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软实力建设的现实成就与发展方略

2014-03-21 11:06
关键词:实力文化

江 凌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430)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有三个来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和对外政策。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等视为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体现于“国家战略的制定与落实、国民意志的调动与统一”[1]。门洪华认为,“软实力包括五个核心要素: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和国际形象”[2]19-20。 俞新天界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为“一是思想、观念、原则,既有国家政府提倡的,也有人民认同和反映的;二是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特别关注参与国际制度建设的方面,但也与国内制度有联系;三是战略和政策,这显然是政府制定与执行的,但企业、非政府组织、民众也有配合与否的问题”[3]。笔者认为,一国软实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国际制度设计、国家形象、信息资源、外交政策等,其中,主导性的构成要素为社会制度与发展模式、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外交政策与实践。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软实力建设的现实成就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中华软实力存在于这样几个方面: ①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②全球流行文化,如电影、体育、旅游资源等;③在政治价值观方面,中国的发展模式——“北京共识”在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正变得越来越比“华盛顿共识”更有吸引力;④在外交上,积极参与多边机制[4]。约瑟夫·奈从文化、影视、体育、旅游等方面描述了近年来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具魅力,而今它也正在进军全球通俗文化的领域。华语影片《卧虎藏龙》在非英语电影中票房价值最高,篮球明星姚明具有同迈克尔·乔丹旗鼓相当的潜力,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过去10年间由3.6万增长到11万,2008年中国接纳了1 700万外国游客,在世界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超过170所。当“美国之音”将中文广播的时间从每天19小时削减到14小时的时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却将其播出时间增加到每天24小时”[5]。英国学者阿兰·亨特(Alan Hunter)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及教育来认识中国的软实力。她认为,中国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海外华人,中国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政治存在,中国的大学,中国的语言文学,中国在亚太地区媒体的影响,中国的旅游和体育,中国的宗教和传统文化[6]。美国对外关系协会当代中国政治专家布鲁斯·吉里(Bruce Gilley)则强调中国软实力主要得益于硬实力的提高,认为当代中国一直通过硬实力施加软实力影响,包括军事威胁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安全施加影响。2008年2月,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韩国东亚研究院联合对美国、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平均800~1 25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论为:中国增长的经济与军事力量,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协助国家于所在区域和全世界发挥间接影响的软实力。表1显示中国软实力各组成部分在受访国家中的认可度[7]。

表1 中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及认可度

21世纪以来,中华软实力在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增长比较明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文化和外交影响在发展中国家持续扩大。当被问及“中国在亚洲是否具有主要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时,美国53% 、日本62% 、韩国和印度尼西亚58% 、越南7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地区影响很积极或有些积极[7]。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华软实力亦表现不俗,其中,中国在非洲地区的软实力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在贸易和人权国际论坛上与非洲磋商,免除非洲国家债务,给非洲国家经济援助;在基础设施、农业和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在中国的高校大力招收和培养非洲留学生;派遣医疗人员支援非洲贫穷病患者等。根据观察家的估计,在美国软实力持续下降的同时,中国软实力却在提升。

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软实力建设的现实成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中华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的重量决定了政治、文化和思想的重量。经济建设的成功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中国软实力尤其是其文化、思想、发展模式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意识到了“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条腿走路在发展“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对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硬实力的支持和推动来增强中华软实力。改革开放30 余年中,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5%;国内生产总值从3 645亿元增长到300 670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GDP从281元增长至22 60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343元增至15 781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至4 761元;外汇储备从1.7亿美元增至1.9万亿美元;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从86万人增至2 021万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生活品质明显改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还成功抵御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并且在2008年以来重创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相当出色的表现。世界银行曾经作过统计,自1978年以来,已有6.3亿中国人脱贫。即使经过30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人民仍然坚信,持续的经济增长将继续改善他们的生活。正是这种期待使中国创造了第二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正享受着历史上最为稳定、和平与繁荣的时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加强。2008年中国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近些年来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方面的巨大进展震撼了世界, 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中国GDP总值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崛起中的中国与欧盟、俄罗斯一道,改变了美国一国独大、主导世界的格局,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具雏形。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使许多国际人士把中国作为发展典范,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有可供选择的不同道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已经接受中国是发展典范的观点[8],从而引发了“北京共识”或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比较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借鉴、效仿。

