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颖
关颖,北京城市建设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建筑文化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既不同于高中以升学为目标的语文教学,又不同于中等职业以专业课程为定向的专业课教学,在部分中职学生和家长心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1]的地位,教师授课受到学生学习心态的影响常处在被动局面。若想改变语文教师课堂上尴尬的授课局面,除宣传中职语文对学生综合素养及学历继续教育的作用之外,在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唯有从教学方式上探讨行之有效的方式。受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2],分层教学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笔者拟从自身教学案例入手,探讨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原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受学生学习动机、习惯和心态的影响,中职学生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参差不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常有以下三种教学态度:
第一,对于学习态度差、学习自主性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批评教育,管理课堂秩序,利用课堂扣分、期末不及格等方式给予教训,以期望改正学生不合理的学习习惯。但此类学生,更易叛逆,且习惯成顽疾,很难改正,严重者还会与教师发生冲突。
第二,对于学习态度一般、自主性较弱的学生,在学生人数允许、在课堂纪律允许的条件下,通过点名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完成教学目标;在学生人数过多、教师精力无法顾及全班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对这类学生的关注随之减少,勉强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对于学习能力强、自主性强、自学性强的学生,在课堂纪律允许的条件下,教师以满足这类学生求知欲望为主,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学生需要拓展知识内容。在课堂纪律不允许的条件下,为完成课堂进度,在个别学生满足教师预设答案之后,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而这类学生人数,以我校11级为例,仅占每班人数约10%-15%。
可见,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其一,课堂纪律、班级人数等班级客观条件;其二,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主观学习风气;其三,任课教师授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等教学设计。在这些因素中,课堂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原因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教师并没有期待他们去掌握,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完善和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合他们特点的个别帮助”。[3]无论学生具备哪些特质,教师都应视为教学对象。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显著问题之一,即教师主要以学习能力强或较强学生为教学对象,对其他学生采取顺其自然态度,不捣乱课堂即可。然而这类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班级学习风气却非常重要。群体心理学指出,群体心理存在传染性,易受到暗示[4],如果教师长期以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会导致学习自主性较弱的学生趋向于自主性弱的学生,而自主性较强的学生也会受大环境影响,缺乏判断,出现滑坡现象,只剩少部分学生坚守自觉性,长此以往,班级学习风气每况愈下,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所能做的唯有从教学设计上,全方位调动各类学生才能解决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根本问题。
常见的分层教学法,一类是打破行政教学班,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组织,学生流动教学,这类走班制分层教学造成教务排课难,自觉性较差的中职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管理困难,认知层次较低学生班级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授课难度[5]。另一类是按照行政教学班班内分层教学[5],在课程设计上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评价方式上进行分层。相对于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语文课程因汉字的可识度、课文所带有的情感共鸣及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更易于课上分层教学。
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课文为台湾作家李乐薇托物言志之散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于这类散文,上述三类学生普遍表现为:第一类学生,对课文优美语言赏心悦目,主动阅读思考学习;第二类学生,完成老师任务即可,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类学生,对课文完全不感兴趣,不愿意阅读。第一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强,仅占10%,后两类学生占90%。为调动全班积极性,充分发挥第一、二类学生对第三类学生的引导作用,做到因材施教,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尝试分层设计。下面针对“树中小屋的特点及其体现作者的美好情感”这一教学难点做分层设计说明。(见附表1)
附表1:《我的空中楼阁》分层教学设计
从课前分层设置预习任务到课上分层设计教学活动,从课上合作探究、学生互助讨论到分层设计作业,教师在进行分层设计时都要兼顾各类学生,实现“以人为本”[6],考虑到各类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及心理感受,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实现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师在分层设计教学环节时,有以下四个原则需要遵守:
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诸如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对未来的不同规划进行分层次教学[7]、根据学生水平分班教学,但是实施过程需要多次的实验与学生流动,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使用照顾到各类学生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事倍功半。教学目标的分层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分层。在分层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将教学任务根据难易程度、学生特点进行分类教学,活用任务教学法驱动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要完成,构建一种学生愿意学、善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和谐的有序状态”。[8]
教师在设定教学任务时,必须预先考虑到各类学生的特点及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第一类学生,主要以点拨、提示、知识表达、知识拓展为主,合理布置教学任务难度,满足其求知欲望,重点锻炼其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因为照顾第二、三类学生,失去本有积极心的第一类学生。针对第二类学生,主要以讲解示例,启发为主,引导其独立完成任务,要考虑到第三类学生对其的不良影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时刻引导其向第一类学生靠拢。针对第三类学生,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协作为主,要不断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调整教学任务,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引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仿真教学[9]等教学方法进课堂,调动第三类学生参与表演、参与活动,避免第三类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影响整体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无论班级人数多少,老师均不可能实现全程一对一教学,这就要发挥第一类学生的带动和指导作用。群体心理学表明群体除具有负面作用,也具有正面积极效应。第一类学生通常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不都善于表达,对问题也未必都领悟深刻,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检验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第一类学生对第二类学生或者第三类学生分别重点指导,也可以多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发挥第一类学生的指导作用,更为教师能利用一部分有效时间有针对性指导第二、第三类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有效管理提供途径。
上文对学生的三类划分,只是相对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班级风气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主观客观因素,学生的表现都会呈现动态变化,教师必须摒弃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想法,适时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保证教学的良性循环。因为学生各自生活阅历及兴趣点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课文,关注程度也不同,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做到灵活变通,随时根据学生表现,判断学生完成哪一层次目标及教学任务,避免学生“标签化”,适时鼓励与加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三类学生之间互相转化。
正如布卢姆所说“如果教师系统地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如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达到掌握,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掌握他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事物,取得优异的成绩。”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班级良好学习风气,而且对每类学生长处予以肯定,因材施教,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对学生大德育教育的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教学的最终结果还要通过分数予以肯定学生的表现,第一类学生并不是都愿意无私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须适时加分,记入学生平时成绩,鼓励第一类学生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对于第二、三类学生的课堂表演、课堂任务的完成,教师也要及时记录,记入学生平时成绩,让学生分数有依据可查,将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形成性评价方式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级方式,从过程考核激励学生。
此外,鉴于中职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若想达到较理想的分层效果,势必造成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付出更大的工作量,为更好的有效利用时间,可以通过教研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中职语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尝试各种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师威信,在课堂中树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1]罗粤粤.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2月.
[2]夏长丽.新课程框架下的分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3]张婷婷.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解读.现代教育科学[J].2009年04期.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蔡柏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2年第17期.
[6]杨艳.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月.
[7]王秀丽.以专业为导向,推进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8]曹秀娟、唐林炜.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年第27期
[9]李辉.中职语文“专业—分层”式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10月.
注释:
①本论文由“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