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文化

2014-03-19 03:19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大学建设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大学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由此大学文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文化呢?我们可以从4个层面来理解大学文化。一是大学物质文化;二是大学制度文化;三是大学行为文化;四是大学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同时有大学自身原因。应当看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文化的生成需要历史积累,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需要制度保障。因此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学、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大学要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宁滨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走进不同的大学校园,就会感觉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或大气,或灵性,或温馨,或充满人文气息。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校园里名师和校友的故事、校园的雕塑、景观、花园、座椅、名言、道路楼宇显示的物质文化,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校训的认同感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各种考核奖惩规章彰显的制度文化,以及师生的礼仪交往、体态举止等行为文化,均属于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育人方面具有浸染性、引导性与辐射性,是一所大学长期积累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是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有一般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行业特色文化的个性。结合行业特点,要在大学精神提炼、校训阐释等方面重点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课题研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通过有目的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不断浸润校园人文情怀,使全校师生浸润在浓郁的人文精神校园里,在轻松、活泼、明快、和谐的校园文化里追逐梦想。

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韩延明 临沂大学原校长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导向功能。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激励功能。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奋发图强。

价值认同功能。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情感陶冶功能。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朱庆葆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大学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大学文化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二是大学文化建设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界定上的片面化、狭隘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化、实用化,从而带来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病态性问题。

在思维方式方面,支配大学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是传统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造成过于强调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的倾向。

在学术风气方面,一些学者不能潜心研究、刻苦治学,喜欢追风潮、赶时髦,朝三暮四,很多年轻人只是关注怎么评上一些重要奖项,如何拿到一些重点课题,而不是追求发现科学真理时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舒畅。

在人才培养方面,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在中国大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而言之,就是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这样两种现象。

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技成果转化“显服务”、轻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潜服务”,重物质经济支撑“硬服务”、轻文化引领“软服务”,重一时之需的“当前服务”、轻百年大计的“长远服务”等问题。

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余常德 重庆工商大学思政学院院长

首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坚持以文“化”人。要相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师生员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高校的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坚持以文“化”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实现学校的培养和发展目标。

第二,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在制订文化建设的计划时,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在组织实施文化活动时,注重人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等人文关怀,以实现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为落脚点。这样,就能使大学文化既满足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又实现其引导激励和塑造人的目的。

第三,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才能得到群众的赞同,才能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大学物质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无论是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还是园林、景观、花卉等环境营造,都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在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中,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和利益,多一些教育引导,少一些严厉惩处。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根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尊重师生员工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大学文化建设对“以人为本”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育本质和人文精神,就越具有不断发展的生机活力。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大学建设
寒露
校长管理要学会“望闻问切”
至善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