(二)中国“发展模式”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代化新路,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意义成为了一个世界性话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针对中国独特的国情和历史使命,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效应下,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新的战略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积极关注。中国发展模式被西方学者称为“北京共识”,其核心思想是中国从实际出发,以谨慎的态度执行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主张,形成了“义无反顾地进行创新和试验(例如开办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利益(例如台湾问题)、不断精心积累不对称力量(例如拥有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追求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阿塔尔·侯赛因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发展模式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模式,它不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不同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模式,或者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的模式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保持数千年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经济快速实现市场化、国内和国际市场迅速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发展模式是兼具“四小龙”、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模式的中国特有模式,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008年底,《人民论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保持了长期政治稳定”(2865票,58.71%)、“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从经济领域突破”(2545票,52.15%)、“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2390票,48.98%)、“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战略”(1918票,39.3%)[9]。

“中国模式”在国际上取得广泛认可,对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挑战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现代化新路,成为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所谓“北京共识”(对政治体系的强力控制+市场经济)比“华盛顿共识”(西方民主体制+市场经济)更具吸引力。比如:目前非洲国家普遍出现了“向东看”趋势,希望借鉴或仿效“中国模式”,摆脱长期被西方国家边缘化的不利状态;中国的有关政策、经验、做法以及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理论,均对非洲国家产生了巨大吸引力[10];苏联解体后,中欧国家经济发展陷入低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从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思路[11];印度总理辛格强调,印度应将中国视为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的典范[12],等等。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大幅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频繁,中华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在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与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相比,文化因素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政府在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放在显著位置,取得了突出成就。

1.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发起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和国际实力向亚太地区转移为标志,中华文明传统正在积极弘扬之中,而西方文明则进入反思和调整阶段,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将展开崭新的一页,而中国正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心[2]2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这主要体现在古代中国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先进性及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巨大辐射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寻找确定与西方相分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作为独一无二的对国际社会和世界文化的积极贡献,这种贡献将与中国有特别联系。而传统文化价值观、准则和格言,特别是那些与儒家思想相关的都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可以提升的更具根本和普遍意义的文化贡献[13],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而镌刻在联合国总部大厅。

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兼容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和合, 和而不同,仁政、仁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战、反掠夺、反竞争;追求民族团结;崇尚以德服人……中华文化的诸多精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特殊的时代价值,不仅能够增强我国的感召力、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数千年积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被激活,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浓厚兴趣。“中国元素”逐渐成为国际时装、绘画、建筑、工业设计等领域潮流与时尚的符号,中国的功夫以及中国的书法、绘画、传统服饰(主要是旗袍)、京剧、传统工艺、武术、饮食文化、中医药等在世界上都具有魅力优势。中国政府重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通过投入大量的资源(如为国外汉语项目付费,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等)来提升中华文化和语言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潮。自2004年开始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学院起,到2010年底,已在世界各国建立600多所孔子学院。中国正在用汉语文化创建一个更加温暖和更加积极的中国社会形象。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建立,加快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2.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显著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明显增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一批有较强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文化品牌应运而生,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年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出现可喜的增长势头,大量国产电视节目和电视剧通过交易、交换等形式输出到海外, 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在海外连续多年实现较大增长,从2004年开始超过进口影片票房收入。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9年的3.3∶1。此外,中国还形成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式传播系统。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统计,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已跻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

