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 莉 董 薇
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性别教育:机遇与挑战
□ 纪 莉*董 薇**
近20年来,面对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所营造的新媒介环境,高校性别教育的开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面是新的路径与方法的引进为高校性别教育形式创新带来机遇,另一面各类性别问题在新媒体空间继续蔓延甚至变本加厉,对高校性别教育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带来实质性困难。对此,高校性别教育必须把握并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密切结合新媒介时代高校学生的媒介使用特点,改进教育理念与方法,让高校继续承担与发挥性别教育的重任。
新媒介环境 高校性别教育 性别歧视
作为性别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获得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塑造其健全人格上,重要性自不待言。可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性别教育课程才开始进入我国高校的课堂,由体制外的呼喊发展为体制内的建设。虽然高校性别教育课程的发展还极不完善,但是我们应该已经认识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性别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是改变性别不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整个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尽管如此,高校性别教育的开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高校并非世外桃源,作为复杂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自身就存在各种性别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只是学生获得性别观念的整体环境中的一部分,而由大众媒介带来的信息传播让学生们沉浸其中,应接不暇。对乐于接受新事物的青少年来说,“媒介是他们成长教育方式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是他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一课堂’”。①因此,大众媒介对每个高校学生的影响都与高校性别教育能否成功息息相关。对此,我们必须在新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直面新媒体环境来探讨高校性别教育问题。
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女性主义在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兴起。此后,在漫长的追求妇女解放和两性平等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浪潮。一次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并持续到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以消除两性差别为要求的妇女运动广泛开展。另一次浪潮则发生在20世纪的60至70年代,当时在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各种妇女组织以维护女性权益。
随着女性主义浪潮形成的女性主义思潮为性别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视角。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Kim Tomas等人就高度关注性别教育,他们认为,作为性别教育的重要领地,高校性别教育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性别知识和健全的人格,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结构中性别公平的实现。
与此同时,在当代媒介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历史性语境中,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民权运动兴起、商业文化勃兴以及传媒技术创新等因素彼此间的相互渗透,大众媒介的影响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就像游走在水里的鱼一样被包裹在不断膨胀的媒介“拟态环境”之中。传播媒介能够帮助不同性别、国家、种族的人们共享到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由于媒介始终是有选择地提供信息或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人们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当中潜藏着的各种价值观念、文化方式和意识形态。因此,对于性别问题的认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和重构,已经进化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尤为如此。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最大的挑战。
此前学者对于大众媒介与性别的研究已经让我们不得不对大众媒介所提供的关于性别的“拟态环境”感到担忧。如学者们对于我国报纸新闻和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位和再现的定量研究发现,不仅女性的出现频度远远低于男性,②而且这些媒介“表现了性别不平等的角色定型现象”,“我国电视广告仍然存在各种对女性能力和才干的歧视,及对女性个体所表现出的复杂个性的忽视与轻视”③。而随着消费社会的扩张,媒介将女性形象作为商品再生产以获取利润的现象也日益加剧。可以看到,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始终掌握在男性手中,尽管媒介技术发展,女性依然没有摆脱被看的命运以及在两性关系格局中不平等的位置。④
综而论之,一方面,大众媒介以其本身特有的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性别知识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有利于性别知识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而另一方面,由媒介制造出的性别歧视严重的“拟态环境”正成为高校大学生习以为常的媒介环境。随着我们的社会媒介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性别教育必须要面对被媒介常态化、自然化的“拟态环境”中生产的性别歧视等日益严重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路径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性别观念。
最近20年以来,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不断更新,将我们带进了一个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新的“媒介环境”之中。新媒介极大地延伸了人们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触角,它在集纸质媒介的存储和大众媒介的传播速度优势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最大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与知识。人类的教育与成长也借此有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和可能,更毋庸提性别教育的机会与可能了。
性别教育的根本是关于性别平等的教育,在高校开展性别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高校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让在校学生获得正确而全面的性别知识,从而对性别的认识有一个更加科学的态度。现在的高校学生基本已经完成了从“数字移民”向“数字原住民”的转换,他们自一出生便被互联网、手机等数字科技所包围,对于数字信息的接触毫无抵触,网络甚至成为他们获取知识首选的思想来源。因此,结合高校学生的信息接收特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更新教学手段,是促进高校性别教育与时俱进,并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性别知识的最佳方法。
从媒介的内容形态来看,新媒介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媒介功能进行整合,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不同的传播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在更深层面上,“它还带来了全新的融合文化,形成‘杂交的媒介生态’。”⑤在此种媒介形态下,信息多是通过计算机以整合或是组合的处理方式呈现。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方式。
