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的认知新解
——基于意识感受性的视角

2014-03-20 03:40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华鸿燕
外文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感受性用例心智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华鸿燕

含义的认知新解
——基于意识感受性的视角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华鸿燕

含义的获得是一种意识活动,其特征之一是具有意识感受性。在心智哲学的视角下,含义的形成是“事件—用例事件”相互作用而发生意识感受性的过程。有会话含义的话语表达是一则“用例事件”;含义表达中的事件和用例事件在意识感受性上的同一性为含义的用例事件表征提供了可能,这就是含义的意识感受观。

含义;意识感受性;用例事件;同一性

1.前言

21世纪的今天,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迅猛发展对人类认识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包括对语言的理解。邱惠丽(2010)曾指出,语言对现实的表征依赖于大脑对现实的表征,语言学中谈到的表征只不过是更加基本的,诸如信念、愿望和意向等心智表征的延伸。对语言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有赖于心智能力的研究。因此,本文顺应语言研究的认知范式,在总结过去七八十年来含义研究的基础上,从心智的层面剖析会话含义的形成,主要的理论机制来自心智哲学的意识活动理论,其中最为贴近的是同意识活动有关的意识感受性(qualia)理论,希望这一切入维度能为会话含义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

2.语用学理论中的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里的“含义”(implicature)是从implication的词根借用过来的。implication的一般词义是“言外之意”、“含义”,专门用在逻辑学上则有“蕴含”的意思。在语用学中,“会话含义”(有时简称“含义”)有语用学科的专门界定和特点,不像日常语言所说的含义那么宽泛,亦没有逻辑学中“蕴含”的逻辑规定,所以“会话含义理论”的提出者格莱斯为话语里的“含义”创制了一个专门的术语implicature。含义研究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语句非真值意义的语用学研究,至今发生了3个影响比较大的理论。

第一个是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当属美籍哲学家格莱斯。1967年,他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及其包含的四条准则。会话含义理论是格赖斯以康德的质、量、关系、方式四个哲学范畴体系为基础,从交际的社会文化层面对会话含义进行的考察,对语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个是列文森(Levinson 1987)的新格氏理论。列文森的含义理论是对格莱斯的古典理论的修正和增补,但是列文森的三原则与格莱斯的四准则有许多不同。格莱斯四准则主要研究特殊会话含义,对一般会话含义不注重;而列文森的三原则既注重特殊会话含义,更注重一般会话含义。他的信息原则和数量原则推导出来的是一般会话含义,在推导过程中无需语境的参与和干涉,只表明两个事件之间的一种常规关系。但是,根据方式原则推导出来的是特殊会话含义,要正确理解其特殊会话含义就要有语境的参与,即语境要干涉语用推理。因此,列文森的三原则比格莱斯的四准则要广,解释力要强。

第三个是Sperber&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Sperber&Wilson对合作原则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观点可以基本概括为:说话人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信息要传递,更要表明他所提供的信息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使人们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导,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关联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以上不足起到了弥补作用,它将格莱斯的四准则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合作原则。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由过去的“古典理论”发展到“新理论”标志着会话含义理论全面走向完善而不再是“废纸篓”、“灰姑娘”和“帮闲学科”。这3个理论影响大,地位高,对人们研究含义有着很大的理论价值,是含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源,中国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它们的框架下进行的。这3个理论共同的特点是:

1)以原则、准则为推导含义的基本手段;

2)假设有理性、有逻辑、有规律的思维是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基本特征;

3)假设说话人是按一定的因果关系思考,从而按一定的因果关系推导含义的;

