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莲莲 强月新
传播方式变革、治理观念变化与社会变迁
——国内新媒体研究的焦点与态势
□ 刘莲莲*强月新**
国内学界对于新媒体研究状况的梳理多以年度研究热点综述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利于概括新媒体研究的整体状况。本文采用共时性研究思路,对国内学界的新媒体研究按研究领域进行概述。从整体上而言,国内新媒体研究通常采用“实践影响—理论挑战”的逻辑,通过梳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变革、舆论形态和社会影响,从而讨论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理论、国家治理观念和社会理论的挑战。
新媒体 网络舆论 社会影响 网络社会
新媒体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研究视野?这些问题的探讨通常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进行。然而,就当前来看,文献综述的方式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历时性研究方法,即:以年度为单位梳理各年度研究的焦点①。历时性综述的优势在于对各年度的研究焦点能有较好的反映,并能通过各年度的比较把握学界研究焦点的变化,但其弱点在于对研究领域缺乏整体性总结,从而难以发现学界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研究主题的具体状况,并对后续研究缺乏指导性。
出于上述考虑,本文献回顾主要以中国知网CSSCI来源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为主要对象,采用共时性研究思路,对新媒体研究所涉及的主题和领域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具体而言,新媒体研究的主要领域和主题集中在新媒体与传播变革、新媒体与政治、新媒体与社会等方面。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而由传播方式变革引起学界对新闻传播理论适用性的关注。
对新媒体的研究是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传播特性差异切入的,主要讨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原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革。卜卫认为,互联网对传播实践的影响首先体现于对职业传播者、大众传媒和受众三个传播要素的改变,具体而言,万维网、互联网数据库(online databases)、邮件群目录(mailing list)、新闻讨论组(usenet)、闲谈组(Chat room)和电子邮件(E-mail)六种网络新闻采集工具改变了职业传播者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服务、用户反馈、用户参与新闻报道等功能虽然不会导致传统媒体消亡,但可能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一种复合型传播系统;传—受关系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用户由单纯的受众转为信息发布者,并与其他受众进行跨越空间距离的交流,使大众传播小众化或个人化。此三个层面的变化塑造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具有“质”的差异的信息传播特征,如即时通信工具QQ再现但同时超越了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特性。信息内容的数字化、全球性、多样性和无限性,传播方式的迅捷性、交互性和多媒体化,传—受关系的多元性、自由性和个性化,共同构成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
传播方式的变化使得新媒体所具有的媒体功能成为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核心要素,并进而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动力。以微博为例,用户对微博的运用首先是基于对“即时信息的发布与获取”这一核心功能的注意和使用,并由此而逐渐扩展出“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的延伸功能和“多样化的网络运用”的附加功能,从而对用户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最终产生滚雪球效应。功能的拓展无疑丰富了用户使用体验,并为内容发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汤雪梅用“微内容”概括互联网用户上传到网上的任何数据,认为微内容是互联网内容与传统大众媒体的宏内容相异的特征,是“互联网价值重构的关键点”。作为新兴技术工具的新媒体在改变信息获取和传播生态的过程中,尽管其自身所具有的平等、共享和自由等基本价值越来越明显,但同时需要警惕其工具价值之极端化。
新媒体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和草根性等特征使得新媒体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中具有满足受众总体信息需求、个人信息需求和运用信息需求等诸种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微小事件经过新媒体的传播可能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群体事件,从而增加传播的社会风险。一方面,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要求强化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实现传播力与媒体责任之间的平衡。
随着新媒体传播手段、内容生产和消费等方面渐趋成熟,新媒体产业开始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媒体普及率的提高、新媒体价格迅速下降、用户对新媒体偏好的增加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并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和传媒产业结构。此后,我国新媒体纷纷上市,新闻类媒体公司、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视频网站行业、金融资讯类公司是我国五大类新媒体上市公司,其中,国有控股的新媒体公司缺乏盈利冲动,盈利模式仍处于不断创新中,外资控股的新媒体公司激励机制优势明显,资本运作频繁。从总体上来说,新媒体产业发展渐趋垄断化,资产并购正成为新媒体产业的资本逻辑,以免费使用为基础的社会企业和以高额利润为基础的商业企业构成了新媒体产业的两极化结构。不过,新媒体产业发展尚面临着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成熟和技术瓶颈制约等诸多问题。
新媒体传播方式、传播功能和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体一方独大的格局。在新的媒体格局下,传统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挑战,一时之间,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关系的讨论甚嚣尘上,如卓伯棠从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职业传播者模式的角度、谢耘耕和倪握瑜从改变传统媒体运营模式以适应新媒体的产业性质的立场、周勇从调整电视传统传播模式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学者们整体上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持积极态度,认为传统媒体并不会因此而消亡,而是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最终实现突破。融合或曰整合成为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系的关键词,具体而言,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有业界跨领域整合与并购、媒介技术的融合两种,其基本形态包括传媒终端、传媒生产与传播渠道、传媒机构三个方面的融合,融合的层次包括媒体战术性融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和不同媒介形态的大融合三个层面。但因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目前分属不同的市场而产生的跨界经营壁垒,使得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发展面临困境,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难以延伸至新媒体中。此外,新的媒体技术和形式的出现在促进中国传媒的制度建设、推动媒体产业化发展、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创建新的社会群体和创造新的文化形式等方面带来了影响。
