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分析

2014-03-19 07:13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交流

庞 明

(北京联合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北京 102200)

一、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和趋势

大至一国,小至一个教育团体,其教育发展的进程都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当谈及一个教育或者学术单位素质教育的水准时,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是这个单位是否具有国际学生来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国家的各个层面都把国际化进程纳入其发展战略中,作为其重要环节来考虑。

根据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来看,从1978年到2011年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265.51万。自1978年始,中国公民出国留学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自2000年开始,这一数字开始激增。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生源输出国[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2/report3.shtml

从历史数据看,中国接收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78年中国仅接收了1236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到2011年,来华留学学生人数激增至292611人,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中国三千多所高等学校里交流和学习,这一数字已是1978年留学总人数的190倍之多。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2/report3.shtml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人数激增是近三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此外,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交流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学者指出,中外教育交流这一“全球化”的进程经历了两个特色阶段:第一,“单向交流”阶段。“单向交流”阶段特指1978年到2000年间的中外教育交流。这一阶段中外教育交流的特点是中国选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赴发达国家学习,“派出”是单向对外交流的特点。第二,自2000年开始,中外教育交流快速发展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双向交流”阶段。这一时期来华留学学生人数和出国留学学生数同步快速增长。到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已经接近当年出国留学的人数(33万)。这标志着中外教育交流由过去的单向留学为主,进入了双向留学教育的新阶段,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即便如此,中外教育交流还是处于一个相对的“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北京联合大学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北大等大学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以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北京联合大学拥有14个校区,分布在北京的6个城区,形成了以北四环校区为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学布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84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万人,其中本科生2万余人,高职高专生近6000人、外国留学生1500多人以及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建校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1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是北京联合大学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着力于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国外、境外学习经历,着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国家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竞争力。

北京联合大学积极开拓国际/境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学校与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每年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超过1500人次的留学生到北京联合大学来访问、交流和学习。在这里学生会感受到洋溢在校园里国际化氛围,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异域文化。

三、北京联合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概况

作为地处首都的高等学校,为了配合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规划,北京联合大学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并具有竞争能力的学生,积极开展在校生国(境)外交流项目及本科双学位、硕士双学位等项目。学校特别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以多种形式接受合作院校交流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致力于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的合作院校合作开设在校生“双向交流”项目。这些国际交流项目面向全校开放,根据专业要求择优录取,提供各类奖学金支持,主要包括在校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及接收国际学生两种模式。

(一)北京联合大学在校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北京联合大学每年提供近300万人民币资助在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每年有近500名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同时学校也以多种形式接收并设立近30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资助国际学生到北京联合大学学习。

1.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交流项目

合作院校对北京联合大学开放所有专业,本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要求选择合作院校的相关专业,回国后学校再根据学生选修课程进行学分认证。以学校与韩国建国大学开办的学生交流项目为例,北京联合大学每学期都从三十多名报名的学生中选择四名学生赴韩国建国大学相关院系交流学习,这些学生回国后的感受颇深,他们认为出国学习不仅拓宽个人的视野,而且也接触到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体验了不同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此外还有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与相互影响,这种经历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异域的文化内涵,使他们受益终身。

2.以重点学科或专业为平台的交流项目

以合作院校的重点学科、专业作为交流平台,进行“强强”合作及特色合作,学生成建制地派出学习,学科或专业针对性更强。如北京联合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旅游管理学院的交流项目主要针对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饭店管理专业而开设。格里菲斯大学地处澳大利亚旅游胜地黄金海岸,地理位置优越,该校旅游专业又位居澳大利亚大学同类专业前列,且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专业在北京市也为重点优势学科。这种“强强联合”的合作模式更加侧重学科或专业的交流,因而深受学校教师及学生的欢迎。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残健融合的高等学院,该学院与美国高丽德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在弱听学生方面的交流项目在中国也是首屈一指。这种既有专业要求又有特色的在校生交流项目为学生走出国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参加国外大学开办的职业证书课程培训

由合作院校提供有关专业的证书课程,选派有关专业的学生赴该校学习该证书相关的课程,学习合格后获得相关职业证书,这是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项目开发的新形式。如学校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学专业的学生,经选拔可参加以色列布朗德学院(ORT Braude College)的耶路撒冷加利利工程师证书课程(Jerusalem Jialii Engineer’s certificate)。毋庸置疑,参与交流的学生在毕业就业方面将有更多的优势,面临更多的选择。

4.参加“主题暑期”夏令营及“暑期学期”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与合作院校就某一个专业开办暑期夏令营,如学校自动化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合作开设以汽车工程专业为主题的暑期夏令营,深受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嘉许。学校组织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与实践,将课堂学习和企业参观访问相结合,让学生结合专业去参观世界知名的汽车企业,感受专业最前沿的科技和技术成果。

利用美国学校暑期学期,鼓励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参加暑期学期课程,也是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特色之一,“暑期学期”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课程体系,为今后的出国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5.与合作院校合作举办“双学位”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多个高校通过课程认证、学分认证等工作,合作举办本科“双学位”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平台和学习机会。

