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措施及成效

2014-03-20 09:32皇甫明放皇甫娜李亚琦王占齐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补铁自体科室

皇甫明放,皇甫娜,李亚琦,王占齐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北京 100048;2.新华医院,上海 200092;3.第二军医大学,上海200433)

输血作为一种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手段,迄今为止已有百年历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的献血量约为9 200万单位,其中近50%的血液是在仅占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国家中采集的[1]。虽然无偿献血工作在我国开展了近15年,献血人群不断增加,但比例仍旧较低,国内一些地方的临床用血仍不能实现100%自愿无偿。医院作为首都地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病源量较多且相对固定,尤其是医院以烧创伤等危重外科疾病的治疗为特色,临床工作中需要更多的血源保障。为更好地服务临床,提高医疗质量,医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1 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具体举措

1.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各科室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医院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医院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要求医师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掌握输血指证,做到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坚决不多输,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同时,临床医师申请血液必须经所在科室主任、医务部、输血科主任三级审核,若发现不合理用血现象,及时终止,确保临床输血的合理性、必要性[2]。

1.2 积极倡导输血科会诊制度 会诊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核心制度,是在涉及多学科疑难、危重伤病员诊治过程中常采用的措施。会诊是多学科协作的桥梁,会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当前,会诊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也积极适应潮流,创新工作模式,将“临床药师”的工作制度引入到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即要求输血科医师下科室了解用血情况、指导科室输血管理工作,且要求科室的重大手术、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要有输血科医师的会诊,必要时邀请输血科主任会诊[3]。

1.3 积极开展自体储血新技术 自体储血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技术,主要是针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将患者自己的血液提前抽出储存,待手术时将提前储存的血液再回输给自己,这样既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又可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同时也降低甚至摆脱了对异体血源的依赖,降低输血成本。医院输血科自主研发了一套自体储血的血液处理系统,并完善利用该系统处理血液的方法。利用该系统既可以采集患者的全血也可以采集成分血,该系统及相关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同时被《走进科学》栏目作为一项创新技术进行了报道。

1.4 积极开展术中自体血回输 术中自体血回输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是采用器械吸引装置,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经过收集、抗凝、清洗过滤、浓缩等处理,再将其回输到患者本人体内的一种输血方法。术中自体血回输是对自体储血技术的一个补充,尤其适用于急性、大创伤的患者,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大出血、各种大手术的创面出血等。通过术中自体血回输可以有效地保证输血的效果,降低输异体血所带来的风险[4]。

1.5 实时动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 对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围手术期进行凝血功能监测非常重要,这既有助于诊断和判断出血的原因、指导止血措施的实施,同时也有助于评估患者出血的风险,做好储血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医院输血科配置多台三分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球计数仪,用于临床患者血凝功能监测,将血栓弹力图结果与血常规结果综合分析,实现了对创伤、术中或其他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全面、即时动态监测[5]。同时,根据监测情况积极调配凝血酶原复合物及纤维蛋白原等纠正患者凝血功能的必备血液制剂并保证充足库存,为救治凝血功能紊乱的患者保驾护航,仅2014上半年医院输血科就协助临床救治因自身疾病导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17例。

1.6 积极开展输血评价 输血评价就是在输血前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测数据、适应症和输血利弊的比较,对患者做出是否进行输血治疗的评估,以指导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规范有关医务人员的从业行为,并动态监测受血患者的输血疗效,早期发现“输注无效”,降低输血免疫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整体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对于节约用血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6]。同时,医院返聘多位资深专家对出院病历,尤其是输血病历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考评及全院范围内通报讲评,与个人利益及荣誉挂钩。

1.7 提高患者自身造血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通过静脉补铁的方法提高人体的造血能力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尤其是治疗因缺铁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具有很好的效果,如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临床上统计,铁元素的摄入及储备不足,是导致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不足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贫血。很多患者采用口服铁剂或使用含铁量高的食物补铁,但口服补贴经常因吸收差引起胃肠道反应,且疗程较长、费用较高。基于此,静脉补铁则成为临床上受追捧的通过补铁来提高患者自身造血功能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一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对异体血的依赖性[7]。

1.8 实时血液库存公示 医院在院局域网首页建立血液库存公示栏,坚持血液库存实时公示制度,第一时间为临床科室提供血液库存情况,标定血液库存预警额度,让临床科室医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输血科注重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避免和化解潜在的矛盾和纠纷。比如,医院输血科制作了《临床用血沟通表》和《输血科临床服务调查表》,分别于每月第一周和每季度第一周下发至临床科室,按时收回统计,就其中问题组织全科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以此强化每个工作人员的输血科职业的高风险意识和差错“零容忍”政策的核心思想。

2 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效果

医院积极探索输血保障新模式,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门急诊量、收容量、手术量以及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能够圆满完成临床用血保障任务,确保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图1、2)。

图1 2008—2013年医院临床用血量与患者收容量比

自2008年以来,医院的患者收容量、手术量以及临床输血量逐年增长,但悬浮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血小板用量的增长率相对而言都较患者收容量、手术量的增长率低,且增长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从图1和图2可以更直观的看出,医院的悬浮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血小板用量与患者收容量、手术量相比成逐年降低趋势。说明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减少了不合理输血的现象,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更好保障临床需要,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措施呈现一定的效果。

图2 2008—2013年医院临床用血量与手术量比

3 结论

医院采取系列措施,制定多项规章制度加强临床用血工作的管理,定期对医院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统计分析,查找不足,避免盲目用血,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及各种血液制品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文对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具体举措进行总结,通过分析2008年以来医院的基本医疗数据,各种血液制剂用量的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相比患者收容量、手术量的增长而言,临床用血量相对下降更为明显。相辅相成的是,临床用血工作得到较好管理的同时,医疗质量也得到较大的促进与提高。因此,医院应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重从血管到血管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输血的科学、合理、安全。在加大对临床输血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输血科基础设施及人才建设,使其走进现代化管理的良性循环。

[1]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输血的10个事实[J].首都公共卫生,2012,6(3):142 -143.

[2] 杨宝成,孔令魁,邵超鹏,等.2597份临床输血病历用血适应症符合率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193 -196.

[3] 孟 晓.加强会诊管理提高会诊质量[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125 -126.

[4] 陆正荷,吴言悟,董建民,等.自体血回收技术应用于急诊失血患者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60 -161.

[5] 詹以安,钱克俭,王联群,等.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1):66 -68.

[6] 张晓立.注重输血评估及用血申请降低不合理输血比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60-361.

[7] 李若福,王成燎,刘 丰,等.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比较[J].临床医学,2008,28(4):37-38.

猜你喜欢
补铁自体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菠菜:我是假冒的补铁高手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补铁方法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