3.中华文化与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成果丰硕,国际化步伐加快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必然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文化趋势相契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一改过去封闭的局面,取得了不俗成就。仅1986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是“文革”前年平均数的40多倍,与外国签订的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数量约是“文革”前的两倍[14]。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快速发展,2004年“中法文化年”是建国以来中国开展的规模最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法文化年”在法国举办期间,不仅受到法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受到法国民众的热情欢迎,共有约200万法国人直接参与了“中法文化年”活动,法国民众用280盏红灯为埃菲尔铁塔披上红装迎接中国猴年春节,中国艺术家舞长龙、踩高跷走过香榭丽舍大道,实现了中法人民的“零距离接触”。到2005年,中国已与166个建交国家中的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752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在法国、埃及、韩国等国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芬兰等国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节活动。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与政治、经济一起构成了我国整体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中国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和”“合”的中华文化传统,展现了温和、和平、包容的国际文化形象。

随着中华文化的友好、温和形象在世界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21世纪以来,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增加了3倍多,其中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统计,从1950年到2005年底,中国共接受各类来华留学人员884 315名,其中2005年一年来华留学人员就达到14.1万人,汉语类留学人数为86 679人[15-16]。2007年共有188个国家和地区的19.55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同比增长20.17%。外国留学生数量的增加表明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磁场之一,具有日益强劲的国际吸引力。

(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经济外交、多边外交、全方位外交成就显著,国际话语权明显提高,树立了积极、正面、温和、友善的国际形象

1.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尊重,为世界各国贡献新的外交思路

外交政策和理念是一国国际制度设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立与推行中国特色的外交政策和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欣赏,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睦邻外交、与邻为善和以邻为伴;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主权观与人权观;对话而非对抗;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全球化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做负责任的大国;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和对外援助外交政策;等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中国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坚持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构筑了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巩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在多边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颇为盛行,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充满猜测和疑虑,中国政府适时提出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战略, 以“和平、发展、合作”为基调,积极与西方大国合作, 推动全球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如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等;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得到了包括美、英、法、俄、日等大国的赞誉和认同。近年来,在亚洲周边国家,中国实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及“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与东南亚国家高级领导人互访频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机构,扩大影响,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东盟10+3峰会、东亚合作论坛等。中国外交软实力的核心是和平与和谐,特点是“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开放包容、友爱无界、崇尚礼仪和重义守信”。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外交思路,其核心内容包括: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积极稳妥地推进联合国改革;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推进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尊重文明多样性,互相借鉴与提高[17]。“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为世界各国贡献了新的外交思路,引起了世界所有国家的共鸣。

2.推行贸易、投资、经济援助等“经济外交”,有力地提升了中华软实力

美国学者认为,在经济领域,中国主要通过贸易、投资、观光旅游推行软实力建设,侧重于能源和其他资源等,如不附条件的援助和低息贷款、减免债务,推动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18]。特别是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中,中国坚持互不干涉内政方针,积极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通过降低关税、减免债务、扩大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与欢迎。以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为例,与西方国家对非经济援助附加苛刻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不同,中国对非援助着眼于推动非洲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附带任何条件。在援助方式上,强调以“互赢”为基本原则,注重中非合作过程中的团结、互助与共同发展。21世纪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对非洲经济援助已经成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一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对中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和赞赏,而对西方国家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则颇有微词,比如,中国向安哥拉提供20亿美元基础建设贷款,使其最终舍弃IMF的贷款,首次拒绝西方附带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

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和援助规模持续扩大。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份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到实质性阶段。2007年1月14日出台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如今,东南亚国家的领导和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普遍好转。马来西亚前任首相阿都拉说:“中国现在是繁荣的创造者,政治和社会联系也会跟着改变,因此捉住任何机会同中国建立联系是非常重要的。”[19]在泰国,超过3/4的民众认为中国是泰国最密切的朋友,只有9%的人选择美国,尽管美泰是传统军事盟友[20]。