传播方式的变革及其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使得学界的注意力也转向了对新媒体背景下原有新闻传播理论适用性的探讨。卜卫从整体上阐释了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的定义、基本问题和使用满足理论、新闻自由等理论问题的影响。网络传播从传播者、媒介和受众等方面对传统传播理论形成了挑战,迫使研究者开始考虑调整研究的框架和重点,但“大部分此类挑战传统理论的观点都处于这样的问题中:在网络传播中原来的参数可能已经不适用了,但是突破却远远未能到来……最后依然回归到原理论框架下”,从而“理论价值贫乏导致研究者终极的焦虑”。
在新媒体与传播理论的关系上,主要分为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将新媒体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以建立新媒体传播学。如匡文波认为,经典传播学理论难以解释网络和手机的传播实践,应当从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等方面建立网络传播学。另一种研究取向是探讨经典传播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适用问题,如石长顺、周莉梳理了国外学者对早期涵化线性模式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新的涵化多元认知模式;黄炎宁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数字鸿沟”理论进行了研究;马学清和谢新洲对“沉默的螺旋”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谢新洲发现,“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环境下依然适用,但其表现方式与传统媒体语境下有别。
在新媒体与新闻理论间关系方面,学界主要探讨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和对新闻理论的挑战。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其在消息来源方面较传统媒体更为广泛,并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议程互动。董天策和陈映认为,两者之间的议程互动通常有“共鸣”(即由主流媒体流向边缘媒体)和“溢散”(从边缘媒体流向主流媒体)两种形式,在议程互动的同时也存在议程断裂的现象。在议程互动过程中,新闻生产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张志安认为社会性媒体从三个方面使新闻生产从组织化向社会化转型,具体表现在:消息来源从筛选、疏离、线人爆料转向定制、接近、主动求援;报道机制从记者主导、单次刊发转向公众参与、循环报道;行业互动从独立调查、业内沟通转向支援协作、公开动员。“共时”新闻时空的出现、双向传播时代的来临和开放话语空间的形成对电视新闻的叙事形态形成了挑战,并促使电视新闻发生了直播美学的重新确立、生产平台的战略调整和受众地位的历史变化等多重转变。
“什么是新闻”是新闻理论的根本问题,也是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更加难以回答。谭天等人认为,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使得受众需要集成多条信息才能把握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从而导致新闻成为一个集成的概念,而将碎片化信息进行聚合、筛选、甄别从而发现新闻这一现象说明,新闻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基于各类型媒介可以通过新介质实现汇聚和融合的认识,蔡雯认为,因媒介融合而生的“融合新闻”不只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而是“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新闻生产模式中,媒介组织之外的普通公民也将成为新闻传播者,而新闻媒体可能因此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伴随普通公民成为新闻传播者,一种新的新闻——公民新闻——就成为了现实。
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个人言论的传播有了较大的自由度,而在传播过程中,网民的参与和新媒体的传播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统媒体语境下舆论的形成有了较大区别,从而对国家治理观念产生了影响。学界从网络舆论的讨论开始,重点关注网络舆情的治理及其对国家治理理念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对政治的影响是从网络舆论的讨论开始的。谭伟认为,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其具有快速形成或多元分散的特征;而邓新民则认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其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冲突性等特征。可见,对网络舆论的界定均以“公众”作为舆论主体,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以具有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而随着手机的兴起,网络舆论逐渐被表述为新媒体言论。殷俊和孟育耀将新媒体言论视为舆论形态和民意表达的新方式,其具有感性化与情绪化并存、个体化与多元化并存、随动性与互动性并存的特征。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具有反映民情民意、促进政府决策透明化和公开化等正功能和情绪化、谣言的误导性、话语权垄断等负功能。网络舆论负功能的存在需要对网络舆论/舆情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从而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控和引导。以BBS为例,网络舆论议题最初来自于传统媒体、原始帖子、海外媒体等方面,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内在的趋同性,并具有试图控制舆论和逃避监管的现象。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舆论议题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BBS论坛,而是呈现出中心化的特点。因此,信源管理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出发点。鉴于网络舆情不仅体现于言论层面,同时还是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揭萍和熊美保、彭知辉、丁柏铨和夏雨禾等立足于网络舆情和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关系,从理论研究框架、具体防范措施等不同侧面探讨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和机制。在构成网络内容及舆情的热点、焦点、敏点、频点等核心要素中,热点是最基本的判据,因此,应根据热点建立网络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一旦处理不当,网络舆情就可能演化成政府舆论危机,从而降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并有可能削弱政府合法性的基础。谢金林认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出现同时也为政府改善与公众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政府的危机治理应本着责任原则、信息公开原则、真诚对话原则、日常预警原则展开。然而,就当前的状况看,网络舆情事件处理中存在着信息过度控制、应急准备不足、检测分析手段落后、主流媒体引导缺位等问题,亟需完善司法制度和建立预警、响应、整体协调等诸种机制。
