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学校机械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改革

2014-03-20 07:18赵升彦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基础考核技能

赵升彦

(陕西省建材技工学校,陕西 铜川727100)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主要包括常见工程材料的性能、机械、机构原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以及加工质量控制与分析、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内容。目前,为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技工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加强基础应用、扩大知识面以及增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思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该课程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的地实现这一目标。

1 合理整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规划,必须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更新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制造专业的理论教学要求,同时又要补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内容。 这样势必带来在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任务等方面的矛盾。 因此,正确解决这一矛盾是教改的主要内容之一。

应重新整合和构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框架,同时建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不能单独从形式上进行课程内容简单组合,必须把具有实际特点的工程材料性能、机械加工方法、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章节的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必须把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最新的技术应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就决定了技工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这就在技能教学上,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加大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自行深入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的良好习惯。

采取这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改革,充分体现技工院校的特色,体现出了技工院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等特点。同时更加明确了《机械制工艺造基础》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2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且内容大多枯燥、难懂。 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专业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 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零件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等。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被许多先进工艺所取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苦练基本功,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挑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了教学信息量,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静态”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师“动态”的教学。 通过这种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3 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比如考核成绩可以由三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35% 创新思维及能力35%。同时,每个部分又由理论和实践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60%。 在平时成绩中,理论部分可以由课堂提问、作业、考勤等获得,实践部分可以由平时实训、实验的能力获得。 期末成绩中,理论部分由基本理论考试获得,实践部分由技能实训操作获得。创新思维及能力成绩中,理论部分可以由专题讨论等形式获得,实践部分可以由生产实习报告、体会等形式获得。 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指标是衡量教改成功的关键因素。考核指标的出发点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充分体现素质教学和实践能力教学的情况,考核的核心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考核反馈,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考核,不注重反馈,其实考核的目的是要重视反馈,通过反馈来是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老师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讲解来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减少错误,学生在反省中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4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素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性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为此,在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加工方法。 首先是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 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际。 例如:参观实验室、陈列室、工厂车间、开设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组织现场教学等等,不断积累实践知识,激发求知欲。如机床工件的装夹方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现场进行装夹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掌握不同形状工件的装夹方法。 对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可组织去工厂现场参观齿轮加工,对插齿、仿形加工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对减速器的结构分析及装配,可使用生产实用减速器进行结构分析、拆装实验等。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成为领头的创新者,才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

5 总结

根据社会和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应遵循“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线,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为内容”进行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机械产品的设计以及制造的要求;拓宽基础、注重实践为核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综合技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打破相关课程彼此封闭的学科界限,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讲授、实践操作、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拓宽思路,吸收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更好的为技工教育服务。

[1]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

[2]罗怀晓.全面加强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3]戴仕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陈海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基础考核技能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画唇技能轻松
家庭年终考核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