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君,张 航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2.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血管病引发的暂时性、局部性功能缺损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1]。TIA 患者若未经治疗,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约为1/3,反复发作的几率为1/3[2],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是脑梗死的先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及时有效地纠正短暂性脑缺血是治疗关键。2011 年7 月—2013 年1 月,笔者益气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 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平均(59.7 ±10.5)岁;病程平均(6.4±3.7)d;合并冠心病13 例,高血压病16 例,糖尿病11 例,其他11 例。对照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平均(58.2 ±9.2)岁;病程平均(5.2±3.9)d;合并冠心病14 例,高血压病17 例,糖尿病10 例,其他13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①根据详细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均符合参考文献[3]的标准。②每日发作次数不低于2 次。③发病后48 h 内检查头颅CT 证实无新梗塞灶。
①血压明显升高200/100 mm Hg (1 mm Hg =0.133 kPa)。②严重感染和肝肾功能衰竭者。③癫痫发作者,梅尼埃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或偏侧肢体麻木及肢体无力。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其并发症做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0.1 g/次,1 次/d,口服;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中,静脉滴注,1 d 1 次。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方,药物组成:黄芪30 g,熟地黄20 g,丹参15 g,川芎12 g,当归15 g,三七10 g,郁金10 g,石菖蒲15 g。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头维、神庭、曲尺、足三里、合谷,发作时配人中。手法:发作时用泻法,平时用补法,1 d 1 次。
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治疗前后所有病例均测定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Fg)、血黏度等。用药期间记录发作情况,对比有效率。
痊愈:2 个月内完全无发作。显效: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有效:发作次数减少30% ~5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不足30%,或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梗死。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 <0. 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 分析,u =2.10,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中医学“中风”“微风”“中风之渐”“中风先兆”“小卒中”“中风先期”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则阳气不振,清阳不升,气机郁滞;气郁则血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肢体经络失于濡养,脑失所养。又气为血帅,推动血液运行,气虚则推动无力,致血液流行迟缓,导致经脉、脑髓失养,发为眩晕或中风,出现眩晕、偏侧肢体麻木、偏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益气活血方中黄芪、熟地黄益气生血,现代药理研究[4]表明:补气药有增强与意识有关的脑干网状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增强脑血管的张力及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脑代谢的作用。丹参、川芎、当归、三七养血活血化瘀。郁金、石菖蒲祛痰通络开窍。诸药共奏益气行血、化瘀通络之效。针刺治疗亦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治。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经脉皆上会于头;督脉入络脑,脑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取头部督脉穴百会、神庭以宁神醒脑;头维穴调节头部气血之运行;曲池、合谷、足三里为手足阳明经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取之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益气养血,使筋脉得以濡养。发作时加取人中,是因人中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可健脑醒神,开窍启闭。诸穴配伍以达活血化瘀、通络、接续经气、调和阴阳之目的。服药借药力以补气、行血、化瘀,针刺则激发自身气血的调节能力,针药结合,相辅相成,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刘风,靳红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 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3):2.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孙丰雷,田进文. 中药药理与内科辨病用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5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