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写实主义话语的合法化建构

2014-03-20 23:00李建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话语

摘 要:五四写实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为反对封建文学观念而精心选择的文学话语。在建构这一话语机制之际,五四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充分运用了权力意志与真理意志的作用,他们通过对新文学运动中精神内涵的真理性规定,从而达到了对五四写实主义话语合法化建构的目的,实现了反抗封建意识形态、启蒙民众的目标。

关键词:五四写实主义 话语 合法化建构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话语构成机制,在其变化和传播过程中渗透着权力斗争的痕迹。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的制造是同时受一定数量程序的控制、选择、组织和重新分配的,这些程序的作用在于消除话语的力量和危险,控制其偶发事件,避开其沉重而可怕的物质性。”[1]作为一个文学概念,五四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在建构自己话语的合法地位之际,充分运用了话语建构时权力意志与真理意志的作用,他们通过对写实主义概念内涵的真理性规定,稳固地奠定了其地位,从而实现自身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启蒙民众的目标。

五四写实主义的合法性依据是通过“真理意志”来实现的。在福柯的话语理论之中,“真理意志”也即确立真假,它代表着知识主体采用何种方法和为了何种目的去探求知识。某种话语的提倡者为了使自己的话语得到最大限度的接受与认可,往往要打着真理的旗号来压制、禁止、排除别的话语声音。“真理意志往往会向其它话语施加某种压力和某种制约性的力量。”[2]为达此目的,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借助了两种当时被广泛接受的思想观念——“进化论”与“科学主义”观念。这两种观念,在当时众多新型知识分子看来,几乎就是真理的集中体现,是不容置疑的思想旗帜。写实主义的提倡者牢牢抓住这两个思想武器,首先占领了话语权力争夺的制高点,为写实主义概念的传播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一、“进化论”——理论进步的真理依据

以进化论为例,自严复译介《天演论》以来,“进化论”就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宣扬振兴中国的重要思想武器,“进化之语,几成常言”[3]。写实主义的提倡者以此作为和旧思想、旧社会作斗争的理论依据。然而,这种进化的观念并不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实则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这种思想对“进步”的观念深信不疑,认为社会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文学上也是如此,西方文学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几个阶段,据此,中国文学也应重复这几个阶段。尽管当时西方文学已经进入到表象主义、神秘主义、象征派阶段,但根据文学理论共时性关系的参照,中国处于刚刚从古典主义向写实主义过渡的阶段,必须对写实主义观念进行提倡,才符合进化论的真理。陈独秀1915年的《欧洲文艺史谭》,1917年的《文学革命论》中均运用了进化论观念来解释欧洲文学发展历程,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学看作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阶段。按照这种观点,在当时的阶段,中国亦有提倡写实主义之必要。胡适、周作人亦如此,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费尽心力从中国近代的白话小说中找寻“写实”的因素,来和西方现实主义小说类比,指出“唯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才能成为“真正文学”;并在《文学进化论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中对文学的进化论观念做了四个层次的分析,为提倡写实主义做了细致的理论立论。[4]周作人更是借助进化论的武器,分析日本文学发展历史,认为只有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逐层通过”,才能最终赶上现代世界潮流,否则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正如日本明治十七八年时期,因而应该按照日本当时的状况,首先“提倡写实主义”[5],在“进化论”这一几乎成为“真理意志”的理论指引下,五四写实主义一下子就被推到了历史前台,仿佛仅有写实主义这一种文学理论才合乎历史的发展潮流,其余的,要么是过时的、腐朽的;要么是超前的、不适合现状的。如此,写实主义本身就具有了真理性,谁再反对写实主义,谁就是不按照历史的进化规律行事,谁就是对真理的一种挑战。

二、“科学主义”——理论科学的真理标尺

“科学主义”也是写实主义传播的一种真理依据。20世纪初,来自西方的科学主义观念在中国受到了极大推崇,成为当时思想界占领主导地位的显学。按照胡适的说法,“自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6]在当时,“科学及其以后形成的‘科学主义已经覆盖了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每一个学科,渗透进了这些学科的每一个层面,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文化语境。”[7]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对这种语境很是明白,提倡写实主义,仅进化论一种立论依据明显是很容易被对手找出漏洞,于是在争夺话语存在空间之时,他们又打出了“科学主义”这一很为新人物们所迷信的观念,来论证写实主义存在的合法性。茅盾堪称这方面的代表,正是因为立足于科学主义观念,他经常把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相提并论甚至不加区分,当时人们才将五四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混淆在一起。1921年12月,茅盾发表了《文坛上的自然主义》一文,强调自然主义与科学的联系,1922年又连续写了一系列介绍、评价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的论文,并引发了一场关于自然主义的大论战,文章中,茅盾拿起“科学”这一无人敢公然毁谤和非议的武器,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呐喊宣传。这个时期,其它写实主义的提倡者如陈独秀、胡适、周作人也多是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上,反复论证唯有写实主义文学尊重科学,尊重现实真相,要求人们按照科学主义的指导,提倡写实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做出客观、精确从而是真实的描写。科学主义在此俨然成为写实主义客观、精确的真理标尺,写实主义借助这把标尺,轻易地为自身话语建构提供了合法性。

借助进化论和科学主义,写实主义话语完成了自身合法性的建构,但当我们反观这种理论视点时,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误区,这种误区导致了在五四写实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为人生派”,在创作实践上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但真正具有深度价值和震撼力的作品却很少,往往侧重于社会问题、思想解放、个性呼吁,至于作品的叙事结构、形象刻画则乏善可陈,缺乏像欧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很多作品仅停留在短篇小说的层面,而且大部分小说带有说教性,缺乏艺术形象性与感染力,缺乏力度和深度。至于五四现实主义诗歌而言,大都是一些打油诗、顺口溜性质,虽然揭示了部分社会问题,记录了部分社会现实,写作技巧、诗歌的形象、底蕴则显得苍白、幼稚。这一结果与当时五四写实主义理论奠定的真理基石存在着莫大关系。

注释:

[1][2]福柯:《话语的秩序》,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第7页。

[3]转引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4]参见胡适:《文学进化论观念与戏剧改良》,《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二》,上海书店,1995年版,第600-606页.

[5]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1918年,第 5卷第1号。

[6]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张君劢,丁文江:《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7]俞兆平:《写实的与浪漫的》,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页。

(李建立 河南省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宣传部 476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话语
画与理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向日葵
博弈
苍茫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话语制衡是霸权护持的重要手段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