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极端性的自由,悲剧性的命运
——论嘉尔曼式的自由
朱利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以整个生命为代价不顾一切地酷爱与坚持对自由的追求与执着是嘉尔曼的主导性性格,她唯一的追求就是绝对自由,她是自由的象征与精灵。嘉尔曼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不仅受到时代背景、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制约,也受到男权主流社会思想的影响,并且嘉尔曼这一形象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虽然嘉尔曼在挑战男权社会时以死告终,但却给世人留下深刻影响,激励世人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嘉尔曼;自由;悲剧
《嘉尔曼》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梅里美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作者经过数年完成对波西米亚流浪民族广泛的社会调查,并大量收集波西米亚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生动谚语写成的学术专著。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一位美丽而又桀骜不驯的吉卜赛女郎嘉尔曼从事走私冒险的经历。嘉尔曼为摆脱被困局面,勾引无辜的士兵唐何塞,使其陷入情网并被军队开除加入到自己的走私队伍中。唐何塞因被嘉尔曼的美貌迷住,爱上了嘉尔曼,但好景不长,嘉尔曼在与唐何塞相处一段时间后移情别恋,爱上一位斗牛士,这使唐何塞难以忍受。唐何塞坚决要求嘉尔曼与自己一起离开西班牙,去新大陆开始新的生活,嘉尔曼没有同意。唐何塞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嘉尔曼依然坚决拒绝。最后,唐何塞杀死了嘉尔曼,在埋葬她后自己投案自首。
这部作品打破了一般的爱情模式,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中不可调和的矛盾为原因,导致双方同归于尽的结果,从而使这部作品产生一种悲剧美。嘉尔曼追求自由的方式以及对爱情自由的坚持与执着的态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了自由不惜以牺牲爱情甚至牺牲生命也绝不屈从于另一方的态度让人钦佩,但也让人为之惋惜。嘉尔曼式的自由即追求绝对的自由观念使得嘉尔曼走上灭亡的道路,但却使嘉尔曼这一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有人说,嘉尔曼是一朵“恶之花”,她无视男权社会一切的道德规范,有意向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公然挑战,她的骨子里潜藏着一种女性自觉的反抗意识;有人说,嘉尔曼是自由的象征,自由的精灵,因为作者通过嘉尔曼这一艺术形象来呼唤人类独立的人格和自由,借嘉尔曼形象来鞭挞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产阶级的虚伪性。嘉尔曼强烈追求绝对的自由方式给其带来生命危险,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丧失宝贵的生命,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并论述嘉尔曼追求极端自由造成悲剧性命运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十九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的革命热情被赤裸裸的财富占有欲所取代,连女人和爱情也沦为商品,成为占有对象。梅里美笔下的嘉尔曼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疯狂发展,对内残酷剥削,对外血腥掠夺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统治阶级总爱标榜为自己服务的法律、道德和自由。但他们的法律、道德和自由是以财富占有为前提,谁占有财富,谁便有自由,也就因此可以谈上道德,受到法律的保护。嘉尔曼处于社会底层,同时由于受波西米亚民族流浪的习性影响,她具有追求绝对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强烈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她所从事的走私活动不受任何世俗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制约,她只按照本民族的方式和她的自然个性行事。在法律面前我们可以称呼其为“法外之民”,她倔强地站在蔑视法律和道德的一面,为了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便以反抗、破坏、杀人、走私等行为来无视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然而这种“自我意识”的顽强显露,无政府主义的行为方式,在本质上与法律和道德相违背。嘉尔曼追求的自由是一种极端自由,她的思想中充斥着原始生命色彩,她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都无法用世俗伦理道德去衡量。在嘉尔曼的思想中似乎不存在法律与道德观念,她与唐何塞的爱情不能用世俗伦理道德来评价,如缑广飞所说:“嘉尔曼没有贞操观念,她的两性关系很混乱。”[1]为了报答唐何塞,她利用“性”;为了诱人上当刺探情报,她利用“性”;为了走私便利,她依然利用“性”。“性”对于嘉尔曼而言只是一种为其提供生存便利的工具。她的这种思想与行为必然为社会所不容,也难以被其他人所接纳。唐何塞更是难以接受这样的嘉尔曼,因此要求嘉尔曼与其逃离西班牙,去新大陆开始新生活,然而却遭到嘉尔曼坚决地拒绝。嘉尔曼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强求她去遵守资本主义的道德法律规则,对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制。因此,在面对唐何塞的威逼,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舍弃生命与爱情追求自身的绝对自由,然而正是她的“极端自由”导致她的毁灭。