4)以物理学方式理解语言学和语言交际。

在以往的研究和语言实践中,这些原则和准则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当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的时候,它们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这些原则、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语言交际所必然要涉及的人类社会。在语言学看来,排除了社会概念的研究是虚化的、抽象的、不够真实的。人作为一定程度的超逻辑、不按理性的存在,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原则进行思考;对于含义,不可以简单地用逻辑学为我们提供的原则做出一劳永逸的确定性的说明。因此,这3个含义推导的重要理论所设想的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各种原则是不切实际的,“自然界不存在原因,也不存在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思维的事情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认知关系,表征我们关于世界的关联性的认识方式。(顿新国2012:58)因果关系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心理认识、心智现象。因此,本文是要在当代认知科学、心智哲学的学术资源的观照下,全面审视含义理论的得失,为会话含义的解读提供一个可能的路径。具体来说,就是从心智哲学所研究的意识感受性切入,可能得到更为简单明了的结果。从含义研究来说,含有含义的话语是一则用例事件;含义语句中所涉及的事件的意识感受性与作为含义表征的用例事件的意识感受性具有同一性,并为主体所感受到。例如:

(1)A:Well,what do you think of John?

B:Oh,he is a machine.

主体B在一定语境和意向性下可能会感受到John的意识感受性和a machine的意识感受性在某一层面,如属性方面具有同一性,即呆板、冷漠、任劳任怨等,最终完成对含义的解读。用意识感受性研究会话含义,含义不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认识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用例事件的意识感受性使然。从意识感受性角度来解释含义,不但为含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能补充传统语用学对含义的分析。

3.意识感受性

3.1 意识感受性之解析

“意识感受性”是指,“在我们各自的意识经验中的那种特定的现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和质地内容(qualitative content)”。(蒉益民2013:94)意识现象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意识之谜是人类至今尚未完全攻克的一个难题。目前对“意识”概念还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是一个神经生物过程,是一种自然的实在现象。但它不是一般客观性的实在,而是一种主观性的实在。意识的这种主观实在性总是被某个个体感受到,故而这个特性也就被称之为感受性。举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来说,当有外力作用于某个物体(如墙壁、桌子、车窗玻璃等)时,该物体会发生一定的物理形变,但是外力作用于一个人或动物的身体上,除了相应的物理形变外,人或动物会有某种内在的感觉,即感受性的成分。这个成分是被某个个体感受到的,它是主观的。“感受性是有意识的生命有机体的一个基本特征”。(阿德勒2003:3)

在当今的心智哲学和神经科学的意识研究中,感受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在心理世界中早就存在但至今才被发现的“新大陆”。(高新民1999)《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感受性”的辞条的解说如下:感受性质(quale的复数,源自拉丁文qualis,是这种的或具有这样的性质的),指直接经验到的内容或感觉意识的对象,亦即具有一个感觉或处于一个知觉状态的样子。(尼古拉斯·布宁2001)正如事物的客观性方面可以因为它们各自的质性(qualitiveness)(如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它的力学、热学或电磁学性质)而相互区分一样,主观经验之间也具有相互可区分出的、不同的状态或质(quality),我们可以称之为“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事物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就是意识感受性的基本内容;我们把主观经验的这些可区别的状态或质地称之为感受性。譬如,颜色感受(如红色的红性、绿色的绿性等)、灼伤的疼痛感、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的愉悦感、受到挫折的烦躁感、愤怒感等。

感受性蕴含了几个密切相关而又各自独立的特性,即内在性、个体性或私人性(privateness)、直接性、区分性。内在性是从个体的“视角”或“观点”来说明意识经验是由某个个体自身体验到的,表明了感受性是个体性的。正如詹姆士所说,普适的意识事实并不是“存在着感觉或思想”,而是“我想”和“我感觉到”,即第一人称(first person)的。正是因为这种个体或私人性质,在语言的使用中“我”的语义才能确定下来。直接性是指感受性是某个个体直接感受到的。维特根斯坦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说,“我感到脚很痛”而不是“我知道脚很痛”。因为感受是一种经验活动,而知道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人或许只有通过别人的行为或理解语言表达才能对别人的感受性做出判断,但他对自己的感受性却是直接的。区分性是指意识对象所具有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可以为不同的认知主体所辨识和区分。但这种意识体验的区分并不是“恣意妄为”的,而是以意识对象的物理属性为根基的。比如,面对一轮红日,人们一般不会把它感受为绿色或黑色,而把它感受为红色,这是由“红日”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

