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2014-03-20 03:57:22
外语与翻译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原来越多的关注。校企联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学校和行业充分结合的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之间各自的优势将课内教学和社会实践完美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学校的改革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2]。

校企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校企合作被我国引入之后,其先后经历了发动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当前校企合作正在向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创新的新阶段开始迈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当前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学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面临市场化运作、管理机制的改革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来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就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措施。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对于高职院校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校内外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教学的过程中,校内的实训基地是开展校内实训的主要场所,其投资和建设离不开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而校外的实训基地是进行工学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促进“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的完善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可以使教师接触到最前沿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为企业可解决一些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合作企业可以为院校提供相应的实验实习设备,同时让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设置中,有利于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

3.实现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来对教学的过程进行组织,创新课程体系,突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的文化建设引入到学校之中,学生可以在实习和实训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3,4]。

(二)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1.平衡生产过程中的用工需求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淡旺季的用工需求得到平衡,降低合作企业的用工风险。学生可以工学交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在用工旺季的用人需求。学生进入企业后可以由学校承担一部分学生管理的工作,降低企业管理的压力。

2.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

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实现订单式的培养方式。职业教育中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在校培养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企业的文化理念,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在进入企业后可以顺利融入到企业与生产中,对于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的素质,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主导下校企合作获得快速发展

在我国高校办学的体制与国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和国家的支持。199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该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本世纪初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部门对于校企合作出台的相关的政策进行大力扶持,校企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建立起了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校企合作的平台逐步完善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行校企合作的院校目前已经普遍建立起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实施和管理机构,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对接平台。对外合作处是高校内部的负责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而最近几年出现的职教集团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社会化平台,整合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使得校企合作的平台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三)形成了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在我国发展比较晚,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更多地借鉴西方的合作模式同时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来进行整合。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三种类型。此外,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建立了专项合作型、紧密合作型和校企一体型等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导向型的合作机制缺如

在我国目前很多校企合作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驱动力不强,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果。很多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在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实际效益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学校和企业间不同的管理运行机制所致。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政府作为投资者在高校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的很多办学政策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同时,政府也往往把持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方向,对于企业的效益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通过西方国家的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来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合作的企业利益是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出台的一些法律也是针对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而言的,缺乏可操作性的保障企业利益的机制。

(二)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亟待建立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是由政府投资的公办院校,政府在学校的管理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不对等的弱势地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执行者却不具备真正的主体地位,这种在主体管理权限上产生的错位使得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校企合作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四、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措施分析

(一)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我国,校企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的数量以及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数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校企合作的机制来看,以政府作为主导的合作体制并没有实现真正地突破,成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障碍。在政府的主导下,学校和企业都无法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要寻找合作的伙伴,打击了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亟待建立。

最近几年来,随着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在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新机制不断地探索创新,形成了合作型、经营权出让型、准捐赠型、风投、创投型等多种合作的新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双向嵌入”的合作模式

对企业的保障不健全、约束性较低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发展瓶颈。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双向嵌入”的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的“双向嵌入”就是实现企业嵌入学校、学校嵌入企业,增加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通,从而将企业和学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利益的共同化。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学校在企业的支持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间基于利益关系的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的双赢关系,真正实现互惠互利。

(三)建立起健全的政、产、校、企合作机制

由于企业的行为和学校的教育行为的本质目的并不相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产校企的合作关系,使参与合作的各方都能够保持长久的积极性。政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加快角色的转变,从原来的主导者变为服务者,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对于学校来说,要充分重视企业利益的保障,以服务企业作为实行校企合作的目标,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才的有针对性的培养[5]。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要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

[1]谭建华.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障碍探析[J].国际英语教育研究(英文版),2014(1):97-98.

[2]张玉伟,姚红玲.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探索[J].时代教育,2014(1):194.

[3]罗丽玲.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2014(2):75-76.

[4]王晓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4,33(2):236-237.

[5]裴昭颖,田文君,程显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4(1):123.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