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文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高校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非赢利性群众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完善知识技能结构、促进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随着学生社团在现代高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在校园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社团本身是自主管理的群众组织,同时当前高校基于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还存在欠缺,使得学生社团出现发展盲目随意、继承与发展不够、特色发展缺乏导向性等突出问题。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建设必须以社团管理模式为依托,[2]分析当前学生社团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一是可以完善高校管理,推进学生社团的改革和发展。社团也是大学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团管理模式也是完善大学组织建设的重要进程。关于社团管理模式的研究也可以运用到学校其他的组织中去,对整个大学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二是可以提供大学生培养平台,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拓展。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能够从不同学科、不同爱好、不同角度等多个方面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平台,从总体上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和营造大学氛围。学生社团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它的存在和发展为在校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增加交际范围提供了沃土,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更为浓厚的大学氛围。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让学生社团成为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是高校共同追求的目标。但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一种相对统一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各高校大多都是结合自身实际和本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采取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从当前高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主体来进行划分,分为以下三种主流的管理模式。
此类型管理模式常见于学生人数、学生社团数量相对较少的中小型高校。不进行院系、专业、类型的划分,全校所有学生社团都由学校的行政部门校团委直接进行具体指导与全面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运作中,校团委能够从全局出发,把握学生社团活动动态及发展趋势,统一调配全校所有的社团活动,也能集中整合全校的社团资源开展大型活动。但是随着学生社团数量的不断增多,校团委将不堪重负而无法实现管理并达到指导全校所有学生社团的既定目标。
此类型管理模式常见于学生人数、学生社团数量相对较多的大中型高校。经过对学生社团管理权进行重新的划分,行政部门校团委只进行宏观上的把控和监督,主要依托教学部门和职能部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指导。不同的管理主体对学生社团制定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相对应的内部管理机构,行使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职能。相关的挂靠部门着眼于学生社团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在此种管理模式中,虽然学生社团的归属性和专业性较强,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生社团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的社团活动开展上性质单一,活动内容和形式重复率高。
此类型管理模式常见于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相对悠久、成长态势良好、管理经验丰富的著名高校,对学生社团进行具体管理的是全校性学生组织,学生会或者是成立专门的社团联合会。以学生会作为管理主体的,一般是通过学生会下设社团部来进行具体的管理运作。最为常见的是在校团委指导下成立社团联合会,其作为学生社团的联合组织是全校社团的忠实代表,成为全校所有学生社团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管理主体。此管理模式中学生社团的自由度比较大,能够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如何在实现社团联合会自我完善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它的监管和指导,让共青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真正实现“一体两翼”的共同腾飞,是广大团学工作者、高校管理研究者关注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涉及领域不断扩展、活动档次逐步提升等特点。学生社团组织形式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均可面向全校同学招新,一般大学生都按自己爱好加入学生社团,整个社团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虽然高校学生社团整体发展趋势较为良好,但是相对于学生社团快速发展的步伐,当前我国高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体系上还相对滞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社团发展定位不准的现象,没有把社团组织的发展纳入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学生社团归属于哪个部门、挂靠在哪个单位、哪个部门是学生社团的管理主体等问题没有明晰,使得被管理的学生社团没有明确的归属感,是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进行管理,还是他们下设的某个机构或者部门进行管理,还是通过挂靠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多个管理主体,让很多学生社团无所适从。
管理部门只进行宏观上管理和调控,对学生社团具体的运作情况知之甚少。比如类似于负责人是否称职、活动开展是否正常、活动效果是否满意、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等具体情况不清楚。对学生社团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章程,缺乏学生社团成立审批、评优奖惩、活动申报等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实际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真正在管理工作中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经费是社团发展和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专项拨款,或是通过社员会费、社会赞助进行自筹。[3]学校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有的甚至直接没有,社员会费大多用于社团自身建设,社会赞助时有时无并不稳定。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时就显得捉襟见肘,影响力也难以扩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有的甚至直接导致了学生社团的消亡。同时,高校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日常教学和经营性活动,教室、球场、报告厅、体育场馆等活动场地紧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时往往是在沙漠中寻找绿洲,游离于学校正常的作息时间之外。
