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华++李彬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来说,依靠市场的主导作用,搞农村建设在现阶段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依靠金融协调机制的也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只有发挥财政投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分析财政投资机制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财政投资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确立财政投资机制的原则,就提高财政支出支农的比例、完善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推进农村财政转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武陵山片区;财政投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03-02
武陵山区农村经济区位和自然条件相对滞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而,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在全国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居住条件差、地方财力有限、资金筹集难度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困难、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程度低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武陵山区仅靠市场的或单纯金融手段来改变现状,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全国18个贫困片区之一的武凌山区,其财政机制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存在不协调的矛盾,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十分有限。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财政支持这个杠杆,发挥财政的最大效能,更好地开展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财政投资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总投入量过少,比例不高。从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环境看,武陵山区农村自然环境恶劣,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脆弱,是一个弱质产业,生产、生活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各类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农业产出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少,自我积累能力差,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少,地方财力有限,资金来源渠道不广,用于地方建设的地方财政投资非常有限。
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比例不均衡,投入结构不协调。因为地方经济较弱,造成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同时,政府机构运转的行政事业费用也要从财政支出,造成僧多粥少的困境,最后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支出就寥寥无几了,从而造成无法发挥财政支农应有的作用。如果在剔除教育、计划生育、行政管理经费等固定支出,那么财政用于农业生产、科研、公共基础建设等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费用更是微乎其微了。正是诸如此类的因素,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低。
3.财政支农投入的带动性没有很好的发挥。武陵山区的社会现状是:生态恶化、土地贫瘠、农业弱质、农民贫困、农民知识缺乏、市场无序等特点,同时,资本要素缺乏、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和农村投资风险加大、靠市场竞争引领因素不强、可运用刺激经济发展方法和手段较少等等,正是有如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原因,造成武陵山区这个地方,很难吸引更多资金来帮助其发展,最终,致使财政资金投资机制失去了导向和四两拔千金的示范功能。
4.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善。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武陵山的财政资金多来自上级项目带动和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的途径决定了资金管理面临着困难,造成多个部门进行管理,相互之间职责不清,资金分配缺乏相互协调,各自为政。结果,就是资金的使用情况不符合武陵山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很难反映农民的意愿。同时,财政支出监督的不到位,在项目的整个制定、审批、安排的环节中,无法实现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
二、财政投资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1.结构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有着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不可预知多、见效慢等特点,面对如此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不考虑结构上的差异,要注意保持其内部结构的合理性,了解不同制度各自地位和功能的重要性,各自的系统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必须要坚持。
2.主导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简单地说,武陵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政府主导、市场补充、制度保障,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形成多种组织形式为载体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相配合的资金综合来源。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者兼顾的前提下,形成财务主导,金融支农配合,商业金融补充的总体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体系。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问题的敏感性以及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宏观性、复杂性,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对没有经验的要允许某个地方先行先试,待有了经验后,再进行推广。经过实践证明的可行性方案要积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践。
三、财政投资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财政应该以放活、多予、少取为主要指导原则。通过多种方法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执行过程中重点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多予”,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目的,为武陵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提高财政支出支农的比例。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必须明确政府的责任,做到从思想和意识上重视财政支农工作。每年确定国家财政投入的比例和增长幅度,及具体的投入办法。要保证国家对农业的财政净投入在农业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还要注重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多开放优惠的农业投资政策,多种渠道带动各投资主体对农业的投入,从而保证财政资金向农业的流动。
2.完善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结构优化问题是武陵山区财政支农支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仅要做到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同时还应坚持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用。首先,财政支农项目的结构必须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是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产条件得到提高,使农村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产品品种,发展现代农业,变生产型农业为产业型农业。其次,优化财政支农区域结构。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武陵山区财政支农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责任。调整农业结构和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endprint
3.推进农村财政转型。武陵山区基层单位吃财政饭的人员过多,给本来就不宽裕的财政增加了支农投入比例的困难,因此,基层岗位应该精简,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保证政策传导畅通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财政行政支出。以农村财政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财政转型为目标,处理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发挥两级财政的积极性,使支农投入大幅度增加,同时,财政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增加财政对农村文化服务的支持能力。政府财政政策要做到调节与诱导的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使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能充分调动个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决定了农村财政支出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农村的建设,那么,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武陵山区的地方财政同样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因此,转移支付在武陵山新农村建设中是必须的一种财政支付手段,否则,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无处来。如果要做到转移支付制度很好的实施,首选,农业总投入的范围和科目应被明确界定,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检查性得到增强,所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都应该建立在法律的保障下。建立一般转移支付为主的分税制制度,通过各地的财政收支均衡,特别是农村财政的收支均衡,从而确保武陵山区新农村的建设得以顺利实现。
5.采用多元支农手段。新农村建设牵涉的问题很多,所需资金量很大,只单纯地依靠财政支农实现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要开发多元的资金来支持新农村建设。但是,财政支农要发挥杠杆的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财政资金的运作,从而更有效地解决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有发展前景但需要支持的项目给予直接的补贴。二是财政出资为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的经营者需要供给的利息进行补贴。三是财政出资补贴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设备投入、技术投入、管理投入等资金需求。四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联合各个部门建立一个平台为新农村发展规划提供支持,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资金投放。五是加快企业信用制度的完善和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治理。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登记评估体系,简化资产评估等涉及贷款抵押方面的相关手续,降低有关评估登记费用,解决涉农中小企业评估难、评估标准高的问题,严厉打击逃废债,努力为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条件和良好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安徽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5).
[2] 廖群云.关于金融业支持武陵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问题[J].金融经济,2007,(12).
[3] 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胡勇.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逻辑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3,(10).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