3.2 意识感受性发生的思维过程

意识感受性的内容,是人作为意识主体在感受外界客体时所意识到的对象所具有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这样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往往具有“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形态。(徐盛桓、陈香兰2010)意识感受性的发生始源于认知主体的感官感觉,最终升华成感受,经历了从感觉到感受的过程。首先,意识主体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摄取外界图景并获得关于物理存在的某种感觉,这是意识发生的感觉思维过程,即“原初意识”的获得;在此基础之上,在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和语境的双重作用下,通过回忆、联想、想象等认知手段对当下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再造,可能促使信息发生种种变异,进而获得关于意识对象的某种“像什么”的感受,即意识感受性,这是意识发生的顿悟思维过程,即“反思意识”的获得。“原初意识”是“反思意识”的基础,“反思意识”是“原初意识”的扩展和升华。正是基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说意识感受性的发生经历了从感觉升华为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感觉思维到顿悟思维的过程。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这两句古诗都是写“愁”,在对“愁”感觉的基础上,由于认知语境和认知手段的不同,有人意识到“愁”的质地内容和现象特征像长江之水前浪后浪层层叠叠,无休无止;有人意识到像风絮之范围广袤,像梅雨之绵长,难以断绝,并因此获得不同的意识感受性。

4.含义与意识感受性

4.1 含义发生的意识感受性过程:从事件到用例事件

语言运用是一种意识活动,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意识活动起核心作用。(徐盛桓2012b)徐盛桓(2011b)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的系列研究中曾提出一项假设:感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主体的眼、耳、鼻、舌、四肢等感官对外界事物感知的信息反映到大脑中来,即大脑的感知,这就是语言表达内容的基础。但是,这可能只是基础,还不一定是语言表达内容的全部。语言表达的东西,究其来源,是人们身体感知的东西以及感知后的心理感受,涉及信念、怀疑、愿望等。从感觉到感受是语言从发生到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事件到用例事件的过程。含义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常见方式,故此含义研究也就是语言运用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首先用语言研究的“从‘事件’到‘用例事件’模式”来说明含义形成的过程。(徐盛桓2012a)也就是说,从感觉到感受是含义从发生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含义运用主体的意识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事件(event)到用例事件(usage event)的意识感受过程,即将含义表征所涉及的事件反思为意识对这样的事件的感受并以语码加以表征。这里有必要对事件和用例事件这一对重要概念加以解析。

“事件”泛指自然或社会存在的一切事体和事件,有简单事件和复合事件之分。(尚新2011)从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角度说,“事件”是指人们眼、耳、鼻、舌等感官所感知到的自然或社会存在或发生的任何自然形态的事件,而“用例事件”是特指语言主体面对“自然形态事件”时选用的某个“特定的句子表达式”,即话语本身。徐盛桓(2011a)把这种“特定的句子表达式”解释为“感知主体对‘事件’的感知涌现为对事件的感受,并将感受用语言符号固化下来形成的”种种句型结构或表达式。如本文研究的含义表达式以及学界关注的“被”字句、“把”字句、中动结构等句式。从含义研究来说,含有会话含义的话语表达是一则“用例事件”。(华鸿燕2013)

(3)(场景: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

推销员:先生,您要不要尝试下我们厂的新产品?

顾客:我需要一副耳塞!(生气)

在这个例子中,含义的表征即用例事件是顾客在头脑里针对死缠烂打进行推销这一交际情景而形成的一种感受:实在不想听下去,需要耳塞来隔绝,并用“我需要一副耳塞”这一语言形式表征。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含义的形成是“事件”到“用例事件”的意识感受性过程,语言活动的主体就是通过反思意识建构起的用例事件来表征真正的物理事件的。那么这一表征是如何实现的呢?