(二)多渠道、多层次接收国际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通过合作院校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合作院校的来访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机会。以“双向交流”为主导,促成合作方各种“双赢”的局面。

1.与合作院校联合培养中文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通过打造品牌汉语平台课程,保障留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学习,在两年内完成课程大纲要求的课程,实现完成双学位授予。北京联合大学与泰国东方大学(Burapha University)教育学院的合作项目,两校进行课程互认后,北京联合大学承认该校学生在泰国东方大学学习的第一、第二年的课程,之后学生在北京联合大学学习第三、第四年的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泰国东方大学及北京联合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双学士学位。

2.与合作院校共同举办“中国学期”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Seneca College)合作举办“中国学期”交流项目。学校根据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要求,开设有关课程,增设与中国经济、文化有关的课程,教师队伍由北京联合大学外籍专家、教师及该校的有关专业教师组成,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经过英语考核合格,也可申请加入此班,加拿大学生可将学分转移回加拿大圣力嘉学院。通过类似项目的建设,在本科项目和交换生项目层面开设面向中外学生的全英文课程体系。

3.通过学校海外孔子学院,招收中文专业本科学生

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Trinity Saint David)合作举办了一所孔子学院及五所个孔子课堂,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每年有九名学生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北京联合大学学习汉语专业课程。“孔子学院奖学金”涉及提供往返机票、食宿及部分生活费减免等方面。而且学校每学年还根据留学生的学业表现、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作为其可否继续申请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4.长短期汉语进修学习

北京联合大学通过长短期汉语进修学习,暑期汉语及中国文化夏令营等方式接收交流学生。学校每年在春季及秋季学期接收国际学生进修汉语,同时每年在寒假及暑假举办不同主题的夏令营,接收长短期的交流学生及其他国际学生。

四、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发展策略

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国际化相关的指标,主要指学生的国际流动,包括在校学生中具有出国境经历的学生比例及接受国际学生的比例。学生的国际流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北京联合大学主要通过以下六种措施推进学生层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北京联合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在校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及接收留学生人数目标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北京联合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国际化相关的系列指标,其中一项指标明确规定:到2015年,出国留学及来华留学生总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须达到7%(1750人次)。学校要求各学院推进学生国际流动并将此作为对院系业绩评估的指标之一,以此鼓励在校学生出国和接收国际学生来华学习。

(二)学校通过设立各类奖金,支持鼓励优秀在校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来华留学生可以申请各类奖学金在华学习

学校每年在预算中划拨近300万元人民币作为学生出国境奖学金,鼓励在校学生申请出国境项目,以减免学费、住宿费及提供国际旅费等方式资助在校学生进行长短期出国境学习交流。同时,学校每年还为来华留学生提供近300万元的奖学金,主要用于减免学生学费的项目。

(三)注重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在现有课程中加入国际性的内容,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国际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该领域的前沿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还开设了与国际事务密切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包括世界经济、国际商务、跨国企业管理、多元文化比较等。同时,加强外语教学和培训,以保证国际化课程的数量和比重的增加的教学质量,这些举措成为实施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培育适应国际环境竞争人才的重要手段。

(四)与合作院校加强在课程学分认证上的相互合作,促进学生流动

学校前期为学生交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教务部门与院系做好课程学分互认工作,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有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工作。

(五)通过邀请合作院校教师进行系列讲学,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出国学习兴趣

邀请合作院校教师来华讲学,将富于先进教育理念的课堂授课模式呈现给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们,让他们聚集一堂,在校园内体验不同的异域文化、领略不同的语言教学特色。这种讲学通常课堂爆满,学生们通过课堂教学及中外师生交流,催生和萌发出国学习交流的意愿[3]。

(六)通过学生间交流互动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出国学习交流项目

定期召开由归国学生主讲的“留学经验交流会”和“留学推介研讨会”,让完成国际交流项目归国的优秀学生介绍其留学感受、文化体验和介绍其国外学习的经验,从而影响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学生,促进这类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来[4]。设计科研课题,组建科研团队,通过追踪收集数据和信息来分析学生出国学习经历对其后续学业、就业情况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国际交流项目开发的导向。

五、结论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论述,笔者认为,在推进教育国际化方面,北京联合大学取得了很多前瞻性成果,但仍然需进一步的努力,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来,同时也要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来加速北京联合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我们也希望合作院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势交流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在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受益终身。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内在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竞争的使然。教育国际化的进展,已逐渐从单向的学习演变成多维的交流,并在多维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一发展既带有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共性因素,又富含地域和民族特色;这一发展既传承本地域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吸收其他先进文明和文化之精髓;同时这一发展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不断交融,螺旋上升的演变和升华。

[1]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EB/OL].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2/report3.shtml.

[2]赵宗锋 .让中外学生交融共处[N].中国教育报,2012-06-18(5).

[3]柳贡慧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0(12):30-31.

[4]樊明成,姜传松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问题探析——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认证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3(2):158-160.

猜你喜欢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化交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读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部分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赵坚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