一方面,我们不再以单一形式看待信息,而是将信息看做全方位立体整合的内容。任何教学资料都可以通过新媒介技术进行融合,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组合形成的教学资料。另外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采用,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单向的课堂教学,让枯燥无味的教学、尤其是理论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而这两种改变,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思想引入性别教育的教学思想中。它将已有的教学内容整合进新媒体思维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是以学生已经习惯的信息接受方式传递了性别教育理念,促进他们主体性的觉醒。
如果说新媒介融合的媒介形态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思路的话,那么新媒介互动的特性则能够真正促成高校大学生性别知识的习得与共享。究其原因,一方面,它使得以往单向的、线性的、一对多的教育模式发生改变,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方式都可以在高校教学中较为轻易地实现,这也对高校性别教育的教学思路颇有启发。
而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频率,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交互式教学非但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反因学生有了自由学习和表达的空间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教师必须加速自己学习和知识更新,同时也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更为频繁的交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更为精准地把握学生当下的性别困惑,并为他们现时关心的性别问题提供思考路径。
从具体的实施来看,教师除了加强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自己开设的公开课堂之外,还应该通过新媒体技术推动课下的交流与互动。比如通过设置微博公共账号、微信公共号等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快速反应并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强化其学习。
“匿名网络系统可以为参加者提供更为平等的机会,而有别于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传统模式”。⑥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交流的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隐蔽自己的身份、性别等社会特征,脱离现实环境中交往活动的社会角色和时空位置的限制。而这在很多时候降低了就性别问题进行交流时的心理障碍,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从而可以使教育效果更为显著。
目前,低门槛、低成本等特征已经使得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普及,高校大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早已扩展到新媒体上。利用匿名性特征,不少女性主义教育机构和NGO组织不断积累并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生产出的新平台与高校学生交流。高校性别教育机构在这个方面必须强化意识,主动出击,抓住这块教育的阵地。
毋庸置疑,新媒体方便、快捷、整合等技术优势给高校性别教育带来机遇,然而,在惊喜于新媒介所营造的美丽新世界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警觉。有学者尖锐地指出“网络并非‘新’科技,它与其他的旧技术一样,是在父权社会中被生产、被推广的,网络也是一种性别化的科技,无法促进女性的解放”。⑦也就是说,技术的演进并没有使性别问题得到改善甚至还给高校性别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并非一个全新的空间,而是过去空间延续的一个虚拟地段。麦克卢汉提出,“任何新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旧媒介”。⑨在新媒介看似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势不可挡的影响力的背后却可能是这样一番景象:“新媒介加工旧媒介,以适合今天的方式重新包装。如果你退几步远望正在发生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互联网的新表达或新内容寥寥无几。”(10)
事实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女性声音缺失、女性形象被歪曲、女性话语权被剥夺等情况同样在新媒体环境中蔓延。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网络环境中,传播主体、文本内容和受众三个层面上均存在女性缺席现象。(11)也有学者总结了网络中女性形象的共性并发现女性仍然是作为弱者和边缘人群被再现,“她们没有‘自身感’,在她们的身上感受不到身为女性的灵动与自信,她们或者狂妄丑陋、或者悲惨绝望的形象构成了一道奇特而诡异的网络女性奇观”。(12)
可见,与传统媒介主流性别观念一致的性别角色和定位在新媒介中被再现和延续了,这些都会无形中内化为大学生对于性别的社会期待,影响到他们对于性别的认知和行为。长此以往,一些错误的性别观念反而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过程中被强化,而如果教学实践没有及时跟上,就会出现错误观念更为流行甚至普及的现象。高校性别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就其恶劣影响改进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与教育。
借助于新媒体环境的技术优势,一些性别问题的讨论会更加激烈,也更容易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判断,由此新媒体本身也可能成为一些性别问题的实验场和展示台,成为性别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领域,也增加了进行性别教育的难度。
以2013年下半年发生在社交网站Twitter上的一起性别暴力事件为例:在英国女权主义者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等人的推动下,英国央行宣布自2017年起将简·奥斯汀的头像取代达尔文的头像印在新版的10英镑纸币上。但是此消息一经传开,卡罗琳以及数名推动者甚至一些无关的女性公众人物都接连在Twitter上受到频繁的恐吓与威胁。虽然此后Twitter推出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但是此次事件波及范围之广也促使学者们开始思考新媒介与女性权益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新媒体时代,技术赋权使得普通网民具备了更强的表达意识和传播能力,一旦公众获得了这种大众自传播(mass self-communication)的能力,再加上网络匿名性的纵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那些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不常出现的极端言论就会大行其道”。(13)换句话说,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而一旦它被某些男权至上者所掌握,由于缺乏职业把关人的约束,这种群体攻击型的言论和行为对女性带来的歧视与伤害甚至会更甚于传统的大众媒介。
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下新案例和新问题会层出不穷,性别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反应灵敏,尽快将其纳入到高校学生性别教育体系中去,从而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现实困惑。而且,高校性别教育者还要既熟悉性别教育的观念,又对新媒体及其传播规律有适当了解,以便更好地使用新媒体建设与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纽带。
对高校来说,新媒介因其理念和技术优势确实有成为性别教育新基地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赛博空间仍然沿袭并加强了传统父权制话语对女性的建构,其中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鸿沟是不争的事实。”(14)面对新媒介环境给性别教育提出的难题,高校唯有积极制定应对措施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目前,在我国性别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尽管已经有几十所大学相继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社会性别导论、女性学等涉及性别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克服传统性别偏见、重新认识性别角色,也为女性主义开辟了一方实践的阵地。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性别教学的形式和模式至今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尤其是面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性别平等问题,高校性别教育从方法、手段到内容都缺乏创新的思路和实践。甚至在很多时候,与高校学生接受知识的普遍方式相违背。因此,性别教育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新媒介的教学手段,我们迫切需要和鼓励在高校性别教育方面结合新媒介技术开设的性别教育课程。更需要转变思维,将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所有技术平台纳入高校性别教育的视野之中。
