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血亮剑”的剑文化溯源

2014-03-20 22:57谢灵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2期

摘 要:“铁血亮剑”是装甲兵铁骑精神战斗文化的形象写照。其战斗精神可追溯于剑文化的历史与尚武精神。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把英雄之气化为无畏之举。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始终保持“铁血”意志和“亮剑”精神。

关键词:剑文化 尚武精神 装甲兵战斗文化

铁血,是装甲兵“亮剑”的勇气;“铁血亮剑”是人民装甲兵战斗文化的形象体现,是装甲兵铁骑文化之要素。一个没有尚武精神的军队势必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战斗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人民装甲兵要保持“陆战之王”的历史地位,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剑文化,培育战斗精神。

一、剑文化溯源

古今中外,好剑之风由来已久。古代中国,除了尚武、习武的社会环境外,还有一种与侠的萌芽有关的社会心态,那便是弥漫于全社会的经久不衰的好剑之风。远古时期,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尚处于初始阶段,正如《淮南子·汜论》所述:“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矛无击,侑戟无刺。”为利于在山地丛林中奔跃和近战,那时主要使用的是短兵器。在有限的短兵器中,剑轻便易使,运用自如,构造简单,容易制造,所以为人们所普遍喜用。

夏商周三代以后,剑的实战作用逐渐被其他武器所代替,但它作为源自远古时期的尚武精神的象征物,却被贵族和平民所共同爱好。春秋时期滕国的国君就毫不掩饰地说“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赵惠文王也酷爱剑,他的身边聚集三千多名“剑士”。在好剑之风的浸染下,社会上形成不少与剑有关的习俗。佩剑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说苑·反质》描绘富贵王侯“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古人还有“观变而服剑”的说法,把剑与人事密切相联的物与人合二为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象》中谈服饰制度时说:“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剑与龙常常被认为能互相化育、合为一体之物。这种剑崇拜的文化积淀着远祖对雄性生命力的信仰和崇拜。流传至今的孔子画像慈眉善目,气度超凡脱俗,作为伟大的教育家,随身佩剑。屈原在诗中描绘了一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行吟泽畔、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说苑·善说》述楚国的王族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玉、带玉佩剑,履缟,立于流水之上”。古代朋友相互赠剑,体现一种深厚的友情。吴国贤公子季礼挂剑于知友徐国国君的墓旁,表示“吾心已许之”,传为美谈。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是倚天剑。曹操所佩之剑即名“倚天”,传为取宋玉的《大言赋》中的名句“拔长剑兮倚长天”命名,倚天剑后成为宝剑之代称。诗仙李白对此仰慕不已,《临江王节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诗句。倚天剑与青釭剑并称为“绝世双剑”,均为曹操所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称曹操用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其中,“倚天剑”为曹操的随身佩剑,青釭剑则被曹操交于夏侯恩佩之。青釭剑被赵云所得,小说中有“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可见其锐利。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汉武帝幼年练习剑术,成帝后拿北方野蛮的匈奴人开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北方蛮族竖起了胜利之剑。汉武帝有一帮具有侠客气质的佩剑将领,如霍去病、卫青、李广等,战功显赫,威镇四方。唐人的气度,也多源于剑文化与尚武精神的弘扬。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等都曾亲身经历了卫国战争,他们用诗记录了如火如荼的战斗。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等诗句读来荡气回肠,剑气弥漫。

剑文化作为国人体现威武精神的寄托,佩剑的习尚一直延续到民国独特的“军人魂”佩剑教育。黄埔军校学生毕业时,常举行隆重的仪式,按国际惯例,佩剑由校长颁发,赠予每位学生一把佩剑,作为毕业纪念。这种“黄埔剑”成为黄埔军校的文化标志之一,进而成为一种特殊的荣耀象征。此剑遂以“军人魂”之名传开。长期以来,“军人魂”佩剑,被赋予了大量的传说与猜想,既闻名遐迩,又云遮雾罩,是具有特殊使命的那段历史文化的承载物。

以剑读史,剑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研究其形制品类、流变过程、兴衰历史,还在于还原历史,对研究古代到民国期间的社会、人文、美学、军事、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剑文化是一种尚武精神的体现