4.2 表征为什么可能

表征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摘引自百度百科“表征”词条)在认知科学中,表征有特定的含义。表征是心智的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设想的一个理论构念(construct),它指的是一个心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将所面对的对象用大脑里的一个能体现这一物象的理想的“构念”(MacCorquodale&Meehl 1948:99)呈现出来;这一构念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呈现在主体大脑神经里的一个意象图形,本质是主体的意识经验中“像什么”的经验内容。(Nagel 1974:339)比如在(2)中对“愁”的描述,这一怀愁绪,在作者的意识体验中像遍地迷蒙的衰草,像满天飘舞的柳絮,更像那黄梅时节的细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故而“闲愁”这个对象可借助衰草的构念来表征,也可表征为柳絮、细雨的构念。如此表征必然与被表征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即二者一定是既相似又相异,并构成表征的充要条件。不相似就不能用作认知意义的表征;不相异就不是表征。例如上述贺铸诗中的“愁绪”与“烟草”、“风絮”、“黄时雨”就是这样的相似又相异的关系。

再来看看含义的研究。在日常交际中,用例事件是语言表达的结果,话语蕴含了含义。含义表达式中的“用例事件”是依赖于“事件”而建构起来的,用以表征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而它所依赖的“事件”,既指自然界、社会所发生的自在的事件,又指说话主体的主体感觉所主观建构起来的“事件”,可以称为“会话的事件依赖性”。(徐盛桓2009)有含义的话语是一则用例事件,是认知主体在具体的认知语境中针对具体的对象事件而形成的某一“构念”;这一构念用来对对象事件进行表征。因此我们说,含义语句中的用例事件和事件就是一种表征和被表征的关系。

从意识感受性视角来看,含义语句中提及的事件的意识感受性同用例事件的意识感受性具有同一性,“同一性”蕴含着所涉及的事物是同一而不是相同,这就为含义的用例事件表征提供了可能。“同一”表现为二者具有不同程度和/或不同性质的莱布尼茨意义的同一性(identity)。具体来说就是,二者在它们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上有某些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地方,使二者能给人在意识感受性方面对对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像的感觉,因为意识感受性的特征是使主体在意识经验上产生对象“像什么”的感觉。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大体可以转化为不同的论域内容:如物理论域、思维论域、情感论域等等。以my love is a red rose为例,诗人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意识到my love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具有a red rose那样热情、美丽的特征和质地,也就是说,在物理论域内my love和a red rose具有同一性。

从含义研究来说,这里所谓的“同一性”,就是含义话语中提及的事件和含义编码所涉及的用例事件的意识感受性在其两个主要的因素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的某一(些)方面表现为不同程度和/或不同性质的莱布尼茨意义的同一性。“不同程度和/或不同性质”即意味着“同一性”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大体上可分为相同的同一性、相似的同一性、相应的同一性、相关的同一性,从而形成“同一性”的连续统。

徐盛桓(1997)曾撰文写到,从运用的角度来看含义可分为两种:自然形态的含义和加工形态的含义。这就是说,有一些含义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有一些含义却是语言运用者进行技巧性加工的结果。自然形态的含义表现的是事物自身原来的性状和它与物的自然关系,依循事物自身存在和自身发展的逻辑;加工形态的含义依靠对它所脱胎的事物进行想象性的加工,发散思维使然。从思维的层面来看,自然形态的含义表征是现实世界里真正存在的事件在心智里的构念,没有经过语言主体对物理事件做出想象性的加工和技巧性的发挥,是对物理事件的直接感受;加工形态的含义表征却披上了用例事件的“新衣”,是心智对事件感知后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进行格式塔效应转换产生的。比如,同是写莺啼,“千里莺啼绿映红”描述的是“柳浪闻莺”的动人歌唱,是对大自然的真实写照;而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中,莺啼则变成了对相思美梦的恼人的惊扰。相思的苦楚是作者通过对莺啼的感知并进行格式塔转换而表达出来的,是对作为物理事件的莺啼做出想象性的加工和技巧性的发挥,当属加工形态的含义。