中国与非洲、东南亚地区等国经济贸易或援助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是消除了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资源掠夺论”等杂音;二是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国形象。展望未来,除印度尼西亚(35%)以外的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中国将是未来亚洲的领导者(美国68%,日本55%,韩国78%,越南71%)[7]。

3.中国提升在多边国际机制中的话语权,对国际制度设计能力大大提升

话语权主要是指控制舆论的能力,表现在国际社会层面则是指某种国际行为体的意识形态及理念的吸引力。不同国家在国际社会话语权的强弱,反映出国际权力的分布状况和该国软实力的强弱。一国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和利益表达,是现代国际政治参与和国际机制构建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科技和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向全球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历史上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文化方面的断层和落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话语交锋中经常处于无言和失语的困境,使得国际秩序在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上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意志。

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从国际经济组织中获得了大量资金援助,并利用国际规则维护和拓展自己的利益,但在国际机制的议程设置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原则性声明较多,建设性设计较少。1997年,中国对外宣称“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翌年,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有力提升了其在亚洲邻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以此为战略基础,强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如主导创设了上海合作组织,有力促进了国际机制创新。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是“维护欧亚大陆稳定的重要元素”,“为欧亚大陆树立了平等伙伴关系的典范”[21]。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和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多边安全对话,推动多层次的亚太多边安全制度的建立;倡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东亚一体化进程。2006年,由中国创设并主导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建立的集体磋商与对话的平台,是南南合作范畴内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目前,中国参与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比率达到61.19%,在所有参与国中名列第27位;参与全球性非政府组织的比率达到58.14%,在所有参与国中名列第31位[22]。中国通过创新国际机制,推动建立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平台。中国在接受并遵守现行国际机制和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不断强化中国在国际规则上的话语权, 积极稳妥地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从而不断提升中华软实力。

4.中国成功塑造了比较积极、正面、温和、友善的国际形象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和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一国的国家形象,能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对内可促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能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当今形象制胜的时代,国际形象被视为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各主要大国均将国际形象视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加以塑造[2]20。国际形象的建构并不完全是一种国际行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更多的是国内政治和国内事务的延伸[23], 当然也受国家主动建构能力的影响。因此,国际形象的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在国内层面,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在国内成功树立了稳定、发展、和谐的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在国际层面,中国坚持走和平与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战略,积极倡导各国不分大小、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平等互利、合作双赢,同时主动提供必要的国际公共物品,积极援助贫穷国家和受灾难国家,使得和谐理念与西方推进的民主、自由、人权一样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观。

中国充分发挥经济繁荣的辐射作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已成为周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构东亚地区合作、中非合作、上合组织,中国注重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通过让渡经济利益、提供公共物品和经济援助等方式支援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坚持和平崛起战略,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消弭或降低了“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不利言论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影响,树立了友善、温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06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广播电台公布了一项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调查的结果。调查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影响;二是是否希望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强大;三是是否希望中国在军事实力上进一步强大,其中第一个问题与软实力最直接相关。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或多数民众对中国持积极看法。总体上看,接近一半的人(48%)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正面的,30%的人对中国的影响持负面看法。该公司曾经对美国做过类似调查,在21个被调查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15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对此评价是消极的。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积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为38%;消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达47%[24]。