例如可以在校园网中开发专门的网页和网站,整合性别教育相关资源;也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上传播性别平等知识、讨论性别问题,在互动中把握学生当下的性别困惑,给予适当的引导,并将互动的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这种将网上互动与网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运用媒介的过程中培养对媒介及社会性别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对大众媒介负面影响的回应,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逐渐增多。诸多研究均发现,男性与女性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对电脑的使用处于低层次,也不适合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女性自身媒介素养的缺失也是造成新媒介环境中性别问题被忽视的部分原因。在《妇女与网络:一项研究报告的自然史》一书中,作者指出——如果女性主义者再不做些积极的行动,那么电子网络领域将很快成为一个没有妇女立足之地的境地。(15)
性别与新技术结合的迫切性告诉我们,如果高校女大学生不能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新的技术准则,那么她们将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没有发出声音的能力也就更毋庸提网络空间性别平等的实现了。
也就是说,高校性别教育想要延续到网络空间、与新媒介产生良性互动,需加强对性别媒介素养的研究和教学。而性别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跨越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且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据此,我们可以以新闻学院为依托、开设跨学科的性别媒介素养课程——既可以将性别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将其渗透进其它课程的教学中。性别媒介素养课程应当成为高校性别教育课程系统的一部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信息使用能力,帮助他们在接触使用媒介时明确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认知。
媒介技术的演变将我们从大众媒介环境带进了新媒介环境之中,这一变革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尤为显著。高校作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培养基地,其性别教育实施成效直接决定了社会性别平等能否实现。在对媒介技术以及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高校一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技术,实现学生与媒介以及通过媒介与教师和学校的互动与整合;另一方面则需在课程体系中积极增设跨学科的性别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提升我国性别教育的水平。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头的这段描述也可以用来形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目前的高校性别教育处于新时期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可谓任重道远。不过,上述的策略所针对的均为在新媒体冲击之下的高校如何一一应对的问题,而高校性别教育怎样在媒介技术的激流中把握住自身的发展方向,化被动为主动,也是为实现社会两性平等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注释:
① 罗以澄,詹续武.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和素养教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② 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浙江学刊,1998(2).
③ 刘伯红,卜卫.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妇女研究论丛,1997(2).
④ 张芳辉.女性与媒介的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30.
⑤ 纪莉.论媒介融合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权力.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233.
⑥ Susan C.Herring,Gender Differences in CMC: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in http://cpsr.org/issues/womenintech/herring/,2000.
⑦ 张晨阳.当代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图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71.
网络使用者也经常将他们业已形成的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分层模式带入网络。
⑧ Herring,S.C.,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3).
⑨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34.
(10) 转引自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15.
(11) 李伟娜.中国女性在网络传播中的三重缺席.青年记者,2005(3).
(12) 黄洋.网络传播中的女性成名现象分析.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20.
(13) 黄雅兰,陈昌凤.自由的困境:社交媒体与性别暴力.新闻界,2013(24).
(14) 刘利群,张敬婕.媒介与女性研究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134.
(15) 张敬婕.网络与性别研究的新议题.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5).
Gend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in New Media Context: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ver the past 20 years,we have been facing a new media environment,which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new media technologies asInternet,mobile,satellite live TV and so on.The increasing impact of new media also influences the gend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include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n opportunity is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eaching plateform and method,a challenge could be the increased spreading of gender issues through methods of new media,the situation could potentiallyworsen.Forthis,the gend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recognize and utilize the new media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improv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tokeep pace with the times.Therefore,this paper opts to let universities assume a crucial role ingend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Gender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ngWei,master of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
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文化与妇女》]
* 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Ji Li,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
** 董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