者是不是劳动者呢?“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问题也被搞得很混乱,“‘四人帮’把今天我们社会里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歪曲成为阶级对立,正是为了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破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破坏社会生产力”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2页、第336页,第87页、第89页,第70页。。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邓小平明确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科学论断,对我国科技体制乃至其他文化领域改革发挥了无可估量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在教育领域,邓小平明确指出,关键是要解决好如何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他说:“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22页、第336页,第87页、第89页,第70页。。为了培养大批优秀人才,邓小平明确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5页,第183页、第378页,第237页、第82页。。这“三个面向”,着眼根本、高瞻远瞩,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文化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推动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邓小平特别提出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多次深情地说:“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我是外行,但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5页,第183页、第378页,第237页、第82页。。他甚至提出自己当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长”。一代领袖、一代伟人,对科技、教育工作如此高度重视,对科技、教育工作者如此拳拳关爱,实乃弥足珍贵,成为推进我国文化领域改革的无穷动力。
在着重思考和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邓小平对社会领域改革、党的建设改革也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价值的重要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要增强社会活力,要注重制度建党,要坚决反对腐败。这些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全面改革观。“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面向世界推进中国特色会主义事业,我们必须有“全面改革的雄心壮志”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5页,第183页、第378页,第237页、第82页。。在邓小平全面改革思想指导与推动下,我国各项改革持续进展,当前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学习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各个领域的关键性要害性问题将改革不断推向前进。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现实问题、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及其扎实实践,深刻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全面改革思想,必将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力和影响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波澜壮阔的改革是涉及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新的革命,对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自身建设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党如何领导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这是一个时代性的新课题。习近平深刻指出:“当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①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在如何领导和推进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改革方略,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现实运用,体现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紧密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巨大魅力。正是邓小平科学的改革领导方略,确保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推进了改革的持续深化,创造了改革的崭新时代。
第一,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改革是体制和制度的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因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至关重要。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对于坚持改革总体方向、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发挥了根本性、长远性的引领与保障作用。邓小平尤其强调,改革开放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反复强调: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这两条基本原则,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邓小平特别指明,在利益分配多元化条件下,尤其需要防止利益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他说:“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相反,这只能使我们的国家再一次陷入无政府状态,使国家更难民主化,使国民经济更难发展,使人民生活更难改善”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59-360页。。这些论述渗透着对党的事业、国家发展、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可忽缺的科学方法和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第二,搞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项承担很大风险的事业,首先胆子要大。“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因此,在改革中要允许试验,要宽容失败。“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关键在于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邓小平指出,改革是涉及人民切身利害的事情,每一步都会影响亿万人的利益,因此改革步子要稳,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每走一步,都要“兢兢业业,大胆细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就做些调整,使之符合实际情况”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4页,第149页,第139页,第372页,第372页,第263页。。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邓小平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改革方法论,是各项改革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这一改革方法论,不仅为我国30多年的改革成功实践所不断证明,而且也为世界各国改革正反经验所不断证明。
第三,领导改革中央要有权威。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就需要加强中央权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第278页,第238页、第213页,第213页、第117页,第371页,第373页。改革实践雄辩地证明,邓小平的这一改革方略是十分英明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开放36年来,凡是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无不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推进的,中央坚强有力、果断决策、奋力推动,是中国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确保中央领导改革的权威,关键在于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大改革的“顶层推动”。历史雄辩地表明,只要中央有权威、有胆识、有智慧,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改革大业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四,充分发挥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②《列宁专题文集·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399页。。作为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改革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热情参与和共同推进。改革的这一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在我国新时期改革进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尊重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非常注重发挥群众推进改革的首创精神。他在总结农村改革经验时反复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第278页,第238页、第213页,第213页、第117页,第371页,第373页。。“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改革就难以向前推进。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城市改革每走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关键在于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第278页,第238页、第213页,第213页、第117页,第371页,第373页。。为了保护、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邓小平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一定要长期保持城乡改革政策的基本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第278页,第238页、第213页,第213页、第117页,第371页,第373页。。
第五,改革要使人民群众受惠,让人民群众高兴。
改革是党领导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伟大社会实践,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十分注重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和生活的改善,他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放心不放心作为衡量各项改革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他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7页、第278页,第238页、第213页,第213页、第117页,第371页,第373页。。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成为我国新时期各项改革事业的根本理论依据。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一项改革的大政策,这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俭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实践有力证明,邓小平的这一改革大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不仅在当时改革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推动作用,而且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中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期待有更多的公平正义,期待消除利益差距、实现利益平等。但是,公平正义不是平均主义,利益平等不是利益均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仍然是一个需要努力与奋斗的过程,仍然需要发挥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走向现代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邓小平关于改革领导方略的重要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光辉,是我们党领导改革、推进改革智慧的结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创造性地坚持、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关于改革的领导方略,提出了一系列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统揽全局又各个突破、既注重现实又着眼长远的改革方略和改革方法,引领各项重大改革开局顺畅、进展顺利,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进一步增强了中央领导改革的权威,进一步彰显着社会主义改革造福人民、推进历史的巨大能动作用。
[责任编辑:韩小凤]
D610
A
1003-8353(2014)06-0006-10
包心鉴(1949-),男,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