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攸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
研究价值;技能基础;构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61—01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研究价值
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因素,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专业教学技能体系是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专业教学技能系统。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研究是高效课堂长期稳定构建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征,探索学科的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专业教学技能体系,能够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育人观念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技能基础
1. 教学基本功基础。教学基本功的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新课标和把握新教材的基本功;备课的基本功;运用教学语言的基本功;设计板书的基本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功等。
2.德育方法基础。信息技术德育的重点是教育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观,杜绝学生过度迷恋电脑游戏或迷恋网络,防止学生学习品质的缺失。具体做法:⑴认识恋网的严重性和危害性;⑵善于分析学生网恋的诱发因素和痴迷原因;⑶善于运用德育方法引导学生克制诱惑,走出网恋误区。
3.教学策略基础。信息技术的五种教学策略模式:⑴任务驱动,质疑问难,探究型学习策略;⑵渴求新知,主动探索,自主型学习策略;⑶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合作型学习策略;⑷分解模块,由简到难,分散型学习策略;⑸学科整合,相互关联,综合型学习策略。
4.教学方法基础。教学方法的备选除了传统经典的教学法外,积极倡导两类教学法:⑴激趣教学四法:精彩导入法;软件精选法;幽默语言法;巧设练习法;⑵激励教学三法: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想学;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5.学法指导基础。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法、综合应用法、学科整合法、工具运用法、游戏激趣法。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技能构成
1. 构成体系的基本技能。(1)基本功技能;(2)微观方法技能;(3)综合素质技能。
2.构成体系的技能内涵。(1)基本功技能是指教师在夯实各类教学基本功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技能,具有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效能;(2)微观方法技能是指教师在运用各类微观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德育方法技能、教学策略技能、教学方法技能和学法指导技能,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3)综合素质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类各种微观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学习品质优育技能、教学策略优化技能、教学方法优选技能、学习方法优导技能等“四优”专业教学技能,具有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效能。
3.构成体系的技能特征。(1)有序性特征。基本功技能是微观方法技能的基础,微观方法技能是综合素质技能的基础,专业教学技能体系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形成;(2)有效性特征。基本功技能、微观方法技能和综合素质技能具有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实施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效能。(3)专业性特征。基本功技能、微观方法技能和综合素质技能是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平台而研究形成的,各项技能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特征。
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体系的应用效果
1.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学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反思中研究,在教学研究中实践,循环往复,逐步深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教师在研究中横向比较同类方法与技巧,扬长避短,形成该层面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师在研究中纵向探索不同的教育问题,补充和完善了不同层面的专业教学技能,形成了专业教学技能体系。
2.革新了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发现了以往感性教学模式的不足,尝试构建了理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技能的优势,凸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快速落实课堂的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习质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深入探究,拓展应用,促使学生有机生成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编辑:张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