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文
很多人都说美国不堵车,但在纽约、洛杉矶或波士顿等大城市,交通情况并不乐观。我们自驾车进入纽约时,立刻找到了在北京开车的感觉:车与车贴的很近,车速提不起来。不过除了等红灯排队之外,没有无缘无故的拥堵和混乱,即使在曼哈顿核心区也可以按预定时间赶到目的地。
路不在宽 有序则快
刚到美国时,我觉得道路上车速很快,特别是高速路上的速度,让我望而却步。由于我住的密歇根州不承认中国驾照,所以需要重新考驾照,这也让我有机会慢慢适应美国的道路交通。路考前我特意请了一位当地陪练,在上路练习时发现一个问题,我在转弯时总是走错线。美国规定右转弯之后只能贴最外侧行车道行驶,左转弯之后只能贴最内侧行车道行驶,而我总是习惯转到中间道里。被陪练纠正了几次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我在北京养成的习惯。因为北京只有中间道是直行道,最内侧车道在路口会变为左转线,而最外侧车道也会变成右转线或公交车专用道。仔细比较一下,我发现美国的道路设置左转线会在临近路口时向左单辟出一条车道,掉头出口会远离路口,所以左转、掉头都不会影响直行车辆。右转弯通常与直行车辆共用最外侧车道。所以只要你不转弯,可以一直沿着一条车道通行,避免了不必要的并线。我在城区开车时习惯了“一条道走到黑”,不到转弯时不变线,路上也不会碰上突然并线穿插的车辆,所以车速很快也不必紧张。
在路口,美国的设置充分保护了行人的安全。比如,右转车辆必须停车3秒并向左回头看,确认人行道上没有行人,左侧没有来车的情况下,才可以转弯。有些路口还有一块右转指示牌,标示红灯时不能右转。再比如,在人行横道的绿灯熄灭后有几秒钟时间四个路口都是红灯,以便在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安全通过。同时亮红灯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意外碰撞。一个冬天的傍晚,正在下小雪,我们临近十字路口时遇到变红灯,踩刹车后地面的薄冰使车子摆尾,于是只好松开刹车,车子以侧滑的方式继续向前,并安全通过了路口,当时惊出一身汗,事后想想如果当时侧向变成绿灯有车驶出,将会很危险。路口的设置在保护行人的同时,也保证了汽车通行的安全和速度,只要是绿灯亮起,直行方向不会有行人、自行车或助动车干扰,只管一脚油门踩下去。
美国大部分城区道路并不宽,一般是双向四车道,由于道路、路口及信号灯的设置非常合理,很少会因为变线、转弯或行人过马路而造成混乱和拥堵。
法规合理 严罚则灵
美国的交通法规各个州略有不同,但执行起来却是同样严格。美国人很少故意触犯交规,因为那样做代价非常大。我一个朋友有天开车回家,在家门口附近,因为没有在路口停车标志前停够2秒钟(美国街区小路口都有STOP SIGHT停车标志,规定必须停车2秒观察到安全后才能通过),被警察查扣。当时警灯闪亮警笛齐鸣,朋友停车后双手扶方向盘原地等候,而警察是一只手扶着配枪来检查驾照的。这把朋友的儿子吓坏了,说“妈妈你犯了什么罪?你会被警察抓走吗?”我想,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孩子长大了是绝不愿去触动交规的。
美国人最容易犯的交通规则就是超速,但多数情况是无意为之。因为美国的高速路限速并不统一,同一条路在这一段是70英里,经过另一个州可能变为65英里,所以会有驾车者在交接处被另一个州的公路警察查扣。不过,这种查扣通常是提醒性质的。
驾车习惯 带来轻松
当然,美国也不是所有地方的交通都非常好,比如在新移民较多的加州,交通秩序显然不如中部和东部,这多半是由于新移民的驾驶习惯问题造成的。加州承认外国驾照,所以有大量刚刚踏足美国的人按照原有习惯上路,在路上随意变线、掉头,转弯抢行,鸣笛。这些不良习惯看似无伤大雅,但实际上会造成整体交通秩序的混乱和拥堵。而出生在美国的人,会从小就学到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在路口按规定交替通过、变线提前打灯、超车时加速、不占用超车道和应急车道……
我刚回到北京时,一下子也很不适应。正常行驶时经常从右侧冲出车来强行超车,而且超车后还踩一脚刹车,让你措手不及。如果我让一辆急于并线的车插到前面,会听到后面车催促的鸣笛。而明明看到前面车尾排过了路口,再开过去肯定会阻塞横向的交通,但大家还是争先恐后的抢着过去。路口时常遇到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使我的神经高度紧绷。
其实,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不仅有助于交通秩序的顺畅,而且会让驾驶汽车的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更加安全。
停车有规 拖车及时
美国城市大街人行道上不远就是一个标志,把哪个路段的街边允许(或不允许)停车、可以停什么车、哪些天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以停、以及最长可以停多长时间一一标志清楚。大城市的市中心(Down Town)为了减少汽车数量停车费都价格不菲,纽约曼哈顿投币停车位每25美分只能停7.5分钟,一个小时要2美元,私人停车场或大厦一小时之内20美元,三小时之内收32美元,芝加哥是7美金元,超过一小时加5美元。所以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无疑是出行方式的首选。在市区周边的地铁站和公交站都设有停车费较低的超大停车楼,住在郊区的人驾车而来,然后将私家车停在停车场再搭公共交通进入市区。市中心道路上出租车占了半数,除了公共服务用车外私家车并不多。
如果驾车进入市区,要找有明确标识的停车场,一般大厦和商场都有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楼。路边停车位一定是扩出道路外的,不会设在行车道上。路边停车位收费都是投币的,如果看到免费停车位的牌子,那你就太幸运了!不过在路边停车一定要避开消防栓、门口、车站、人行横道等公共设施两米以外,一旦停错位置不但要交罚款而且很可能车都被拖走了。免费停车也有时间限制,有的不能超过半小时,有的不超过3小时,超时也一样挨罚。违章停车罚款一次多在65美元至115美元之间。违章占用残疾人车位,罚款高达180美元。一个同事有次停车在楼下临时车位里,只超了十几分钟,下楼看见自己的车正被装上拖车,赶紧跑过去解释,但管理人员只同意将车还给他,但罚款和150美金的拖车费用都不能免。得知此事后,我们这些聪明的中国人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宁愿停到收费停车位以求安心。
相比之下,在北京停车真是件难事。我去东城区的胡同办事,胡同虽然是单行线,但一侧停满了汽车,还有些自行车、摩托车,通行十分困难,而且我从头走到尾都没发现有一个可以正常停车的地方,在胡同口外的自行车道上停了包括警车在内的好几辆车。虽然北京市区停车费价格直追纽约,但显然没有规划合理的停车方案,路边停车不但占道严重,而且没有统一的管理。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交通拥堵都是大家想要改善的问题。由于我们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尚短,所以从道路设施、安全意识到驾车习惯、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我仅提供一些在美国的见闻以作他山之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