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邮驿职官考
——以出土资料为中心

2014-03-19 04:25郭俊然
关键词:职官汉简简牍

郭俊然

(商丘师范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汉代地方已经建立起发达的信息传递机构,如邮、驿、置等。自本世纪初,汉代简牍大量出土,简牍中载有很多汉代邮驿方面的内容。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五个方面:一是邮驿机构,二是邮驿管理系统,三是邮书传递方式,四是邮件的检署,五是邮驿的地位与作用。而关于邮驿职官的研究很少,即使有一些也分散在上述几类的研究论文中。通过对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邮驿职官的整理考证,可以更完整地认清汉代邮驿系统的管理体系。

邮、驿、置等之间的的差别主要是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邮以步行,驿以马行,置以车行。邮与驿、置往往合而为一,置还负责传递部分邮件,所以它们之间在业务与信息传递方式上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区分。《史记·孝文本纪》载:“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置传。”“索隐注言:按《广雅》:‘置,驿也。’《续汉书》云:‘驿马三十里一置。’故乐彦亦云传置一也。言乘传者以传次受名,乘置者以马取匹。如淳云:‘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下足为乘置。一马二马为轺置,急乘一马曰乘也。’”[1]卷10《汉书·曹参传》载:“北击司马欣军砀东,取狐父、祁善置。”文颖曰:“善置,置名也。”晋灼曰:“置,若今之驿也。”[2]卷39《后汉书·王柔传》载:“又识张孝仲刍牧之中,知范特祖邮置之役……”《广雅》曰:“邮,驿也。”《风俗通》曰:“汉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之间置之也。”[3]卷68鉴于信息传递机构设置与职官历史演变的原因,把实物所见的邮驿职官具体区分为邮、驿、置或传的官员,显然是困难的。现综合逐一考论如下:

(1)置监,敦煌悬泉汉简①载:“五凤元年五月癸酉,太守守属光监悬泉置,移效谷□□□□□……(阙文)(I309-3:92)”“本始三年七月丁丑,为郡监领悬泉置,亭长国敢言之幕府,谨(I0114-3:33)”[4]67“监遮要置史张禹,罢。(Ⅱ0216-2:241)”[4]69从简文内容看,置监由郡政府所派,或以太守属,或以史等职位出任,以代太守监察置的事务。

(2)置长,实物有西汉封泥“扶风置长”[5],又见于悬泉汉简:“传马死二匹,负一匹,直万五千,长、丞、掾:啬夫负二,佐负一。(I205-2:8)”[4]18置长乃置之最高长官,全面负责置的各项事务。

(3)置丞,见于悬泉汉简:“初元二年三月辛巳,县泉置丞敢言之。辛卯(89DXC:69)”[6]27置丞乃置长之副贰。

(4)置掾,见于悬泉汉简:“传马死二匹,负一匹,直万五千,长、丞、掾:啬夫负二,佐负一。I205②:8”[4]18置掾乃置长之掾。

(5)置尉,实物有封泥“蓝田置尉”。陈直认为其身份当在候之下[7],多数县份皆有设置[8]。置尉当乃置之尉官,负责置机构的安全保卫工作。

(6)置啬夫,见于悬泉汉简:“效榖县泉置啬夫光,以亭行。(悬泉置1290)”[6]19置啬夫乃驿置系统之主管官吏。

(7)置佐,见于居延汉简:“阳朔三年正月丁卯朔乙亥,置佐博敢言之。(居延269·1简)”[9]157“置佐奈威寧。(居延53·4)”[10]152“肩水候。甲戌置佐博敢言之,谨移稍入。(居延269·10A)”[9]158“ ……主官掾□付橐佗置佐登。(居延新简52·362)”[11]209等等。又见于悬泉汉简:“传马死二匹,负一匹,直万五千,长、丞、掾:啬夫负二,佐负一。I205-2:8”[4]18置佐乃置长属下之佐职吏。

(8)厩啬夫,见于悬泉汉简:“甘露四年七月丙年朔已酉,悬泉置守丞置敢言之:乃厩啬夫张义等负御钱,失亡县官器物,当负名各如牒,谨遣厩佐世收取,七月□□唯廷以□□敢言之。(A)(Ⅱ0115-4:87)”[4]71厩啬夫乃置中主管马匹之官吏。