新媒体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推动国家治理观念的变迁。在我国互联网刚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孟华对网络技术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行了展望式研究,其中涉及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民众广泛参与方面的内容。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对网络技术与国家治理观点变迁间关联性的思考。从网络传播带来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角度来看,网络技术可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扩大公民的参政面,但同时技术控制也可能造成技术专家的政治专权,进而导致网络技术帝国主义。“治理”属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范畴,其与传统管理理念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治理主体不必仅仅是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行动者,换言之,公民参与政治决策从而形成与政府机构间的互动是治理的基本路径。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间的良性互动可能带来电子治理(electronic governance)这一政府管理新范式。
在公民政治参与与新媒体的关系中,“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两个概念成为理解新媒体的关键词。在公共领域范畴下,微博被视为多元话语集散地、草根舆论放大器和交往理性的试验区,成为一种民主化的媒介。但研究者同时指出,微博具有网络围观、群体极化和话语权受控等负面效应,而内容的碎片化则可能使网民成为“即逝公众”。公民社会实质上是民间公共领域。新媒体在信息量、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为公民社会的构建奠定了信息传播平台、公民精神、公民文化等基础。在社会抗争和新媒体驱动下的参与式传播满足了公民表达自身利益和参与公共决策的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生成。可以说,公民通过新媒体搭建交流平台表达自身的诉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政府间的互动,这“‘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民主的理想”。
新媒体技术在给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推销场域,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内政自由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安全问题。周光辉和周笑梅也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弱化了传统国家对个人的行为控制,对国家司法权和税收管辖权形成了挑战,削弱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国家安全能力。此外,新媒体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使得全球出现了信息的贫富差距。不同地理区域间、“不同人类发展水平国家间”、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存在的“数字鸿沟”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转变国家治理理念,不断缩小与“信息富国”的信息差距。
新媒体与社会间关系首先体现在新媒体的使用及其社会影响,由于新媒体使用者的迅速增加,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网络社会开始崛起。研究者正是从新媒体的社会群体影响着手,进而讨论新媒体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学形成的挑战。
对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研究主要关注新媒体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早期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杨雄对当时五次网民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后发现,21~25岁青年是上网的主力军,而网络对青少年新观念和新行为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人性异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色情、网络性心理障碍和高科技犯罪等问题。而此前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网络传播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信息焦虑”、“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从总体上而言,网络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过程、社会性发展、性格和情绪、脱抑制化(disinhibition)等方面。除青少年和大学生之外,农村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成为研究的主要群体,研究的焦点包括农民工新媒体使用状况及其对新媒体的评价、农民工的新媒体使用效应、农民工意见表达与新媒体选择的相关性等。
此外,心理学学者从自身学科特色出发,主要对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心理疾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新媒体对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主要探讨新媒体对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对社会理论形成的挑战。陈立辉从网络对男女交往模式、商业组织模式和民间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媒体使用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使得我国传统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国家层面,信息流动的规则性被打破,导致舆论管理难度增加;社会层面,传统社会关系和道德底线被打破;个体层面,信息的生产和流通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限制。
