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2014-03-21 03:49杨怀玫陈静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报稿件编辑部

杨怀玫,陈静

(1.2.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肇庆 526061)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杨怀玫1,陈静2

(1.2.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肇庆 526061)

与专业性学术期刊和重点高校下属学术期刊的编辑相比,普通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多重的职业压力:在管理体制中得不到重视,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学报质量要求高、编辑业务必须过硬;人际关系复杂,沟通压力大等。要排解职业压力,客观方面应给予学报编辑部政策倾斜,加大财力投入。主观方面则要通过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合理调整心态,及时释放压力,以缓解或消除编辑的职业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压力;应对措施

职业压力是在工作中产生或形成的各种压力,包括因工作任务过重、人际沟通困难、工作环境变化的影响等因素带来的压力[1]。当今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使得很多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职业压力,普通高校学报编辑也不例外。高校学报以刊登学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学术论文为主,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重要的园地,且推动产学研结合,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与专业性学术期刊和重点高校学报相比,普通高校学报面临着很多困难,如主管、主办单位重视不够,办公经费困难,编辑人员缺编严重,劳动强度大等,这些困难造成了普通学报编辑巨大的职业压力。这些压力主要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表现出来。它引起的生理反应有过度疲劳、失眠、血管疾病、颈椎病、关节炎等;引起的心理反应有注意力分散、焦虑、沮丧、厌倦等。

针对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或消除,以促进高校学报编辑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1 追本溯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压力的产生原因

1.1 在管理体制中得不到重视,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

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它对学校的学术气氛、科研工作和社会声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却得不到主管、主办单位的重视。许多高校的学报编辑部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从属部门,在管理体制、奖励机制、发展规划、人才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均存在严重不足。

1.1.1 编辑人员严重缺编,编辑部人手不足

一些高校在发展策略上忽视学报,甚至忽略学报的存在,以致学报编辑部专职编辑人员严重缺编、办刊经费不足、办公经费投入缺乏。有的学报编辑部配备专职编辑不过3~5人,甚至某些学报编辑部只有1~2个专职编辑。在专职编辑人员缺编的情况下,在岗的编辑就必须长期超负荷完成稿件的编辑加工任务。有的高校学报编辑部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办公人员和编务人员,导致专职编辑除在确保出刊前须保质保量完成审、编、校等编辑出版工作外,还要包办发放审稿费、稿费和编辑费,甚至还要承担发行邮寄、分发样刊等繁杂的事务工作。

1.1.2 缺乏教育培训机会、难以提高业务水平

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2〕10号),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由于人员缺编、编辑工作繁重和经费不足等原因,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缺乏参加继续教育、接受业务培训以及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这不仅不能提升编辑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无法提高学报编辑的创新能力,不利于高层次出版人才的培养。基于此,许多编辑人员感到职业生涯的迷茫。

1.1.3 付出与报酬不相符,缺乏工作主动性

学报编辑的工作投入与所获报酬不相符,致使他们产生不公平感和消极抵触情绪,进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究其原因有:编辑工作需要面对复杂的行业对象(包括大量的稿件、审稿人、作者和读者等),他们要和教师一样背负繁重的专业技术工作,然而在许多高校学报中,编辑人员的报酬却远低于教学人员;与管理部门人员相比,编辑在八小时以外加工稿件却得不到应有的或仅得到少量的加班费。即使有的高校每期出刊后会给予编辑一定的编辑费,可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以上可见,高校编辑人员工作的付出与其所获的报酬极不相符,导致其缺乏工作主动性,有的甚至消极怠工,应付了事。

1.1.4 工作环境欠佳,办公条件滞后

编辑加工稿件是一项强脑力劳动的过程,编辑人员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然而,大部分高校学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为学报编辑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很多编辑部安排2~3人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有的甚至多人挤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作者的联系电话此起彼伏,作者上门了解论文编辑等情况时有发生,嘈杂的工作环境让编辑人员实在是应接不暇,无法静下心来编辑稿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编辑办公设备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报办公经费紧张,高校学报编辑部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数量不多,编辑办公条件滞后,且不少设备已经老化并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编辑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影响了办公效率的提高和稿件处理自动化的开展。

1.2 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

学报属于学术性期刊,期刊编辑工作的潜隐性、时效性、周期性和创造性增加了学报编辑的工作强度和难度。

1.2.1 潜隐性

编辑工作具有很大的潜隐性,它是一种助人的职业,被认为具有“甘为人梯”的品质,常被人誉其工作为“为人作嫁衣裳”。然而,一篇篇论文从不为人知到发表面世,隐含着编辑艰辛的再创造劳动。在和作者分享发表论文(或评上职称)喜悦的同时,编辑人员的内心却黯然和失落,觉得自己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不仅如此,他们的劳动还常常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很多作者都认为:“只要我们把论文电子稿发往编辑部,你们负责收集并整理成册后即可发表。”殊不知,这个过程至少要经过三审、编辑加工、三校一读等多个环节。从题名、摘要和关键词的润色到论文内容的语言文字加工,甚至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大量的编辑加工工作消耗了编辑人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许多读者和作者看到的只是印成铅字的作品,不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学报编辑在这些作品背后默默付出的艰辛。

