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霞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223400)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考试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教”和“学”两者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展现自身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希望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呈正态分布;而为了说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程度,学生往往希望在考试中可以拿到高分。怎样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方案进行设计,才能实现既可以调动中职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又可以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这是现今广大中职教师所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软件的不断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内容与形式也随之改变,例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有关网络的内容较少,现今网络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知识。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有的教材中还涉及了关于平面设计与基础动画,因此,现今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试方式也发现了极大的转变。按照中职院校的性质,其考试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之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一般是采取笔试的方式,具体的步骤为:老师出卷、印刷试卷、装订试卷、考场布置、安排监考教师、学生考试、收集并整理考卷、教师判卷、分析试卷以及归档等。笔试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考试软件的不断更新,上机考试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计算机课程考试方式,例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阶段式考试等等。采取考试软件进行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卷与判卷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了检测;另外,上机考试的题型也较为丰富,主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操作题等。
所谓的实做考核,指的就是由教师出题,然后学生在计算机上予以完成,之后,教师再依据学生的表现与完成情况,给予实做考核成绩。实做考核要求学生依据所给内容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仅仅只是在机械的做题,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并且教师在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时,有极大的随意性,常常会出现因主观评断而导致不公平的现象。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以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也逐步开始模拟整个工作过程,以此来展开有关计算机知识的考查。例如在讲解Word时,教师可把某公司要求制作的内容作为实例,对一些操作知识点进行讲授,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最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与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分。这种考试方式不但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进行检测,还可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工作素养等进行考查,因此,该种考试方式在中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优化改革,能够使考试手段的选取与考场的设置更为机动,可以使考试的方式趋于个性化与多样化。
(1)岗位能力测试。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考试大纲行业的要求,计算机专业中心教研组制定并编写了有关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试的方法,其考核的主要目标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能力进行测评,采取模块考核的方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与考查过程中,都必须以岗位能力作为依据,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进行考查。例如上机操作课中,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把本堂课所要达到的岗位能力目标告诉学生,而对于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上机摸索,进而促使学生可以有效的完成任务,之后对上机实验报告单进行书写,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以及反思等都写入报告当中。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进与调整。
(2)分层测试。对于中职生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教师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了解,之后在此基础之上,给出新的要求,制定新的教学目标,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当堂对学生进行考核,并指出学生所存在的不足,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逐层推进,使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到达相应的目标,进而能够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职场环境测试。从学校的教室走出来,进入到行业当中,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学习,在职场中进行测试,以便使学生能够较早的接触社会,并了解自身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环境。在行业当中就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查,即在学生实践的现场,学校的专业教师与实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一同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查。其中,考查的重点为中职学生达到课程所规定的职业能力目标与否,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掌握与否。
(1)一课一测,夯实基础。对中职学生而言,不论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还是实践操作课程,在每一堂课中都应当以岗位能力目标作为依据,通过不同的形式(上机实做、书面作业)展开自我测定,从而将所掌握的知识点与技能散步在日常的每一堂课中,逐个突破,一课一测,从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以实战取代考试。对每一个模块的任务进行总结性的检测,能够要求学生采取各种实战的方式来替代考试,例如程序设计、展示作品等,并且以综合打分的形式取代考试成绩,通过汇报表演的方式取代成绩单。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不同主题的Word展出板报进行设计。
(3)竞赛促学。中职院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种技能竞赛,以此来展现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升。例如召开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竞赛,进而展现中职生的专业素质。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考试就是一个“指向牌”,其指向将直接影响到中职教育教学的培养方向。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准确把握考试的导向作用,进而制订出科学的考试方案,并展开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改革,从而将考试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考试,告诉学生应当学什么,怎样学,把中职教育引向培养具备现代信息化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轨道,从而切实发挥“以考促学”的功能。
[1]王占成.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9):52-52.
[2]张炜.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探索[J].华章,2012,(12):196.
[3]汪刚.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3,(44):117-118.
[4]乔启明.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教育教学[J].教育界,2013,(1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