由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社会所造成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社会”开始成为各学科描述新媒体时代社会形态的一个共识性表述。在这种表述中,网络社会被描述为“一个新的社会阶段”或“一种新的社会形式”。由于以新媒体为基础而形成的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因而,网络社会的实在性问题同时成为学者们着重讨论的焦点。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是其表象,而其实质则是一种实在,这一观点得到了较为强有力的支持。这样的立场给经典社会理论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基于对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包括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伦理社会和法理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等)认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对这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完全无能为力”。
此外,除讨论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政治、社会的影响之外,学界还对新媒体语境下的法律困境和伦理冲突、文艺生产状况等议题进行了研究。
总体上看,国内新媒体的研究基本着眼点在于新媒体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舆论、社会的影响,采用的是“实践影响-理论挑战”的逻辑,即或就新媒体对政治、社会和传播实践的影响进行分析,或就政治、社会和传播的理论挑战进行讨论。这样的思路固然可以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但就当前来看,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从新媒体技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很容易落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将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影响简单归结为技术发展的后果。而以新媒体技术作为核心展开研究,可能使得社会变迁、治理理念的变化乃至传播方式的变革的动因简单化。根据媒介进化理论,新技术的发明、创新和扩散并不是一个自主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选择和社会制度化的过程。只有摆脱技术至上论的视角,才能使新媒体研究摆脱简单决定论影响。
其次,研究较多集中在对新媒体特性、功能以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等诸方面,对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反思性研究较少。正如吴尔敦提出的那样,“由网络开启的信息互动空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信息的管理,以及对信息—权力—秘密—传言之间异常复杂的关系的掌控。在这里,技术的完美同样不足以改变人与权力和信息的关系”。学界在讨论网络社会时,通常沿用卡斯特网络社会的立场,将网络社会视为一种解放力量,而忽视了其同样可能是一种控制力量。换言之,对新媒体的研究需要从中国具体经验出发回到人与权力和信息的基本关系这一基本立足点展开研究。
最后,研究较多以经验观察为基础,较少有具有理论深度的成果。现有研究多数是对新媒体发展和使用的经验观察加以总结和提炼,较少将经验观察与理论进行连接,研究难以触及根本性层面。“追逐时尚选题意识使得国内新媒体传播研究偏重具体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及其传播特征,止于传播现象本身,缺乏基于理论框架的深入探索”。因此,只有实现理论和经验观察的结合,将新媒体研究纳入社会中持续存在的“建制性议题”(constitutional agenda)研究范畴,才能推动新媒体研究具有理论深度。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媒生态变革与新闻传媒发展体制和机制研究”(编号:11JJD8600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研究”(编号:14AXW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李小翠和唐俊对2005年、陈力丹和付玉辉、吴静对2006年、曹丹对2007年、付玉辉、尹韵公和刘瑞生对2009年、付玉辉对2010至2012年间各年度的新媒体研究的回顾。参看:李小翠,唐俊.新媒体,在关注和热议中前行——2005年新媒体研究综述.新闻记者,2006(3):22-24;吴静.数字化媒体研究的若干热点——2006年新媒体研究综述.新闻知识,2007(2):27-30;曹丹.2007年新媒体传播研究热点述评.新闻战线,2008(1):64-65;陈力丹,付玉辉.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概述.当代传播,2007(1):4-8;付玉辉.拓展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传播学的研究领域——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09(1):16-19;付玉辉.聚焦移动,融合,监管主题的新媒体研究——200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10(1):16-21;尹韵公,刘瑞生.新媒体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特色——2009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与前沿问题.学术动态 (北京),2010(032):2-14;付玉辉.2010年新媒体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01:19-23;付玉辉.2011年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12,01:24-28;付玉辉.2012年我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综述.国际新闻界,2013,01:28-35.
[1]卜卫.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上).国际新闻界,1998,3:5-11.
[2]邓香莲.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编辑学刊,2011(2):14-17.
[3]姚劲松.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以即时通讯工具QQ为例.当代传播,2007(6):53-55.
[4]雷跃捷,金梦玉,吴风.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1):97-101.
[5]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新闻与写作,2010,03:61-63.
[6]汤雪梅.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国际新闻界,2006(10):55-58.
[7]曹劲松.新媒体的价值构造与传播运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7):124-127.
[8]雷蔚真,王天娇.新媒体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应用——以汶川地震中的信息需求与运用为例.国际新闻界,2009(6):39-44.
[9]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8):72-75.
[10]钟瑛.新媒体传播的社会问题及其规避.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6):14-16.
[11]陈虹,沈申奕.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信息沟通机制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03):121-125.
[12]崔保国,张晓群.新媒体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分析.现代传播,2008,1:87-89.
[13]梁智勇.中国新媒体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及其资本运作新动向.新闻大学.2013.119(3):121-129.
