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4-03-20 18:44王为民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吴 琪,王为民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 言

埃里克森(Erick·H·Erickson)所说的“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或“心理的延缓偿付期”(psychological moratorium)就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从心理上、社会上不尽义务的特权时期,在经济上得到父母的资助,不直接接触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一心一意埋头于技术上的训练和知识上的获得。“延缓偿付期”通俗地说就是“靠父母养”,这是人的一生中最妥善的生活方式,继续拒绝同一性,不受义务和制约的束缚,尽情享受人生,这种精神状态较为普遍渗透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中。[1]但另一方面,处于18岁到25岁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正值青年初期,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和人格再构的关键时期,是塑造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是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过渡时期,[2]理应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和奠定基础。最初把大学阶段作为“延缓偿付期”的本意绝不是用于否定的意思,而是主张应该有效地利用好这个人生发展的缓冲期。然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延缓偿付期”存在误读,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这个时期,从而对大学生活无所适从,并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心理障碍发病率都在10%~30%之间。[3]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分析我国大学生在“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基于大学生准确地把握并更好地践行“延缓偿付期”的目标而提出的。

二、我国大学生在“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现状分析

(一)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格式塔心理学家K.勒温将青年人称为“边缘人”(marginal man),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定感,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以自己的文化来对抗成年人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种安定感。[4]在这一阶段,他们既不同于儿童的幼稚和简单,又不同于成年人的成熟和完整,而且进入大学以后,也不像初、高中阶段那样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所压迫从而没什么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在逐渐脱离儿童具体形式的思维模式以后,从肤浅和朦胧的意识状态中挣扎出来,开始真正地对自己内心世界长时间而专注地审视、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在这一时期从习惯成为父母附属品的生活状态中突然觉醒,开始将自我意识一分为二,即“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观察者、分析评价者,客体我是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由此会产生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对自身过高的定位和评价,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而越来越客观现实,两者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其实,大学阶段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就是将“理想自我”即“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现实自我”即“我是什么样的人”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大学生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认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心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的双重影响,生理上特别是性成熟引起的急剧变化和心理上欲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对于理想自我的设计总是追求完美主义,而现实中的自我却不可避免地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制约和条件限制。[5]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形成了巨大反差,失望极大,也一时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尤其是当这种反差大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二)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认为,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和15%的专业知识。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我为中心、多疑、害羞、孤僻、自卑、嫉妒、社交恐惧症等。[6]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因生活琐事与室友关系不和,遭到心存不满的室友投毒而不幸身亡。同一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大学生因琐事被舍友刺死。这两起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折射出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焦虑。尽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不局限于寝室,还包括班级、学院、社团和其他非正式组织,但概括起来的共同原因不外乎是文化与家庭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与环境等几个方面,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才会酿出了种种悲剧。

(三)情绪与心理健康

青年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是起伏大,状态不稳定。他们由于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经验缺乏和处事能力的局限,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认识不够透彻,时而正确、深刻,时而错误、浅显,一旦遇到意外的刺激,便很容易引起较为深刻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反应,表现为束手无策、郁郁寡欢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事必躬亲的生活与衣来伸手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考试压力大以及就业形势严峻等,引起了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的长期存在会诱发认知水平的降低、习得性无助等心理问题。

(四)学习与心理健康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1)学习缺少方向感与动力源。大学生一时接受不了这种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没有老师规定做什么的他们突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且找不到努力的方向。(2)学习上的松懈心理。中学阶段学生的奋斗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考大学,等到了大学,便有一种功德圆满的感觉,主观上有一种要歇会的放松思想,而且,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这种不良思想,消极被动的学习情绪便油然而生。(3)盲目乐观心理影响下的“啃老本”与期末考试“红灯高挂”的惨象让他们不知所措。(4)虚荣心理导致的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具体计划安排,思想不求上进。(5)最后是自卑心理,即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原先的尖子光环,优势不再的他们由自傲变为自卑,同时,家庭贫富悬殊和感觉自己学校或专业没选好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也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以上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情绪低落。

(五)恋爱心理及性心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在对待恋爱问题上,往往只注意个人心理和生理的满足,忽视对方利益及社会影响。他(她)们一旦在恋爱上受挫,便会变得焦虑不安,陷入持久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还有个别学生存在性问题方面的困惑,例如同居、同性恋等问题,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来,严重的甚至出现了精神问题或轻生的想法。究其原因,王玉指出:最容易被年轻人鄙夷的“道德观念”其实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始终存在,在问题发生后,“道德观念”往往会跳出来对事件进行评价,而此时人们就会陷入无助与痛苦之中。[7]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的晕轮效应”也必然会导致对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

(六)择业求职与心理健康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感受到了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的调查中,“就业压力大”占52.4%,稳居第二位。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职业规划缺位和高校职业规划指导几近空白的现状造成了一种“毕业即失业”的恐慌。很多学生在刚入大学时,存在一种“报复心理”,迫切想弥补高中失去的自由,觉得此时学习可以暂时搁一边、缓一缓,抱着期末会划重点和60分万岁的心态,他们疯狂地玩耍,也自然不会给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精心规划。等到毕业来临之际,面对就业形势严峻与竞争压力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崩溃的边缘。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在拼命地学习、考证和参加各种兼职之间疲于奔命,压力同样会猛增。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上述做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发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三、缓解我国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方面的应对策略

1.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倡良性竞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重要举措:“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举措,给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和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倡良性就业竞争等,这是对大学生最好也是最公平的待遇,在客观上会减少大学生因就业困境而产生的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恐慌心理。

