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思考的教育口号

2014-03-20 07:31刘静波
未来教育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标语校长读书

刘静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高质量学习创始人

成长于教学一线、服务于教学一线的实战型教师培训师

现实中,有很多校长向政治家学习,喜欢喊口号、贴标语。很多学校将围墙内外、教室内墙外墙、甚至台阶横梁都贴满了标语口号,不仅实现了“每一面墙壁能说话”,校长恨不得让每一寸空间都能说话。姑且不论其他,只是讨论一下这些口号是否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近日,笔者在河北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外看到这样一条标语:“老师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乍一看,这个口号颇有道理,鼓励孩子读书嘛,可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但仔细琢磨,似乎欠妥,经不起逻辑的推敲,更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我们不妨对此做个简单的分析。

“老师最喜欢读书的孩子”,这其中暗含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呢?假设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喜欢读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读书的孩子成绩好,教师当然喜欢。那么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怎么办?他喜欢打球胜过读书不行吗?他喜欢发明创造胜过读书不行吗?他喜欢下棋,就不喜欢读书不行吗?过去的姚明、刘翔如果只认准了读书一条路,他们可能成为今天的“姚明”和“刘翔”吗?因材施教,是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的真理,多元智能理论也说明一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和学习模式。人的成长模式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唯一的,读书模式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最优发展选择。

“最喜欢”也“别有意蕴”:既然有“最喜欢”的孩子,就有“喜欢”的孩子、“不喜欢”的孩子、“最不喜欢”的孩子。不动声色就按照喜欢程度把孩子分成了几类,“教育公平”无从体现,“为了一切孩子”、“有教无类”自然成了空话。

“最”,表现的是一种程度,一种极致的程度,但在这里,它透露出一种压迫和威逼利诱的味道,反映出一种急功近利、迫不及待的思想,少了那种静待花开的修养,也缺了那种懂得欣赏的胸怀,传递的并不是正能量。

“喜欢”对应的是“被喜欢”,为了追求“被喜欢”,孩子就容易产生投其所好的想法和行为,就可能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被迫拿起自己并不喜欢的书本,装模作样,同时失去自我。这样一方面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另一方面,这孩子可能变得世故老成,懂得讨好,从此缺乏独立思考。

“老师最喜欢读书的孩子”这句话把“被喜欢”与“读书”联系起来,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为了获得老师喜欢的手段,读书也许并不重要,受老师“喜欢”更要紧。如此理解读书,试问,如果有朝一日不被老师喜欢了,还读书吗?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内心深处对书深沉的热爱,培养学生对阅读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认可的功利性读书。为功利而读书的人,当外在的功利、外在的条件消失时,就不想读书了。2012年有个报道,“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现在可以看出,中国成年人不爱看书,可能与小时候受到的引导不正确有关。

有人会说,“我最喜欢读书的孩子”这句口号有那么严重的影响?学生会咬文嚼字理解那么多吗?

其实,我们要知道,口号并不是通过字面上的意义,而是通过潜意识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潜意识对事物的理解比意识层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厚。口号经过揭示之后,才能被许多人意识到其中的意蕴。

因此,做为一个教师,一个校长,在提出教育口号时,一定要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一下这个口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长期的、隐性的影响。教育口号与政治口号是不一样的,后者的时效性、情景性很强,而前者则不能这样。那么,如何对教育口号进行评判呢?基本的原则是有三:一是教育性,二是普遍适应性,三是长期有效性。

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等口号,对照以上三个原则,你怎么看?

猜你喜欢
标语校长读书
标语变变变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我们一起读书吧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