[14]周笑.新媒体产业格局及发展趋势解析.电视研究,2011(001):13-16.
[15]陈兵.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突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25-26.
[16]卓伯棠.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当代电影,2007(5):53-57.
[17]谢耘耕,倪握瑜.重蹈覆辙还是自我突破——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选择.新闻界,2007(3):7-9.
[18]周勇.电视会终结吗?——新媒体时代电视传播模式的颠覆与重构.国际新闻界,2011,33(2):55-59.
[19]张天韵.试论新媒体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应对.中国报业,2012,8:037.
[20]王茫茫.分众时代的媒体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3):61-62.
[21]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24-27.
[22]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2006(7):7-11.
[23]许颖.互动· 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7):32-36.
[24]支庭荣.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融合背景下“转型媒体”的跨界壁垒与策略选择.国际新闻界,2012,33(12):6-10.
[25]朱春阳,黄筱.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媒发展若干核心问题的思考.新闻界,2013(24):3-7.
[26]卜卫.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国际新闻界,1998(4):33-40.
[27]赵志立.试论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的冲击.社会科学研究,2002(4):153-156.
[28]陈力丹.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国际新闻界,1998,5(6):83-89.
[29]邱戈.中国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理论的焦虑.当代传播,2009(2):28-31.
[30]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7:28-31.
[31]石长顺,周莉.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国际新闻界,2009(6):56-59.
[32]黄炎宁.新媒体知识沟与数字鸿沟的融合.当代传播,2012,6:31-35.
[33]马学清.“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375-378.
[34]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17-22.
[35]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7:134-138.
[36]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新闻记者,2011,03:42-47.
[37]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13(2):6-12.
[38]谭天,刘云飞,丁卯.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界定.新闻界,2012(12):6-9.
[39]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国际新闻界,2006,5:41.
[40]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国际新闻界,2006(1):60-63.
[4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42]邓新民.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引导.探索,2004(5):78-80.
[43]殷俊,孟育耀.论新媒体言论的基本特征及传播转型.国际新闻界,2013,34(12):13-18.
[44]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前沿,2006(10):140-143.
[45]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当代传播,2009(6):64-67.
[46]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1(1):3.
[47]谢耘耕,徐颖.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源管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4):58-67.
[48]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江西社会科学,2007(9):238-242.
[49]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6-50.
[50]丁柏铨,夏雨禾.新媒体语境中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当代传播,2012,2:3.
[51]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3):95-100.
[52]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社会科学,2008(11):28-35.
[53]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54]孟华.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6-21.
[55]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6:19-24.
[56]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政治学研究,2004(3):66-70.
[57]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前沿,2006,10:140-143.
[58]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文艺研究,2010(012):95-103.
[59]郑燕.网民的自由与边界——关于微博公共领域中言论自由的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12(1):187-191.
[60]严功军.新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当代传播,2009(4):82-84.
[61]郭小平.“邻避冲突”中的新媒体,公民记者与环境公民社会的“善治”.国际新闻界,2013,35(5):52-61.
[62]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5212.
[63]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9(2):57-66.
[64]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6):163-167.
[65]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政治学研究,2001(2):37-46.
[66]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中国社会科学,2002(3):34-48.
[67]杨雄.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青年研究,2005(4):7-14.
[68]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青年研究,1999:36-38、48.
[69]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26(1):64-66.
[70]郑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南京社会科学,2011,3:71-77.
[71]周葆华.新媒体与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意见表达——以上海为例的实证研究.当代传播,2013(002):41-44.
[72]程曼丽.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6):94-97.
[73]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1):13-21.
[74]任娟娟.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4:023.
[75]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5:116-120.
[76] Stö ber R.What Media Evolution I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New Media.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19(4):483-505.
[77]吴尔敦.信息不等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28.
[78]刘洋,李喜根.新媒体传播研究及知识增量.国际新闻界,2012,08:72-78.
[79]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The review on the revolution of propagation mode,governance idea change and social change—The research focus and situation of new media in China
The academic circle of China mostly reviews the annual research hotpot of new media to study its research status,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um up the overall situation.This paper used synchronicity study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work of new media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eld.In general,scholars usually comb the revolution of propagation mode,public opinion and social influence,by using “practice effect-theory challenge”logical method to discuss the challenges to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national governance concept and social theory,which new media brings.
new media;public opinion;social influence;network society
Qiang Yuexin,Professor,Ph.D.Supervisor,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
* 刘莲莲,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Liu Lianlian,Ph.D.Candidate,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
** 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