1.2.2 时效性

学报编辑要审时度势,在策划刊物栏目内容时须考虑与社会同步,以满足读者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其次,组配稿件还须考虑其前瞻性及关注社会和学术热点[2]。然而,高校学报的作者多以该校初级或中级职称的教师和教工为主。获得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工,为获得足够份量的科研成果能评上正高级职称或因科研任务的需要,纷纷把质量高的稿件投往专业性学术期刊或重点高校学报。这就造成了普通高校学报出现优质稿源流失、稿件质量良莠不齐、甚至稿源严重不足等现象。编校水平再高的编辑面对稿件质量低劣、稿源不足的情况也会束手无策、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稿件数量既成问题,就更谈不上质量和时效性了。

1.2.3 周期性

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一般为季刊或双月刊)。学报编辑须在特定周期内完成工作任务,如一篇稿件必须的三审——通过审稿(退修稿再送审)——排版——编辑加工——三校等工作流程。在此过程中,编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克服各种困难,根据论文有关地方的疑问、作者信息等情况而多次联系作者,直至稿件付印。临近出版时,编辑要一遍一遍地校对、修改校样,他们的情绪整天都处在高度的紧张、焦虑状态,精神压力非常大。与此同时,编辑还要开始下一期刊物的组稿工作。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枯燥、高压的工作,令许多编辑产生身心疲惫、烦躁不安、焦虑甚至厌倦的心理。

1.2.4 创造性

编辑加工是一项灵活的、创造性的工作,且其创造性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首先,编辑要在大量的、层次各异的来稿中,根据刊物和栏目的要求,严格地选择符合自己刊物的优质稿件;其次,无论是组稿、编稿,还是图形、表格的设计等工作环节,都离不开编辑的创造性工作;再次,题名、摘要和关键词的修改和润色,还有撰写审稿建议,退修信和跟审稿人沟通稿件的相关事宜,以及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等,都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最后,对于学报编辑来说,与审稿人、作者和读者三者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不是一项定性的、公式化的工作,而是一项灵活的、艺术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正因如此,编辑人员须长期以高脑力强度的状态应对工作,这使得他们筋疲力尽,叫苦不迭。

1.3 学报质量要求高、编辑业务须过硬

高校学报在文化传承和技术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决定了学报出版必须保证高质量、少差错。国家的相关法规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第17条指出:“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高校学报在弘扬民族传统、宣传和发展特色文化、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报涉及学科范围广且专业性强,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政治、道德素养和文学素养,还需熟悉编辑专业,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此外,还需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等。只有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编辑人员才能避免违法违规出版,并有效、及时地维护自身权益和保护作者利益。

1.4 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存在沟通压力

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与部门领导及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与审稿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等。例如,大部分作者对编辑均表示认可和尊重,他们对编辑在加工其文稿时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与配合。然而,也有少数作者却因不了解编辑出版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不理解编辑人员的工作且不予以支持,这让学报编辑感到非常无奈与消极,认为稿件的编辑加工本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还要应付那些“难缠”的作者,实在让人疲惫不堪。

1.5 其他压力

1.5.1 家庭生活与工作冲突产生的压力

为保证及时出刊,很多编辑人员须加班加点或者把稿件带回家继续工作。然而,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多方面兼顾,造成工作与家庭生活冲突,以至于对家人照顾不周或者无法分担家务;更为重要的是,编辑人员所得的报酬与工作时间的付出却不成正比……他们的家人因此抱怨不已,甚至强烈反对。因此,学报编辑常因无法兼顾家庭而愧疚,久而久之则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经常听到一些编辑抱怨:在面对编不完的稿件和繁琐的家务时,难以一一兼顾,从而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产生严重的焦虑感。

高校学报编辑也是正常人,在家庭生活中一样要面对许多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如待遇较差、收入偏低、经济压力大、住房问题、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因工作需要和家人两地分居,等等。这些状况使不少学报编辑产生不良情绪,危及身心健康。

1.5.2 身体素质不高,健康状况堪忧

编辑工作看似乎轻松,其实既劳心劳神又伤身。因长期被动地接受大量信息的刺激,编辑人员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思维出现狭窄和混乱、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身体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工作上出现的问题和不满如未及时解决,会导致编辑精神负担重,精力消耗过度,从而影响编辑个体的身心健康。例如,很多编辑从业者大都曾患失眠、严重的颈肩腰腿疼、椎间盘突出、视力衰弱等职业病,更有不少编辑积劳成疾、疾病缠身。