二、中华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发展方略

(一)探索中国发展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中国政治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当代中国,政治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构成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坚实内核。这是中国强盛的基本依归,中国奇迹的答案就在这里”[25]。俞可平将“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自身优势与全球化优势相结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同时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调控;推进增量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渐进改革为主要发展策路,同时进行必要的突破性变革”[26]。在国际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被定义为“中国模式”,以美国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称之为“北京共识”。“北京共识”展示了中国模式的三条定理:一是创新,中国问题的解决,依赖几乎所有方面的创新;二是构建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坚持自主的和平发展理论,不对世界构成威胁,特别是善于处理好与当今世界霸权大国的关系。中国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是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政治软实力,如约瑟夫·奈所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仿效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国家政治与制度软实力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在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该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伟大旗帜。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战略思路。“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三是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方略,正确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在稳定的前提下, 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现了中国近30年连续性高速发展。 四是坚持渐进式改革的战略步骤, 拒绝“休克疗法”。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是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五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调控”的策略,即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辅之以政府调控,既激发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发展活力,又通过政府调控手段使经济健康、合理、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升执政党的软实力,促进国家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执政党的软实力建设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崇高与务实、进步与科学、真诚与开放的政治价值观和先进性政党对于民众具有非常大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吸引力,这种凝聚力、动员力、吸引力即为政党软实力。执政党软实力源于对一个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认同、源于对一个政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追随、源于对一个政党制定的制度的支持。执政党软实力建设主要包括:党的思想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群众基础和党际交往能力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一是以思想建设为主要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一方面来自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党员主体的先进性和党内民主和谐的氛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党内民主、团结与和谐,实现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建设理论,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的民主建设,扩大群众基础,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经济社会等各项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党员的创造活力。四是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软实力。五是加强与国际各国政党、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传播执政理念,提升执政党的国际影响力。据统计,仅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的五年间,中国共产党与30多个国家的近百个政党新建立了党际关系,有1 200个外国政党代表团来华访问,中国共产党有600多个代表团应邀出访,其中,中央政治局领导率党的代表团出访多达50余次,有近200个外国政党的主要领导率团访华[28]。

(三)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动员力和号召力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和布局不平衡。同时,随着经济成分、分配收入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变的趋势,对此,我们必须依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要构建一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直接转化为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一致行为能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维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因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一种文化的整体结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指明了奋斗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即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中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持久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的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是当代社会公民个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成为新时期中国软实力建设道德规范的核心。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正在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外化为个人和全体道德行为规范,彰显中华民族软实力。

(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和合”文化,构建和谐世界

一项关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显示,“文化要素”以近八成的选择率(77.8%)位列所有国家形象要素的第一位,并以显著差距高于其他要素,而在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方面,海外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29]。中华文化涵养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资源之中, 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生活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发掘中华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成果和精神内核,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软实力,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精神财富。比如,中国儒学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观、“仁者以万物为一体”的整体观和道德境界。“和谐”、“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基本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平等相待、诚信合作、互利互惠的理念,在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重视在国际事务中构建“和合”思想,比如,对于敏感的领土问题,邓小平曾说:“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30]49。以“和合”为基本价值目标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能够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包容作用,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005年,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它是“以和为贵”传统思想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它“将中国关于人类秩序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把中国处理国际问题的视角从关注中国上升到关注世界,超越了单纯的民族主义情结, 牢牢地站在了世界舆论的制高点上,从而使中国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掌握了外交问题的话语权”[31]。

(五)重视“文化外交”和国际合作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时代赋予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责任,它要求我们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尽快形成自尊自信、开拓进取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个民族的文化, 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创新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借鉴和吸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经过30余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品牌,面向海外推出的“春节”、“国庆”、“中国走进课堂”、“感知中国”等活动,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美国之所以能够将各种文化产品连同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行销全世界,除了硬实力支撑外,其软实力发展壮大主要依靠的就是语言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汉语推广工作,比如,2002年,“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牵头的孔子学院项目启动,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7月,全球已开办孔子学院268所,已开办孔子课堂72所,合计340所,分布于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有超过4 000万人在学习汉语。以孔子学院为品牌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亮品牌。

中国政府重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输出,采取一系列鼓励对外文化贸易与服务出口的政策,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鼓励机制,把“走出去”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比如,2009年7月,文化部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 国家将“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 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 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 实现落地经营”。

(六)以“和平”、”和谐”为基调,推行全方位外交,广泛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外交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后改为“两条路钱,四面出击”的方针,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将多边外交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了与全球性和地区性各种国际组织的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和谐外交的政策和方针,以构建和谐共处的地区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普遍繁荣的地区发展环境。