(二)作者的意图
对资产阶级革命曾抱有强烈幻想的一些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大失所望,于是从反封建转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文学领域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浪潮,梅里美就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家。他塑造嘉尔曼这一形象是有意而为之,他描写的嘉尔曼具有原始野性、强悍泼辣、对任何事情都不曲意逢迎、委曲求全的性格。他借嘉尔曼追求绝对自由的方式,以及嘉尔曼对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表现出来的蔑视态度来暗含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深深失望。梅里美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小说中,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来表达自身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梅里美故意让嘉尔曼在小说中充分展示个性,极力追求自由,摆脱一切束缚,这样做是希望能够在小说人物身上把自己对发展个性,呼唤真诚的强烈愿望表达出来,借嘉尔曼来呼唤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个性,鞭挞当时的道德规范,向束缚个性、扼杀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挑战。但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就如小说中嘉尔曼悲剧性的命运一样,作者的愿望在那一时期只能化为泡沫。李沁方认为:“嘉尔曼的悲剧既是作者对其追求自由的肯定与赞美,也是作者对绝对自由和充分扩张个性的不可能的痛悼。”[2]
(三)男权主流社会思想的影响
人们为什么会称嘉尔曼“恶之花”?正如徐丹玲所说:“嘉尔曼‘恶’的深层原因在于她无视男权社会一切道德规范,有意向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傲然挑战。”[3]在这一点上,嘉尔曼是男权主流社会的叛逆者,她的性格中潜藏着为自由而进行不自觉的反抗意识。深受男权思想影响的人们并不认可嘉尔曼这种不自觉的反抗意识,在他们眼中,标准的女性应该美丽温柔,深明大义,对男性具有依附性;对爱情和婚姻从一而终。而梅里美笔下的嘉尔曼展示了不一样的女性形象,嘉尔曼一反传统女性温顺可人模样,给读者的感觉是一种原始自然的凶悍美:“她身上的每个缺点,几乎都兼备着一个优点,两相对照,优点比缺点也许更加突出。这是一种奇异的美,野性的美。她的脸乍一看令人吃惊,但叫你难以忘怀。尤其是她那双眼睛,有一种既勾魂又凶野的神色,在任何别人的眼神里是无法找到的。”[4]16-17嘉尔曼对自己的丈夫和情人没有任何依附性,反而是自己利用“性”去解救丈夫,利用美貌勾引唐何塞陷入情网,使其加入到走私的队伍中。在与唐何塞的关系上,唐何塞处处被嘉尔曼牵着鼻子走,自始至终处于嘉尔曼的控制下,甚至当与唐何塞的爱情发生严重冲突时,面对唐何塞的威逼,嘉尔曼依然没有选择归附于唐何塞,而是宁愿死也不愿听从唐何塞的安排。这也是评论界最为赞赏嘉尔曼女性形象的一点“不自由,毋宁死”。正如梅里美引用古希腊史学家帕拉第乌斯的诗:“天下女人皆祸根,只有两度讨欢心,一是爱河云雨里,一是以死断红尘。”[4]1嘉尔曼属于“以死断红尘”类型,她不惧怕为了追求绝对的自由而牺牲自己的爱情甚至性命,对她而言,自由高于爱情,自由就是生命,自由就是一切。然而嘉尔曼处在受男权主流社会思想严重影响下的广大人民中,她追求绝对自由的这种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与束缚,而突破桎梏的唯一方法便是不屈服于男权社会,做追求自由的主动者,以自己为中心,然而正是她的这种思想导致其毁灭。
(四)个性决定命运
不同性格的人往往意味着有不同的追求与执着,嘉尔曼在残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对绝对自由的狂热追求与执着,使其走向痛苦的深渊,导致悲剧性的结果。嘉尔曼的性格充满野性,凶悍残忍以及阴险狡诈的成分。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是一个整体,各种不同的性格因素组合在一起总是以一种主导性的性格特征为核心,对每一个个体来讲,起主导性的性格特征将决定着其个性。而对嘉尔曼而言,正如吴俊忠所说“:她的性格的主导特征在于酷爱自由与坚持个性。这一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被后世评论家誉为‘自由的精灵’”。[5]当在赞美嘉尔曼坚持不懈追求自由时,我们也会为其这一主导性性格特征直接导致她悲剧性的命运而惋惜。
对波西米亚民族来说,“自由就是一切,为了少坐一天牢,他们可以放火烧掉一座城市。”[4]28嘉尔曼更是如此。嘉尔曼一生放荡不羁,除了对自由的追求,眼里没有任何世俗的道德法律,对社会道德规范表示公开的轻视,她以罪恶的方式蔑视和反抗这个社会,没有义务感也没有责任感,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个体,一切以自己的意愿行事,凡是束缚以及阻挡其追求自由的人或事,她都猛烈地去攻击和嘲笑它。以至当唐何塞干涉到她个性自由发展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向唐何塞发出警告,“我要的是自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当心,不要逼人太甚。如果你使我讨厌,我会找到另一条好汉来治你,就像你治独眼龙那样。”[4]47当嘉尔曼眼看自己与唐何塞的爱情即将成为悲剧时,不管唐何塞说多么动听的话,采用多么恶劣的方式逼迫,她都依然坚持自己的个性,对爱情的绝对自由的执着:“作为我的罗姆,你有权利杀掉你的罗密;但嘉尔曼永远是自由的,她生为加里人,死为加里鬼。”[4]53最终,在爱情与自由发生矛盾时,桀骜不驯的嘉尔曼以牺牲爱情和生命为代价换取她对自由的坚持。她把自由当作一切,生是为了自由,死也是为了自由,这全跟她的主导性性格有关。她幻想在疯狂追求爱情自由的时候不受任何束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与自由极难统一,嘉尔曼认为爱情是以双方的坦率真诚以及不妨碍各自的自由为基础,不允许有任何的强迫与虚假。但是,嘉尔曼对自由的酷爱使其对爱情与自由的内在冲突缺少深刻认识。在爱情与自由发生冲突时,嘉尔曼舍爱情甚至生命换—取自由的这种做法必将使其走上灭亡的道路,让读者深刻地理解了“个性决定命运”的道理。