我们可据此推测含义语句中提及的事件和作为含义载体的用例事件的同一性大体可分为两类:自然形态含义所提及的事件和用例事件在意识感受性方面是相同的,给人一种完全相同的感受,因此完全可以用语言符号对事件本身加以表征;加工形态的含义所提及的事件和用例事件在意识感受性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相应、相关,故可借助同事件“相当”的用例事件来对含义进行赋值。比如我们前文所举例子my love is a red rose,其中my love和a red rose在物理属性论域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美丽、热情等,因此初步认定可以用a red rose来对my love进行表征。再如:

(4)A:What's the time?

B:The milkman has come.这里的time同“送奶”这一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故可以借助the milkman has come来对time进行表征;同理,在(3)中“我需要一副耳塞!”则同真正的含义“不愿意听到产品推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里不再赘言。

事件和用例事件的不同程度的同一性在两种形态的含义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这种同一性使得含义的表达得以可能。虽然语用学中的含义是语用推理的结果,其研究对象更多情况下是加工形态的含义,但本着科学的原则,我们仍然把自然形态的含义也纳入含义的意识感受性模型,并且力图得到最“宜人”的解释。

据此,我们在会话含义研究中对“含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心智的视野下,含义是话语主体对交际所涉及的物理事件认识的结果,是对物理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意识感受性;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是“事件—用例事件”互动的过程,含义表达就是用例事件。如上例(4)的含义就是A可以从B话语里提到的事件the milkman has come而得到time;把这样的感受表达为语码,就成为(4)的会话含义。

5.结束语

研究会话含义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一个老话题,半个世纪以来,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21世纪的今天,在认知科学和心智科学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含义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在心智的视野下,会话含义是语言运用主体对物理事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最终可以由用例事件表示;含义话语中的事件和用例事件在意识感受性上的同一性为含义的表征提供了可能,这就是含义的意识感受观。

Levinson,S.C.1987.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ding and control phenomena[J].Journal of Linguistics(23):379-434.

MacCorquodale,K.&P.E.Meehl.1948.On a distinction between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and intervening variables[J].Psychological Review55(2):95-107.

Nagel,T.1974.What it is like to be a bat[J].Philosophical Review(4):314-325.

Sperber,D.&D.Wilson.1986.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质量管理前后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由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进行评分,共包括环境及服务两项指标,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项指标,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阿德勒.2003.理解人性[M].汪洪澜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顿新国.2012.因果理论的概率论进路及其问题[J].哲学研究(7):52-63.

高新民.1999.心理世界的“新大陆”——当代心灵哲学围绕感受性质的争论及其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1(5):6 -13.

华鸿燕.2013.会话含义为什么可能[J].当代外语研究(6):29-31.

蒉益民.2013.意识感受性与反物理主义[J].哲学研究(12):94-101.

尼古拉斯·布宁.2001.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K].余纪元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尚 新.2011.集盖、事件类型与汉字“都”字句的双层级量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3):363-374.

徐盛桓.1997.含义的两种形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7-10.

徐盛桓.2009.语篇建构的事件与语境[J].宁波大学学报(6):59-64.

徐盛桓.2011a.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3):323-334.

徐盛桓.2011b.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4):1-12.

徐盛桓.2012a.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4):137-144.

徐盛桓.2012b.从心智到语言——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当代外语研究(4):6-10.

徐盛桓,陈香兰.2010.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4):331-338.

(责任编辑 马应聪)

H043

A

2095-5723(2014)04-0001-06

2014-01-27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含义与因果关系”(项目编号2014-qn-622)的阶段性成果。

通讯地址:451191 河南省新郑市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感受性用例心智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一道初中数学情景题的剖析与探究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