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成果日益丰硕。2005年被学者称为“中国软实力元年”,这一年的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大会上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中国成了整个世界外交舞台上最为耀眼的角色,2006年是中国外交大迈进的一年”[32]。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评曰:“全方位、多层次与大手笔是2006年中国外交的三大特点”[33]。2007年以来,中国外交取得新突破,通过领导人互访、经贸合作、奥运会、世博会等途径,不仅与西方大国和周边大国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战略合作、密切经贸往来,而且与“金砖四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深了外交关系,形成了“以周边国家为首要,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大国为关键,以多边舞台为重要补充”的全方位外交格局。具体而言:一是以和谐为基调,营造和谐周边。中国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深化亚太周边国家关系,积极推进双边和区域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东亚地区一体化的进程,营造了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二是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中国在坚持“决不当头”的战略方针的同时,大力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经贸合作、经济援助等途径深化与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关系。三是积极与美、欧、俄等加强战略互惠关系。目前,中美两国关系总体稳定发展,两国高层会晤频繁,在经贸、反恐、防扩散、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显著的合作成果;中俄关系持续稳步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水平;中欧之间呈现出战略性、稳定性、全面性和长期性关系。四是积极开展多元化外交。中国的外交呈多元化,除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政党外交、元首外交、公共外交外,还通过文化外交和救援外交等多种形式开辟外交渠道。

(七)积极构建国际谈判与合作机制,协调国际争端,构建国际合作发展愿景

全球化背景下,共赢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战略目标,加强合作、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端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国际合作意识,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全面合作和协调来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尤其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利用国际制度来维护和拓展中国的利益。21世纪以来,中国更是积极利用国际制度对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积极创建或改进国际制度,使国际社会建立了更为公平、合理、和平的国际制度。

21世纪,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冲突的协调与国际问题的协商、解决,并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式外交智慧。比如,中国积极参与六方会谈,以外交渠道解决朝核问题,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宋国友所言:“除了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把相关各方拉到一起,心平气和地谈判解决朝核问题”[34]。中国于2004年创设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发展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组织之一,这一组织的创建显示了中国的国际制度设计能力。法国《欧洲时报》称:“从国际大战略的宏观角度去看,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现代外交活动中一个值得史书称许的佳作,因为该组织是后冷战时代唯一集安全、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区域性组织,而且由中国主导;上海合作组织所产生的潜在力道很可能迫使美国必须改善其全球战略,因而使21世纪以后的全球新秩序产生新的变化。”[32]

2005年以来,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为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对于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构建世界发展愿景具有积极的独创意义。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中国的和谐外交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大国外交模式,并成为很多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不可忽视的参照模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外交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32]

(八)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塑造和平、友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国家形象不完全等同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它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国际形象是一种巨大的外交资源,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国家形象是可塑的,一国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塑造自身的国家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国际体系、遵循国际机制与规则、参与国际合作方面日益表现出大国应有的风范,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扮演一种活跃、有建设性的角色,在各种国际组织中获得充分的代表权,主动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维护和平行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爱和平、注重和谐、渴望发展, 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邓小平曾说: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 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 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30]128面对国际社会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政府积极树立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的国家形象, 使“中国责任论”和“中国机遇论”等正面言论成为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时的主流声音。比如,中国主张通过多边主义和和平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强调通过政治谈判而不是武力来解决冲突,如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希望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等,都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和“和平国度”的形象。

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中,政府形象是国际公众眼中最直接的国家形象。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积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赢得了“负责任国家”的赞誉。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中,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主持中央正确决策,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到第一线指挥部署,各级政府干部临危不惧、奋勇当先,以模范行动竖起了一面面红旗。英国路透社对此发文指出:“热泪盈眶,奔波在废墟中的‘温家宝爷爷’,和在飓风卡特里娜期间表现不力的美国总统布什形成鲜明的对比,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大多数评论认为,中国救灾组织有力,政府反应敏捷,在灾难处理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能力。西方媒体还特别提到,中国不拒绝外国援助,体现出了大国的自信和人道主义精神”[35]。

[1] 朱马杰.国际关系力量结构中的软国力[M]//俞新天.国际关系中的文化——类型、作用和命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2]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2007(2).