(9)厩佐,见于居延汉简:“ □卒□□遂□主传马三匹,厩佐一人,徒四人。(居延3·33简)”[10]7“厩佐,居延安故里上造臧护,(居延新简65·347)”[12]273“ 付主养、守司马丞平、冥安厩佐光。(斯坦因第二2082)”[13]又见于悬泉汉简:“建昭元年八月丙寅朔戊辰,县泉厩佐欣敢言之:……”[4]24“神爵二年十一月癸卯朔乙丑,县泉厩佐广敢言之。爰书:厩御千乘里畸利,谨告曰,所使食传马一匹,骓、牡、左剽、入坐、肥,齿二岁,高三尺一寸,□□□□送日逐王乘至冥安,病死,即与/御张乃始、冷定杂诊,马死,毋兵刃木索迹,病死。审证之,它如爰书,敢言之。(悬泉置1301)”[6]20从简文内容看,厩佐乃厩啬夫下之佐职吏,有管理传马之职权。

(10)主办,见于敦煌悬泉汉简:“……(阙文)建平四年八月庚辰日中,佐董仁受遮要主办李并。鱼离厩督行。(Ⅱ0114-4:82)”[4]96《史记·项羽本纪》载:“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1]卷7文献所载主办,乃主持办理之意。汉简所载主办当亦是此种意思,或乃置中之主管官吏,类似于啬夫。

(11)厨啬夫,实物有西汉封泥“厨啬夫印”[14]503,印章“厨啬”[15]、西汉瓦纽铜印“祠廚”[16]。又见于敦煌悬泉汉简:“元康四年十二月甲寅朔戊辰,悬泉厨啬夫时敢言之,谨移正月尽十二月丁卯鸡出入簿一编。敢言之。(I0112-3:131)”[4]78文献载西汉长安地方设有厨官,《汉书·王嘉传》载:“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师古曰:‘长安有厨官,主为官食。’)道中过者皆饮食。(如淳曰:‘祷于道中,故行人皆得饮食。’)”[2]卷86《汉书·郊祀志下》载:“长安厨官县官给祠郡国候神方士使者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2]卷25下周明泰认为:“前汉表内史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主爵中尉属官,有雍厨长丞。”“此未必即其属吏仍以县邑道掾史中啬夫之掌厨者为近也。”[17]日本学者大庭修认为,“厨”一般都与传舍写在一起,应当理解为给公务人员提供饮食的设施,厨啬夫就是主管县厨的官吏。[18]据实物可知,大庭修所言甚是。

(12)厨材,实物有西汉瓦纽铜印“厨材”[14]311。顾名思义,厨材或是厨啬夫下负责材料供应之官。

(13)传舍啬夫,见于《阳泉使者熏灯》铭文:“阳泉使者舍熏炉一,有般(盘)及盖,并重四斤一两。元康五年,六安十三年正月乙未,内史属贤造,雒阳付守长则、丞善、掾胜、传舍啬夫兑。”[19]又见于居延汉简:“显美传舍斗食啬夫,莫君里,公乘、谢横中功一劳二岁二月 今肩水侯官士吏代郑昌成(10.17)”“居延传舍啬夫,始至里,公乘、薛□(77.16)”[10]225汉承秦制,在交通干道亦设传舍。传舍的作用是供过往行人休息、提供饮食等服务。《史记·郦生列传》载:“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师古注言:“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1]卷97显美、居延都是张掖郡的属县。传舍啬夫当乃传舍的主管。陈松梅认为,其职责应是主管经过驿传的官员或百姓的住宿问题。[20]

(14)传舍佐:“建始二年三月戊子朔乙巳,氐池长延寿移过所,遣传舍佐普就,为诏送徙民敦煌郡,……”[4]42《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一书注释认为:“传舍主管官吏为啬夫,副贰为佐、假佐等。”此言甚是。

(15)邮书史,见于敦煌悬泉汉简:“永始四年四月乙未,效谷守长、敦煌左尉护谓邮书史。Ⅱ0215-2:422”[4]96《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一书注释认为,邮书史乃主管往来邮书事务的吏。其言当是。

(16)邮书令史,见于敦煌悬泉汉简:“邮书令史记传到□(V1210-3:117)”[4]97《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一书注释认为,邮书令史仅见于悬泉汉简,当乃邮书掾的属吏,负责协助邮书掾管理邮书事务。其言甚是。

(17)邮佐,见于汉代简牍《东海郡吏员簿》载:“郯吏员九十五人。令一人,秩千石。丞一人,秩四百石。尉二人,秩四百石。狱丞一人,秩二百石。乡有秩五人,令史五人,狱史五人,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六人,游徼三人,牢监一人,尉史三人,官佐九人,乡佐七人,邮佐二人,亭长卌一人。凡九十五人。”(吏员簿2A)。[21]1918-1919邮,是汉代官方的文书传递机关和机构名称。邮佐当是其长官。此亦可补《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之“百石以下斗食、佐史之秩”[2]卷19的诸少吏名目之漏。