上述分析并论述了嘉尔曼为追求绝对的自由造成悲剧性的原因,嘉尔曼的悲剧命运固然会让人为之感伤,但是嘉尔曼这一鲜明的形象可以看作是划过男权社会的一颗璀璨流星,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为自由而不顾一切束缚的女性觉醒意识给男权主流社会以强大的冲击。嘉尔曼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文明史上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人类的自由问题,而由人类的自由问题又会引发人们对自由本质的思考以及追求自由的方式的探索。嘉尔曼追求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这种自由不受任何束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而现实社会却并不是如此,正如英国学者约翰·密尔所说:“个人的自由必须约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6]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群体,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嘉尔曼一样,无视任何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只按照自己的极端思想去追求自由,那将是一种病态的、被扭曲的追求自由的方式,整个社会也将混乱成一片,这不是人类的进步,相反却是人类的灾难。因此,追求自由应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即遵守社会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人类追求的自由应该是一种相对自由而非绝对自由,要时刻懂得“极端的自由就是毁灭”。当然在人类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必然会有牺牲,嘉尔曼的牺牲不仅让人类明白:人类认识自由和追求自由的过程是漫长而又曲折的,同时人类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人类在探索自由的道路上的伟大进步。嘉尔曼为追求自由的形象以及她不自觉的女性觉醒意识给现在人类追求自由以及女性解放以重大影响,将继续激励人类往自由王国与女性解放王国进行不断地探索。
[1]缑广飞.嘉尔曼——自由的象征[J].赤峰学院学报,2007(2):98.
[2]李沁方.嘉尔曼悲剧原因浅说[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1):45—46.
[3]徐丹玲.男权主流社会的反抗者——再论嘉尔曼[J].乌蒙论坛,2007(3):69.
[4]梅里美.嘉尔曼[M].杨松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吴俊忠.走近嘉尔曼——外国文学经典形象的文化阐释[J].外国文学,2000(5):81.
[6]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9.
Extreme Freedom and Tragic Fortune——on Carmen's Freedom
ZHU Li-ju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Carmen is the love and persistence of pursuing for freedom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security of her whole life.The only thing she pursues is the absolute freedom which makes her the symbol and spirit of freedom.When Carmen is pursuing freedom,she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social laws and moral rules and she is influenced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main-dominated society and even the female image of Carmen is been made on purpose by the writer.Although Carmen ended her life to challenge the main-dominated society,she makes a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and encour⁃ages the later generations to go forward for pursuingfreedom.
Carmen;freedom;tragedy
I106
A
1673-2928(2014)05-0084-04
(责任编辑:王念选)
2014-05-22
朱利娟(1989-),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