尚武精神的原始含义,是指人类在武力冲突中战胜敌人所需要的种种精神品质。而今天所说的尚武精神,不是狭隘民族主义,是整个社会崇尚一种英雄主义。在和平年代,尚武精神是一种民族的尊严,一种奋发的激情。尚武精神意味着不畏对手的强劲,意味着不向任何强敌低头,意味着自尊自强的民族气节,意味着敢于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优良品格。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损我王威、虽远必伐”的那种自信、成熟和健全的民族精神就是一种尚武精神。我国战国时期是比较尚武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士大夫都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御射书数。其中“御”是驾驶战车,“射”是射箭,一旦发生战争,几乎全部参战,并且视战死沙场为荣,被俘则是奇耻大辱。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励精图治,终于在战国末年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秦人尚武精神铸造了一柄无坚不摧、削铁如泥的国之利器,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华夏一体”的大一统局面。在汉代,社会精英愿意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由此才有灭匈奴、破楼兰、平羌人的辉煌汉史,班超的“投笔从戎”是文武结合的典型写照。唐朝也是拥有强烈的尚武之风,灭突厥,征高丽而建功于域外,耀中华国威以慑四夷。汉唐雄风至今依然感召着热血军人就在于此。

纵观史册,民族的尚武精神,好比人的脊梁,如果一个民族的脊梁缺少这种精神,那就是这个民族步入了衰败期,表面的浮华只不过转瞬即逝。宋代的国耻、明代的灭亡、清朝的没落,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缺乏尚武精神不能不是一个因素。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有所作为的帝王,远从秦、汉、唐、宋、元、明、清之始祖,近到康熙乾隆都具备正常的尚武精神。到了中国现代,最具尚武精神的人物无疑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毛泽东认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真理。人民装甲兵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继承了这种优良的尚武品格,拓展了战斗文化驰骋的疆域,培养爱军习武的精神,由此产生更强劲的凝聚力,凝聚成强大而稳定的战斗力,转化为“铁血亮剑”的战斗精神,培育了一种“铁血亮剑”的战斗文化。endprint

三、弘扬剑文化与尚武精神旨在强化战斗精神

如果说“铁血”寓意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尚武精神,那么“亮剑”就寓意着弘扬剑文化的战斗精神。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铁血亮剑”的战斗文化,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从战斗精神的科学内涵来看,它是由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行为等融合并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是直接支持军人行为、夺取战争胜利的一种精神状态。战斗精神是军人基于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在战争中个人的意志品质、必胜信心、战斗作风、心理素质和纪律观念等凝聚升华而成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战斗气质,集中地体现在战争中各阶级或集团为维护各自信念、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实现理想抱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品质。所以说,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非常看重人的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有人还形象地把战斗精神比作战斗力的“催化剂”和“倍增器”。战国时代尉缭子说“凡用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虚则走”;法国军事家拿破仑曾说“世界上只有‘精神和‘利剑两种力量,而最终‘精神必将战胜‘利剑。”这里所说的“气”和“精神”指的就是战斗精神。古往今来的军队,都极为重视战斗精神的培育,成败皆有。古罗马时代的“马其顿方阵”让人闻之变色;正因为“岳家军”平时治军严明,威如雷霆,才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而曾是精锐之师的满清“八旗军”,入关后养尊处优,文恬武嬉,军纪日废,筋力日懈,最终成为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民装甲兵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对越反击战等,之所以铁甲雄师所向无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弘扬了听党指挥、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指出: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子气,美国不行,钢多气少。毛泽东讲的这个“钢”就是武器装备,而这个“气”就是指战斗精神。

实践证明,强大的战斗精神是人民装甲兵宝贵的精神财富。“铁血亮剑”的战斗文化就是要立必胜之志、耐非人之苦、成盖世之业。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攸关祖国统一和民族荣辱,尤其要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大力倡导革命英雄主义,激励广大官兵誓死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领空、领海主权与完整;切实担负起装甲兵的神圣使命,多方位用“铁血亮剑”的战斗文化滋养战斗精神,铸造钢铁的兵魂和军威,让剑文化与尚武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谢灵 安徽蚌埠 装甲兵学院军队政工教研室2330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