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韦韦
《教育与职业》:切实解决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江苏拥有130所普通高校,181万多在校生,面对如此大的规模,我们是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的?
沈健:江苏正着力打造优质高教资源新高地,以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国家、省和学校三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按照高校质量提升工程示范辐射、开放共享的建设要求,坚持以合作促共享、以管理促效益、以开放促发展。
一是开发建设了适用于全省高校教学需要的资源库43个,包括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专业数据库、学位论文、教学参考书、学科导航库等,将相对分散、各自为政的项目整合统一为一个项目管理暨资源共享性的网络平台,实现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审与验收等各环节网络化,实现国家与省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网上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充足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
二是探索优质教育资源校际共享机制。支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本科教学联盟,实行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2012年五校联盟联合开展教师培训、学生互派交流等系列活动,相互聘任教师88人,开课超过100门,受益学生近3000人次;选派291名学生赴上海、浙江以及联盟学校学习,接收来自上海、浙江的交换生73人。交换生在接收高校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派出学校承认交换生在接收学校学习获得的学分,这种省际间互派高校学生在国内尚属首例。
三是推进“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各高校的协作协调,使全省高校图书馆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精当的文献联合保障系统,实现了全省高校图书馆共知、共建、共享。
《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进行了哪些探索?
沈健:近年来,江苏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工作方针,树立了“协同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的新理念,并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一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印发了《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与省经信委联合启动实施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32所高校的103个软件类专业参与改革试点。启动江苏省机械仪表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人才。会同省商务厅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二是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组建14个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实现了校企融合、资源集成、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互利共赢。目前,全省高职院校校企主要合作企业数7000多个,校企合作开发课程4173门,合作开发教材2213部,合作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人数54251人,合作企业共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8429人,合作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总值24191万元。
三是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加强国家级、省级、校级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体系的构建,形成以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龙头、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主干、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基础,衔接紧密、结构完善的三级体系。近三年来,我省实施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已遴选资助项目上万个,投入经费4000万元。各高校着力构建学校和院系校内两级创新训练体系,包括面向校内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其中部分学生的院系创新训练项目面向兴趣生、特长生的各类竞赛面向优秀生的国家、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使每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次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四是发挥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竞争、激励和导向等三大杠杆作用。率先组织了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等6项面向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学科竞赛。在教育部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18项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江苏高校在参赛校数、参赛队数、获全国奖队数、获全国一等奖队数等四个方面,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首次组织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技能大赛,全省59所高职院校、209个代表队、459名选手参加了7个专业大类、13个项目的比赛。2012年,组织全省38所高职院校,83个代表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46个一等奖,53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再次获得一等奖总数第一名,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4连冠。
《教育与职业》:江苏要实现高教强省的目标,需要实现由规模扩张、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一直被视为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我们在打造高校优势学科方面成绩如何?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沈健:从2010年起,江苏每年投入10亿元,在全省高校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立项学科122个(其中部属高校62个,省属高校60个;理工类学科100个,文科类学科22个),工程实施情况良好,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投入到位,夯实了工程实施的物质基础。目前,122个立项学科的财政投入和自筹经费累计达到51.1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占46.3%,“985”工程建设配套经费和主管部门共建经费占12.5%,其他渠道资金和契约合作单位投入经费占41.2%,基本实现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多元投入要求。2013年2月,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专门下发资金管理意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项目支出,灵活经费管理,提高资金效益。
二是严格考评,提升了工程实施的规范化水平。2012年7月,在一期项目建设情况中期报告评估中,有16个学科评估结果为“优秀”,100个学科为“良好”,6个学科为“一般”,优良率达到95.1%,较好地完成了预期建设任务。2012年底,省审计厅专门组织开展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绩效情况审计,从优势学科建设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并形成书面审计报告,对工程实施与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得力,彰显了工程实施的显著成效。工程实施以来,各有关部门和高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责任到人,按照工程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书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优质资源和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省有16所高校的51个学科领域(指ESI学科领域)进入ESI数据库前1%;有13个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位列第一,占全国排名第一学科总数的11.3%,122个立项学科中60%以上的学科排名前移。立项建设以来,立项学科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单位),64项国家科技三大奖的二等奖(其中28项为第一完成单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新增院士6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8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9人,长江学者7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1篇,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0项。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于新时期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与高水平大学,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教育与职业》: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我们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沈健: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要求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江苏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
一是多措并举,夯实高校协同创新基础。近年来,江苏高校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协同创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以引领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协同创新。紧紧围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对接产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需求,努力形成协同创新合力。2012年初,省政府与科技部、教育部共同签署了《关于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撑江苏省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合作协议书》,有力促进了江苏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以建设高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技术转移中心为载体推动协同创新。与省经信委共同建设面向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签订了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合作备忘录,认定首批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个,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省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高校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建成全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
以服务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重点推动协同创新。全省高校主动对接区域重大需求,与地方共建了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31个,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1个,数量位居全国省份第一,其中10个被评为优良等级;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17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业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省市第一。
二是强化特色,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我省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原则,坚持以急需和一流为导向、以协同推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主线,鼓励、引导、组织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与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力量紧密合作,围绕国家、行业、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科技攻关,建设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省份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按照“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要求,建设50个左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财政将对每个协同创新中心每年安排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经费予以支持。第一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拟立项建设29个,参与组建的单位共有216个,中心聘任人员4080人。
三是加大力度,扎实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我省将切实加强对全省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鼓励先行先试和改革探索,引导高校将工作重心真正落实到创新能力提升上来,将工作重点放在实质性培育组建和机制体制改革上来,对认定的中心均作为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点项目和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特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引导高校坚持需求导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及江苏重大需求导向要求、得到服务对象充分认可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引导高校坚持建设思路创新,重点支持有改革新举措、建设新模式、运行新机制的协同创新中心;引导高校坚持前期培育建设,重点支持前期培育建设成效明显、管理运行模式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中心;引导高校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重点支持能够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综合效应的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