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力强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
论独立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
罗力强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
“货币银行学”研究的内容是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经济环境,对于在非经济类专业的实际工作中正确判断经济形势,恰当选择和运用学科知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非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的专业特色不够明确、教学方式创新困难、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应围绕以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为核心,建立学生课堂内外的知识运用能力评价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评价过程。
教学改革;货币银行学;独立学院
当前,国内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使得办学理念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应对一本、二本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双重竞争,处于夹层中的独立学院纷纷将办学思路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在“应用”,需要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中强调“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特色,也是指引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非经济类专业的非核心课程之一,讨论“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在非核心课程教学中的落实,还可以为具有相似改革需求的其他课程提供借鉴意义。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并结合实际了解当前国内外货币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发展。
在非经济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金融学基础课程一般只是专业选修课,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关系也比较间接,对专业核心知识起到辅助性铺垫的作用,对部分专业课程及具体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解释作用。由于课程性质所限,“货币银行学”这类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在非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往往是最少一档的课时和学分,在部分专业还可以用其他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来替代,即学生可以选择最终是否需要学习这门课程。例如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其开设的“货币银行学”即为专业选修课性质,计划课时36个,2学分,是该专业所有课程中课时数和学分数最少的一类。
实际上,“货币银行学”研究的内容对于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经济环境,对于在非经济类专业的实际工作中正确判断经济形势,恰当选择和运用学科知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非经济类专业而言,同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教学内容的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非经济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通常是一样的,很少能够针对各种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1]。与经济类专业特别是金融学专业相比,教学内容也只是适当降低了部分比较复杂的理论内容的推演解析,而基本继承了传统内容,如货币制度和信用关系等。例如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多个非经济类专业中,“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均很相似,仅个别专业对这门课程设置的课时数和学分数有所不同,如市场营销专业该课程设置45课时,2.5学分,比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专业略多一些。
其次,对于与各非经济类专业本身相关的金融学原理的介绍,“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缺少必要的更新和与非经济类专业的直接关联。还有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等)存在交叉。这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基层教学单位对这类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专业课联系不够明确。
(二)教学方式创新困难
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推演,比较强调逻辑性思维。授课教师面对相关知识尚不扎实的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只能通过解说来完成教学进度,难以经常安排引导性思考和启发式问答等师生互动环节,没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矛盾比较突出。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和程度均较有限,难以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氛围。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往往只习惯于机械地记忆,而缺乏自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利于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考核评价方式难以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除闭卷考试之外的其他考查形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受课程评价标准客观性、系统性原则的制约,其他考查形式往往难以兼顾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容易带来评价标准不够客观等问题。而一般的闭卷考试对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状况缺少有效的关联性评价,传统的考查形式和有限的考查内容很难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最终使得学生形成以应付考试为主的学习模式,偏离了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
(四)非经济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推进
由于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学习的内容和课时数都较少,经济学类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且与管理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少,造成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利于“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开展,加上专业选修课的性质可能不能得到较多的重视,这给上好这门课的又多增加了一层难度。
(五)缺乏应用特色的实用性教材
独立学院办学时间普遍不长,缺乏应用特色的实用性教材是时常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很多独立学院偏向于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出版社和作者编写的课程教材,但目前这些教材主要是面向一本、二本等高校的教学,比较切合独立学院应用型教学理念的成熟的教材很少,而像非经济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这类专业选修课的教材,因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和非专业核心课程的双重属性,显得更加稀缺。因此授课教师只能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进行部分删减调整,但受自身能力所限,通常无法对较大篇幅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造,还存在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对教学内容调整不够规范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笔者自2010年至今连续4年对本校非经济类专业约20个班级主讲“货币银行学”,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由于专业选修课的性质,使得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不能完全适用于这门课程。基于课程性质和实际教学中的客观条件,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要求,探索适用于非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征的教学改革措施很有必要,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明确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
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的认识,逐步将专业选修课纳入整个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不断加以完善。改革目标应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基本导向,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非专业核心课程而言,要像专业核心课程那样通过大量投入课时,开设专门的实训教学内容是不可行的。因此,加强非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内外教学的联系,建立“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模块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课堂内外教学活动联动评价”的评价方式,是最重要的改革环节。
对于“货币银行学”而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大胆创新,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突出现代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金融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要注意从理论的高度分析与阐述现实的金融现象与金融问题。
(二)以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为核心建立学生课堂内外的知识运用能力评价体系
对于非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货币银行学”对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辅助性和间接性的铺垫,理论术语较多,授课内容比较抽象,这既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也突出了加强课堂调控、做好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重要性[2]。
