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杨培常,王淑粉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其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谢尔顿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1]。其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使人类走向幸福[2]。1997年,塞利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提出“积极心理学”思想[3],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关注乐观、坚强、感恩等,改变了从问题着手的研究方式,避开了压力、焦虑等消极情绪。国内外学者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将积极心理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张银玲等[4]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建构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将护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习得积极情绪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采用促进自我实现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和促进积极成长体验的多元化考评方式,激发护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促进护生健康发展。这与我国其他学者[5,6]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赵静[7]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外科护理教学,采用赏识教育,实现了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护理教师应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护生关注自身良好品质,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积极的学习情绪体验。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郭玉芳等[8]引导护生记录最有意义的3件事,构建护生的希望,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及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刘琳琳[9]指出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视角看待男护生,帮助其提高专业认同感,塑造积极自我,调动积极体验。另外,有调查表明护生处于中等程度的乐观状态[10]。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应关注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用多种形式(如记录日记、灌注并构建希望、心理调适与咨询等),培养护生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倾向,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Kati Utriaingen等[11]建议管理者以积极心理学观点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患者照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有研究者[12]提出应采用测量性格优点和个人积极品质的量表进行护士招聘与选拔,在培训与开发中表扬、赞赏、激励其优点,并以此构建护理团队。刘永瑞等[13]倡导积极情感、积极投入,寻求意义,以此引导护士实现自我价值,进行人性化管理,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
由于工作的繁重与复杂,护士面临巨大压力,容易产生疲溃感,甚至有离职倾向。为提升其工作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方彩萍等[14]采用“心理日志法”,反映积极心理学的5种心理特征:感恩、快乐、欣赏、勇气及自信。同时,有学者[15]对护士进行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指导,培养其爱心、进取心,懂得宽容和感恩,保持乐观自信,并勇于接纳自我。研究发现[16],护士工作幸福感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积极情绪能缓解其紧张心理。
由此可见,护理管理者应引导护士形成积极情绪和良好品质,如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乐观、自信等。在护士选拔、入职培训、日常工作、继续教育中,注重引导其进行积极体验,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优化护理团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Molly A.Hensler等[17]运用益处发现问卷和开放性访谈方式,对25名儿童癌症幸存者的父亲进行调查,得出其益处发现:个人力量、心灵改变、与他人关系。因此,护士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框架,引导支持照护者的益处发现。国外学者对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心理干预,主要是:正念疗法、以价值为主导的干预、记录积极情绪、精神心理干预、希望干预,其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感、创伤后成长、生活满意度及益处发现[18]。这与我国学者[19~21]对其他疾病的干预效果一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学者将新技术融于积极心理学干预中。Rosa M Banos等[22]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为基础的情绪诱导程序(MIP)让晚期癌症患者体验为期一周的“情感公园”和“漫步大自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和质性访谈,发现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Jeff C.Huffman等[23]运用以电话为基础的远程医疗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干预,并制作同伴治疗手册。结果表明其有助于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高行为依从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护士应引导患者挖掘自身的潜力及美德,使其充满希望、拥有弹性、关注自身力量并快乐、有目的有意义地生活。同时,护士应将信息化等新技术创造性地用于护理工作中,帮助患者提升行为依从性,关注自身成长,减少照顾者负担,提升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本质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它提供了研究问题的新视角,引导关注幸福感和快乐,注重心理弹性、自身成长,从而改变了从问题着手的研究方式。
国内外护理研究的重点在于疾病的管理和认知方面,研究人群涉及患者以及照顾者,而较少关注实习护生和护士这一特殊群体。但在临床环境中,护士存在严重程度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如何引导其积极体验,提升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将成为笔者关注的重点。
另外,国内对于积极心理学量表的本土化开发并不常见,且未针对护士这一群体,所以如何开发本土化量表,并进行护士群体的特异性研究,也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Angela Lee Duckworth T A,Seligman M E.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9,1(78):629-651.
[3]Seligman M E,Tracy A S.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5,10(5):410-421.
[4]张银玲,柳琴,曹宝花,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建构[J].护理研究,2012,26(4):1045-1046.
[5]吕薇,孟丽娟,王慧捷.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10(1):22-27.
[6]曹宝花,徐莎莎,史瑞杰,等.基于积极心理学《护理科研》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93-94.
[7]赵静.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8):97-99.
[8]郭玉芳,张娜,张静平.基于积极心理学改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2):94-96.
[9]刘琳琳.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培养探析[J].护理教育,2012,3(5):100-101.
[10]臧爽.护理本科生乐观倾向的调查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4):458-459.
[11]Kati Utriaingen,Hel VI Kyngas.Hospital nurses’job satisfaction:a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9,17(6):1002-1010.
[12]卢青.积极心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82-83.
[13]刘永瑞,荣志宏.积极心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52-153.
[14]方彩萍,叶志弘,秦建芬.“心理日志法”在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15-617.
[15]周宁.积极心理学在护士自我心理调适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93-94.
[16]葛津津,刘薇群,陈益清,等.护士工作幸福感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63-765.
[17]Molly A Hensler,Ernest R Katz,Lori Wiener,et al.Benefit Finding in Fathers of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A Retrospective Pilot Study[J].Journal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2013,30(3):161-168.
[18]Anna Casellas-Grau,Antoi Font,Jaume Vives.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in breast cancer[J].A systematic review.Psycho-Oncology,2013,6(21):1-11.
[19]陈霞,张献文,张银玲,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12A):64-66.
[20]齐越,秦杰,方伟,等.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高消化道溃疡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2):32-34.
[21]高春兰,高学兰,姚旭.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初探[J].糖尿病天地,2010,4(1):14-17.
[22]Rosa M Banos,Macarena Espinoza,Azucena Garcia-Palacios,et al.A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using virtual realit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in a hospital setting:a pilot study to assess feasibility[J].Support Care Cancer,2013,6(21):263-270.
[23]Jeff C Huffman,Carol A Mastromauro,Julia K Boehm,et al.Development of a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ular disease[J].Heart International,2011,6(14):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