2 内外兼修: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压力的应对

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个艰辛的知识产品再创造过程。编辑人员如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导致严重的职业压力,会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无益于编辑个体的身心健康,且无法保证正常的编辑出版工作,至于提高学报质量和水平就更无从谈起。应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压力问题,应从外部和编辑自身两个角度出发,内外兼修,寻找一些减轻高校学报编辑压力的措施。

2.1 给予学报编辑部政策倾斜,加大财政投入

2.1.1 配务充足的人员

据2006年《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学报编辑部应根据学校编辑部的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职编辑人员,一般半年刊不少于2人,季刊不少于3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并另配必要的行政、编务或资料人员。《管理办法》还指出,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学校应为编辑人员进修学习、进行学术研究和参加必要的学术活动提供条件。

2.1.2 改善工作环境

高校应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与管理,重视编辑部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提高编辑人员各方面的水平,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和水平。配备专门的编辑人员、办公人员和编务人员,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方正飞腾排版软件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1.3 加强人员的培训学习

一个刊物办得好坏,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高校学报应将编辑人员按学科分类编入对应的科研编制中,鼓励其参加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主体能动性,以带动学报学术品格的提升。为提高学报编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主管主办单位应积极为编辑人员争取业务培训的机会,使编辑业务培训常规化;同时在学校和省科研立项体系中,鼓励编辑部成员争取课题,鼓励他们对编辑理论和管理体制等深层问题进行立项研究[2]。

2.1.4 制定奖励措施

除该校的统一奖励执行规定外,学报编辑部领导要制定公平、公正、灵活的奖励制度,对优秀组稿人、优秀科研成果者及优秀编辑等人员实行奖励,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编辑的最大潜能,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编辑工作中。

2.1.5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编辑部领导还应积极营造编辑部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编辑部成员受到文化熏陶,充实其精神生活,让他们进入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编辑人员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构建编辑部和谐的工作气氛和同事关系。

2.2 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

学报编辑人员要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心态,更新观念,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专业水平和加强业务能力,积极服务于高校学报的教学科研工作。树立不追求名与利、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远离职业压力。

2.3加强沟通技巧,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高校学报编辑常和作者就稿件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请审稿人审阅稿件,同时还要与来访的读者接触,学报编辑应以谦虚学习的心态和他们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同样有助于学报编辑职业压力的排解。这些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作者、专家和访客对编辑部的工作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有关键性的作用。而编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所在的编辑部。作者是最重要的出版资源,而有些作者在接到退稿通知后会产生失败感而一蹶不振。因此,学报编辑在告知作者退稿或者修改建议时,应做到“退稿不退人”。编辑如果能礼貌地与作者及来访者沟通,一定能事半功倍地达到目的,长此以往才能使编辑部得到良性的发展[3]。

2.4 合理调整心态,及时释放压力

当出现负面情绪或职业压力时,高校学报编辑不应长期处于无奈、被动的心理状态,必须适时地缓解,及时释放。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调整心态、释放压力。第一,寻求社会支持。可向父母、亲朋好友“诉说”,使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或多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第二,自身调节。在工作中如遇到不顺心或者烦恼的时候,可自己调整心情,如通过接触大自然,听听古典纯音乐,或者看看电影等,可适当缓解内心的压力。第三,适当运动。体育锻炼可以适当调节编辑个体的生理机能,提高精神状态。比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和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第四,合理饮食。学报编辑应通过合理饮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能量,这样能提高身体素质,维护自身健康,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最佳状态投入学报编辑工作及家庭生活。

总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压力问题应得到广泛的重视,只有高校学报编辑全身心地积极工作,才有学术交流的全面繁荣。

[1]王素然,李士萍,王丽霞.浅析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07(8):2-3.

[2]学时.《求是学刊》注重内涵建设打造精品[EB/OL].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7-09/05/content_ 80937.htm.

[3]岳广腾.高校学报编辑的素养、知识与专业技能[J].青年记者,2012(26):45-46.

Occupational Stress on the Editors of University Journals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Huaimei1,Chen Jing2
(1.2.The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526061,China)

Compared with the editors of scholarly journals and the editors of journals of some key universities,the editors of journals of ordinary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all kind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resulting from neglect due to the managerial mechanism ,lack of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nd sense of belonging,great labour intensity,heavy mental burden,high requirement for journal quality,strict demand of editing efficiency,complicated social relations,pressure of communication,etc.On the one hand,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ase the occupational stress,more favourable policies should be granted to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and more funds should be invested in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On the other hand,in order to subjectively ease the occupational stress,the editors should have a proper knowledge of themselves,establish correct values,improve communicating skills,set up harmonious social relationship, adjust mental state reasonably,release stress in time so as to ease or eliminate occupational stress,improve mental health level,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ork of the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journal;Editor;Occupational stress;Countermeasure

G252

A

1673-8535(2014)03-0099-06

杨怀玫(1976-),女,广东兴宁人,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陈静(1964-),女,福建华安人,肇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2-26

猜你喜欢
学报稿件编辑部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