学生社团活动涉及的知识面宽泛,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和授课,仅凭学生的努力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大部分学生社团成立之初拥有指导老师,但在运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能够真正进行履职的为数不多。大部分高校由于对指导老师的聘任、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多属于业余时间的义务兼职,因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指导的次数和深度上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社团的发展和需求。
高校不重视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社团干部高年级化、流动性较强等问题,使得在社团新老交替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过程中,社团人员供求矛盾表现突出。部分社团干部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漠不关心,社团干部缺乏专业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培养。[1]传统做法大多是通过师兄师姐“传、帮、带”的经验传授和简单培训,但实际的工作能力、管理经验都比较欠缺,导致社团活动没有新意和活力。加之很多高校对社团干部的重视程度不高,社团干部相对于共青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在学生中的地位不高,待遇问题尚未妥善解决。社团干部缺乏荣誉感,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基本原则的构建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社团当前现状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思路。[3]面对当前新的发展机遇,只有探索和遵循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才能使学生社团按照科学规划、健康成长的道路发展壮大。构建高校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包括:
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要及时把握社团活动的总体方向,在社团目标、社团文化、活动规划、运行模式、组织架构、规划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全面指导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发展,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理念,对学生社团进行清晰的定位,确定社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
学生社团是一个群众性组织,要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学会适当放权,充分发挥其自我服务、自主发展的管理功能,增强学生社团的自主、自治能力。让社团成员树立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尊重社团管理的自主性,尊重社团成员的个人意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对于数量众多的学生社团实施管理必须进行通盘的统筹考虑,杜绝社团活动频繁不一、重复撞车的现象,实现全校社团活动的“一盘棋”。通过学生社团上报工作计划,由社团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安排,以社团文化节、社团展示月等活动载体,对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统筹安排。
为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上,需要探索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对社团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调整,积极构建高校学生社团的“五个一”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章程制度、管理办法、奖惩措施、组织机构等,这是学生社团管理的总体框架和依据。需要从高校组织管理的高度来明确学生社团发展思路、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等管理措施。正确处理好与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职能部门、教学部门的关系,建立学生社团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构建对学生社团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
要求社团活动要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来打造品牌活动,引导学生社团将工作重心转到社团质量工程建设上来。学生社团性质不尽相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特色,培养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品牌意识。通过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打造社团精品活动,依靠建立自己的品牌活动来提高社团整体竞争力和凝聚力。
健全指导老师的聘任、考评、奖惩机制,破解当前名存实亡的指导教师兼职制度,加强学生社团与指导老师之间的工作互动,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高层次指导需求。为了让指导教师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要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纳入教学科研统筹范围,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的积极性,让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得到回报,能够充分的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社团必须有明确的挂靠单位,原则上一个学生社团只能选择一个挂靠单位,并自觉接受挂靠单位的指导和管理。挂靠单位的范围是学校各级职能部门、教学系部和团学组织,学生社团根据专业特性、社团性质及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部门进行挂靠。挂靠单位要充分利用在专业、师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选派专业老师参与到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定期听取学生社团工作汇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让学生社团活动走出校园与外部社会进行充分的接触,本着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活动开展的原则,积极寻求对于本社团发展具有极大帮助的具有合法资质的校外合作单位。鼓励学生社团与愿意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支持的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单位的资金场地、人力资源、人际关系等资源优势,解决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意识不强、社团经费紧张、社团发展没有动力等问题。支持条件成熟的学生社团与相应的社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通过共同开展校内外的团队活动,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双向盈利,力争使其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习基地。
[1]李凯.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琼州学院学报,2010(1):42-43.
[2]辛立章.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新探索——基于桂林理工大学的研究[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2(3):84-85.
[3]吴笑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