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工的悲剧不再上演

2014-03-20 11:17阎润文
甘肃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两基童工贫困家庭

阎润文

□ 主持:半 山

本期话题:童工的背后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深圳一家电子厂被举报涉嫌非法使用数十名童工,这些童工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固定工资仅2000元。不过,有关部门在将这些童工送回四川老家前,有个孩子对采访她的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里打工有米饭和肉吃,回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我不想回家。”

众所周知,一方面法律明确禁止企业使用童工,但现实是,使用童工的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在“两基”目标实现后,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如何做好“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是一项重要职责。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童工并不是个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童工的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童工屡禁不止的原因在哪里?

近些年来,大量童工的出现,屡屡冲击人们的心理底线。非法雇用童工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值得我们深思。

当前,不少家长有“不读书一样赚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的思想。在教育费用猛涨、就业出现低潮的双重压力下,贫困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严重。大学扩招之后,毕业生数量暴增,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益普遍。即使找到工作,工资水平也普遍不高,有时,大学生的起薪甚至不如农民工。相比之下,一些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早早去打工挣钱,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私家车,有些人成了致富能手,这促使一些学生辍学外出打工。另外,对孩子来说,他们未尝不想上学,可贫困的生活将他们推向了工厂。他们的遭遇是贫困山区很多孩子境遇的投射,童工背后牵扯到的是未成年人权益与作为“人”的生存权的纠结。

在政府部门看来,将黑工厂里的童工遣返回家,交给其监护人,便是完成任务。但问题是,童工“不想回家”的心声告诉我们:工厂里的生活并非最悲惨,反倒是回家后,贫穷和单调的生活令他们难受。另外,已外出打工被社会同化了的孩子,还能否回到课堂专心学习是个大大的问号,即使这些孩子想重回课堂,学习进度能否跟上?坐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的他们,怎么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如果重回家庭的童工,仍然辍学在家,他们仍可能再度外出,成为童工。

笔者认为,童工流出地政府、学校和教育部门,如果能对辍学儿童的去向进行跟踪和调查,在详细了解辍学原因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对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设法予以资助,对有“不读书照样赚大钱”思想的家长教育开导,老师进一步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安心读书,这样多管齐下,多部门联动,真正落实好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样,童工的悲剧或许不会上演。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基童工贫困家庭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
为贵州“两基”攻坚的“精气神”自豪
让“两基”攻坚精神发扬光大
世界各地的童工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打好“两基”攻坚战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强调 明确责任 定期督查 确保“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完成
“童工”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