2.借助媒体,加强正面宣传。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日益增多,认为当今的大学生有太多的缺点,诸如社会责任感缺失、创新意识淡漠、实践能力较弱等等。过多的负面评价会导致大学生对自我认同感的降低,使得大学生越来越背离自身的主流价值感,导致一些问题行为也就会愈演愈烈,这样就会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了一个“PPE怪圈”,即所谓的恶性循环。打破这种怪圈的突破口就得从改进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导向入手。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大学生确实存在上述缺点,但如今的大学生也确有很多可取之处。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应该秉持客观、理性、全面的原则,坚持正面积极的评价导向,不能以偏概全。正如同大学对于学生是“象牙塔”的这种印象一样,我们需要给大学生灌输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利用媒体报道优秀学生事迹,不断传播正能量,当这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深入大部分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主流价值导向时,通过从众心理,才能顺理成章地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二)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力度,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学校应该将面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这里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其一,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普及更多的心理知识,这样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就不至于惊慌失措。同时,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实践表明,每一学科的教学过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在传授知识时,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通过教学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实现以课堂教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其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这些咨询机构主要是由一定数量的使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职咨询员组成,对于学生个体的人格塑造、潜能开发以及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正确引导和促进的功能。[8]

2.采取多种途径磨炼意志,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一个合格人才的要求,同样也是解决心理疾病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在这个快节奏的今天,客观上就已经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不能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不是在那里怨天尤人,而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自我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如果学生在这方面能够得到长期而有效的锻炼,那么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并能主动调控自我,在大部分情况下能独立摆脱心理负担。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深入持久地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笔者认为,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习动机就源自于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例如,一个大学生宿舍整体考上研究生的例子并不罕见,这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宿舍学习文化氛围对每个成员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一个学生宿舍文化环境尚且如此,推而广之,一个学校文化环境亦如此。因此,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多下功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学术气氛浓郁的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自我,反躬自省,充分发展其个性。

(三)家庭方面的应对策略

1.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拥有更开阔的心扉。苏联心理学家瑟先科曾指出,家庭环境和家庭中父母间的冲突关系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行为放纵、自制力缺乏、适应能力降低。研究还发现,有严重家庭冲突但没离婚的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比离异家庭更大,在冲突多的家庭生长的孩子表现出了更大的攻击性和更多的行为问题。[9]而且父母冲突的本身也会剥夺孩子的安全感,导致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父母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互恩爱,要关爱孩子,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倾听子女的诉说,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体贴,让父母的爱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温馨的家成为孩子无助之时的避风港湾,从而培育孩子健康开阔的胸怀。

2.家长多与学校主动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孩子身心发展动态。很多大学生都是来到异地上大学,父母此时一方面觉得孩子长大了,应该让其独立;另一方面觉得路途遥远,不知道该怎么与学校进行沟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信息的了解就只能靠孩子自己诉说,基本上是了解甚少,甚至对孩子的状况毫不知情。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说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更别提学什么专业。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漠不关心”也必然会给那些自制力与自控力较弱的学生以放纵的机会。家长应该主动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站,及时知道孩子学校的动态;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去学校探望孩子,在与其老师沟通和同学交流中掌握孩子的成长轨迹。

(四)个人方面的应对策略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灵活地应对压力与挑战。首先,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是指既不能过分地荒废光阴,也不能为了学习而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过度压力。有效率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一定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而有秩序地进行的。所以,我们得学做生活的主人,科学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如果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会损害身体,也会使大脑神经失调,导致神经衰弱。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以及增强肌肉活动能力,也能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样便能更好地处理与应对压力与挑战。其次,培养兴趣,丰富生活。随着学校对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视,大学校园的生活越发丰富,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这样不仅能增加知识与提升能力,还能结交更多朋友,满足社交需求,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而不单调,亦能提高学习效率。

2.调整认识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心理调节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来自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等。存在上述片面化认识的大学生,往往是以自己绝对意愿为出发点,养成了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绝对化的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不良心态,一种是全部否定自己,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有的人遭遇一次面试失败的挫折,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甚至产生糟糕至极的想法,深深地陷入自卑、焦虑、抑郁中不能自拔。另一种是全盘肯定自己,产生自负心理。例如,有的学生盲目自大,唯我独尊,过分自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往往不合群,最后也极易陷入孤独、痛苦之中。其实任何事都是对立统一的,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培养辩证思维方式,做到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学会正视现实,不能过于责备和追求完美,这样才能摆脱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开发自我潜能。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于学习、择业来说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与调节作用。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需要我们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更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博学多才。歌德说过,凡自强不息的人,终能得救。大学生要适应环境,就得积极进取,最大限度全面发现自己,不断开发自我潜能,以便能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和学习型社会所带来的挑战。[10]

四、结束语

正如笔者在本文开头所提及的,把大学阶段作为延缓偿付期的想法绝不是用于否定的意思,只想主张有效地利用该词的本义,唯有这个时期才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塑造人成才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合理利用这个特殊时期,不断完善自己,而不应该无节制地挥洒这特权,过着耗费青春的日子。日本美峋一在他编写的《大学生的心理》里谈到,要想把大学时代作为摸索真正同一性的延缓偿付期,对考虑“我现在应该做什么”的诸君,他做出了多读书的忠告,同时他还引用帕斯卡的名言“所有的不幸都产生于不能静静地坐在桌前读书”加以印证。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也要协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1] 美峋一.大学生的心理 [M].袁韶莹,译.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22-36.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3-377.

[3] 杨雪花,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7,17(2):65-68.

[4] 高觉敷.西方社会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9.

[5] 刘佳.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透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1):100-112.

[6] 樊蓓蓓,张春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47-49.

[7] 王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与构想[J].北京教育(德育),2009(4):51-53.

[8] 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9] 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37-149.

[10] 刘丽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1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