[3] 俞新天.软力量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J].国际问题论坛,2008(2):16.

[4] Joseph S Nye. 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J].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 29 December, 2005.

[5] 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及其对美国的影响[N].环球时报,2008-04-11.

[6] Alan Hunter.China:soft power and cultural influence [EB/OL].[2014-01-20].http :∥www.coventry.ac.uk/ peacestudy.

[7] Soft power in Asia: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China still lags the United States in soft power in Asia[EB/OL].[2014-01-20].http:∥www.The chicago council.Org/UserFiles/File/POS-Topline%20Reports/Asia%20Soft %20Power%202008PChicago%20Council%20Soft %20Power%20Report-%20Final%206-11-08.pdf.2008-11-08.

[8] Martin Hart-Landsberg,Paul Burkett.China andsocialism[J].Monthly Review,2004(7-8):13.

[9] 许晓平.74.55%民众认可“中国模式”——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模式”调查[J].人民论坛,2008(12):32-35.

[10] 姚桂梅.中国:非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0-24.

[11] Howard W French.China moves toward another west:central Asia[N].The New York Times,2004-03-24.

[12] Manmohan Singh sees China as model for economic growth[N].India Daily,2005-01-23.

[13] C F Bergsten, C Freeman,N Lardy,et al.Soft power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EB/OL].[2014-01-20].http:∥www.The globalist.ComStoryId.aspx ? StoryId = 7505.

[14] 蔡武.新中国六十年对外文化工作发展历程[EB/OL].[2014-02-06].http://archive.wenming.cn/gzyd/2009-07/30/content_17251557_3.htm.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2-43.

[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803.

[17]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4-02-06].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16/content_3496858.htm.2005-09-16.

[18] 唐彦林.美国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及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16.

[19] 阿都拉.“龙”游南洋“天朝”再现——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越来越大[EB/OL].[2014-02-10].http://bbs.sh.liba.com/t_13_64839_1.htm.2004-04-01.

[20] Bates Gill,Yanzhong Huang. 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 [J].Survival, 2006, 48(2):17-36.

[21] 普京.上海合作组织——成功的国际合作新模式[EB/OL].[2014-02-10].http://www.gmw.cn/content/2006-06/14/content_432991.htm,2006-06-14.

[22] 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 (11):47-54.

[23] 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0(1):5-8.

[24] Nation poll shows China viewed positively by most countries[EB/OL].[2014-02-10].http: //www. worldpublicopinion.org/p ipa/articles /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116.php? nid=&id=&pnt=116&lb=brglm.

[25] 贾立政.从政治软实力看中国的强盛[J].人民论坛,2008(4).

[26] 汤耀国,游志斌.魅力中国温和而坚定地崛起[N].参考消息(海外视角版),2008-05-14.

[27] 詹得雄.国外热议“中国模式”及其启示[N].参考消息,2008-03-27.

[28] 赵珊.专访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共对外交往蓬勃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9-25.

[29] 冯惠玲,胡百精.对话与双赢:北京奥运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研究[J].电视研究,2007(2):7.

[3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1] 刘再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7(11):8.

[32] 柯冠.0六外交盛况空前,国际大国地位呈现世界[EB/OL].[2014-02-12].http://www.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3&kindid=1983&docid=100282735&mdate=0911123624.

[33] 陈有为.中国全球外交进入新阶段[N].联合早报,2006-12-26.

[34] 吴志浩.专家称解决朝核问题中国不可替代[N].新闻晨报,2007-02-14.

[35] 顾蔚.“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但偏见尤深[EB/OL].[2014-02-1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16/12/5131044_78624481.shtml.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凭实力,而不是运气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36个大中城市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