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
李超,教师,现居山东淄博。
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努力前行,四五年级也开始研讨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惊喜地发现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有利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助推器。
我们实行小组合作,采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来学。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过程、检测反馈、学习反思七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了解本篇课文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通过知识链接了解本文及作者的相关情况。通过学习方法指导懂得学习本文应采取的方法。通过学习过程来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先引导学生读课文、记生字,导学案上都会有检测读书情况的“签名”,可以是同学签名,也可以是家长签名,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读得正确、流利;导学案更重要的一点是启迪学生去思考,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重点,抓住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反复读课文,读中质疑。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有收获,更有疑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小组评价,激励各个同学认真读,仔细思考。
学生合作交流,针对大家有疑惑的知识,重点的知识展开讨论。首先要做好的是组内分工,确定好组长、评价员、记录员、纠错员等等。让学生意识到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并不是没有任何事可干,自己需要听,需要评价观点是否正确,需要纠正是否有发音或语法错误,需要归类整理不同类别的观点。比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学生讨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有的学生说:“爱因斯坦这个人很谦虚,从‘我是爱因斯坦,但我并不伟大’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评价员马上说:“你说的对,但是不完整,他还很好学,当小姑娘说他不够伟大的时候,还非常高兴的请小姑娘教他怎样穿衣服,还跟小姑娘学怎样整理房间。”纠错员马上说:“从中也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宽容的人。”讨论还在继续,记录员也在忙碌地记录着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所有的学生都在参与,所有的学生都在倾听,乐在其中,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展示交流,展示的就是大家的自学成果和交流收获,教师这时要适时地抛出学生在导学案的疑惑,让学生畅所欲言。我们倡导的展示交流可以演,可以读,可以讲,也可以谈感受,形式新颖还可以再加分。比如有的组在介绍《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的外貌描写的时候,还特意请个学生当爱因斯坦,并把他的外貌加以修饰——粘上“胡子”,带上蓬乱的“头发”,裹上一件又大又肥的衣服。所有的学生都兴奋起来,一个讲,一个演,学生懂得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同学们听得很带劲,起来评价的时候也很兴奋说:“他们的形式很新颖,让我们懂得了外貌描写的重要性,可是这位爱因斯坦要注意你在思考,你应该怎样走路?”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比如《灰椋鸟》 一课,有的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课文的前面说灰椋鸟灰灰的嘴,尖尖的背,不漂亮,可后面为什么又说灰椋鸟很漂亮呢?学生起来解答说,当作者看到灰椋鸟归林这样壮观、整齐时,他已经喜欢上灰椋鸟了,再看到灰椋鸟嬉戏玩耍时,对灰椋鸟已经是由衷的喜爱了,喜爱的东西,在他的眼里就美的。学生还把“看,这几只刚刚……偏偏起舞哇”读给大家听,说要读出喜爱之情。学生可以这样说、读、讲,可以看出他善于思考,更乐于表达了。
导学案的反馈检测环节,可以是生字的巩固,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填空,可以是词语的理解……都是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这个环节在展示交流完毕之后进行。各组学生为了给各组赢得一个很好的成绩,都会在课下或其他时间先组织组内成员写一写,练一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过字词关。学习反思,记录自主学习的经验,记录交流展示的收获,思考自己哪些地方没有想到,哪些地方比别人想的多,自己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应该怎样做……一次反思,一次收获,更是一次进步。
学生可以侃侃而谈不再惧怕,学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可以课下主动学习,学生开始去思考,去创新……这一切缘自——自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