在实践中,非专业核心课程由于难以获得学生重视并投入较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就更应该强调课堂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分配课外内容,以适当方式考查学生课外学习的效果,并反映在课程的评价体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动性的发挥是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当以教师对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领导地位为基础,以案例教学法为核心,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围绕案例教学实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控制,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课前讨论,并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检验其问题分析的效果,同时还必须增加现场问答环节,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最终使学生的成绩与课程平时成绩挂钩,进入总评体系,使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活动实现联动,并在其总评成绩中反映出来。
笔者在2010-2013年为本校大学二年级学生讲授“货币银行学”课程时,将上述知识运用评价体系构建方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试验。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的章节进度,以分组的形式,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依据,将现实经济金融活动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通过搜集资料、思考知识点与现实的结合点,并在课堂上以小组讲评的方式进行主题发言,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入平时成绩。
在笔者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这种评价体系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分组讨论的主题选择要恰当,既要与知识点直接相关,又要反映现实热点问题;二是教师对小组发言的效果要有较强的控制力,其要点是教师必须在小组发言结束后,对该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追问和评价,追问环节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评价环节主要用于总结经验,为后续小组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积累经验,使整个班级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效果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领导程度,特别是要提高现场提问环节的针对性和深刻性,以起到明确重点、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适当修订教学大纲,形成不同专业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大纲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突出抓好反映本专业知识结构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考察的内容,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特征脱节的现象,更好地贴近学生的专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在不同的非经济类专业教学重点的选择上,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实践中,基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精简了部分金融学深层理论的推导,以原理应用为主要目标。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专业特征之一是营销技能实践,“货币银行学”的教学重点可以选择与微观和宏观金融市场运行原理相关的章节,安排较多的课时和习题,如收益率的计算、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机构的类型与特征、货币政策效应,这些知识点对于该专业学生在营销实践,特别是金融产品的营销设计中有直接的帮助,这部分知识的熟练运用,对于学生将营销原理应用于具体的营销场景,并掌握相关领域的就业技能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再如,财务管理专业主要研究企业的财务活动规律,对该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对金融市场运行原理、金融产品类型演进和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基础理论的介绍,以增强该专业的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规律。
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对自身专业培养更有作用的内容,将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与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各专业的教学特色是“货币银行学”教学重点选择的基本方向,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有较准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好课程教学重点选择的尺度。
在教学重点的选择上,还要尽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应根据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和计划课时的多少,合理安排授课的先后顺序,进一步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对于货币市场的分析和货币政策效应的推导,对尚处于打基础的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但如果放到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货币银行学”中设计一个教学重点来讨论,可以与其他课程知识形成合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在坚持考核标准客观性的同时,完善课程评价过程
非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控制十分重要,而如何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是引导学生规范学习行为的重要指针。考核评价方式应以客观性为基本原则,以平时成绩管理为重点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客观的、标准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控制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
考核角度的选择应当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如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考查的难度和形式等),使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相统一,引导学生主动满足学习规则的要求,主动参与课外自主学习,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最终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收益相统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课程教学伊始就向学生完整介绍以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为核心的考查规则,使学生积极地适应考核方式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五)组织编写应用特色的实用性教材
为缓解独立学院包括非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在内的非专业核心课程专用教材的不足,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自身,应积极推动专用教材的立项和资助,调动专任教师的积极性,使这类教材能够不断更新和改进。笔者认为教材应用特色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为学生提供检验和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应用性内容应来自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的真实案例,以直观地联系金融活动现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组织课堂讨论、设计案例教学环节提供支撑和基本素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应结合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拓展金融职业,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梁柯.关于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2]谢丽华.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
[3]李炜.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On the Reform of Course Teaching of M oney and Banking for Non-Econom ic M 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uo Liqiang
(Xingj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Guangxi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
The content that Money and Banking studies is of fundamental practical value for people to comprehend economic environment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cosmically,make proper judgment of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ir non-economic professional work and to choose and apply disciplinary knowledge properly.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Money and Banking for non-economicmajors,such as the lack of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eaching content,the difficulties inmaking innovation of teachingmethods,imperfectmethods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In view of this,this papermakes an analysis of how to constructan evaluating system which is center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in class to evaluate students'ability of applying knowledge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room,how tomodify teaching syllabus and how to perfect the process of course evaluating
Teaching reform;Money and Banking;Independent college
G642.4
A
1673-8535(2014)02-0092-05
罗力强(1980-),男,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金融政策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责任编辑:高坚)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