(18)驿佐,见于居延汉简:“ 西会水驿佐,金城里杨赣□ (居延新简51·555)”[11]141“武彊驿佐柃愔(居延新简49·45A)”[11]11驿佐乃边郡防御系统之驿置系统②中的佐职吏。

(19)驿令史,见于居延汉简:“ 出粟二十一石一斗二升给食驿令史亖人,一月□□ (居延新简59·253)”[12]149驿令史乃边郡防御系统驿置的文书官。

(20)驿小史,见于居延汉简:“凡出粟三十三石,给卒驿小史十人三月食。(居延413·3简)”[22]31“乙亥出麦一石,又驿小史一石,十六。丙戌出麦石二斗,廿六。(居延562·1A)”“四月六日,驿小史从尉史仲山取麦一石,前后二石。又石,凡三石。/ □候长公乘□士长富,中劳(居延562·1B)”[22]221驿小史乃边郡防御系统中驿置的低级小吏。

(21)通问官,见于汉简:“……候第廿五隧长安世告……官不摧援,举为通问官……(破城子44.17)”陈梦家认为不知为何,需要待考。[23]通问,顾名思义,乃互相问候、互通音讯之意。两汉文献中载有此种用法。《八家后汉书辑注·华峤汉后书》载:“(杜)安擢为宛令,以病去。章帝行过颍川,安上书,召拜御史。迁至巴郡太守。而恢在家,安与恢书通问,恢告吏口谢,……”[24]《前汉纪·宣帝纪》载:“广汉尝召湖都亭长,湖亭长西经界上。界上亭长戏曰:为我通问赵君。湖亭长至,广汉曰:界上亭长谢我,何故不为致问。其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25]《太平经合校》载:“惟太上有德之人,各自有理,深知未然之事,照达上下,莫不得开。心之所念,常不离于内,思尽所知,而奉行大化,布置正天下,所当奉述,皆不失其宜。笃达四方,意常通问,正其纲纪,星宿而置,列在四维。……”[26]据此分析,通问官或是处理戍边人员书信收发事宜之官。

(22)外邮掾,见于《东海郡属吏设置簿》5B·2简:“外邮掾一人。”[22]1943-1944或是负责处理无关本郡的邮书事务。

从上述考证的内容来看,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邮驿职官可以简单区分为五类:一是置系统的职官,有置监、置长、置丞、置掾、置尉、置啬夫、置佐、厩啬夫、厩佐、主办;二是传系统的职官,有厨啬夫、厨材、传舍啬夫、传舍佐;三是邮系统的职官,有邮书史、邮书令史、邮佐;四是驿系统的职官,有驿佐、驿令史;五是政府机构中特设的,不属于上述四类的邮驿职官,有通问官、外邮掾。如本文开头所言,这种区分是勉强的、简单的,但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邮驿职官毕竟让我们对汉代的邮驿组织建制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可补史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曾得到华中师范大学熊铁基先生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注释:

①悬泉汉简中最早纪年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最晚纪年是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前后跨越东西两汉200多年。悬泉汉简中保存了大量生动具体的邮驿资料,这使得我们能够对汉代的置系统职官体系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②汉简所见驿置系统职官有驿候、驿令、驿丞、置候、置佐,驿候下又有驿小史、厩啬夫。陈直所言驿候、令、丞实为误释。居延19·34简在《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54页)中为:“元凤元年十一月己巳朔乙未,骍马农令宜王、丞/安世敢言之,谨速移卒名籍一编,敢言之。”而劳幹《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第15页)则将“骍马农令宜王、丞” 释为“驿侯云令宜王丞”。置候、佐也为误释,原因与驿候令丞同。《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第156页)载居延171·7简为:“□□□□置假佐宜旦里孫良,年廿八。”;而劳幹《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第18页)则为:“举乐钱署置候佐宜旦里孫良,年廿八。”因此,陈直所言驿置系统职官实仅有置佐、驿小史、厩啬夫。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孙慰祖.两汉官印汇考[M].香港:大业公司,1993:51.

[6]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四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7]陈直.居延简所见官名通考[M].居延汉简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119.

[8]陈直.汉书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244.

[9]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七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10]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11]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十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12]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十一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13]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三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285.

[14]周晓陆.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5]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81.

[16]华光普.中国历代印章目录[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154.

[17]周明泰.再续封泥考略[M].台北:艺术印书馆,1982:291.

[18]大庭修.汉代的啬夫[C].孙言诚,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史研究室.简牍研究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75.

[19]吴大徵. 愙斋集古录[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82:1104.

[20]陈松梅.汉简所见汉代的“啬夫”[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192-194.

[21]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十九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22]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八册[M].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23]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8.

[24]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卷2.

[25]荀悦.前汉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卷18.

[2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卷111.

猜你喜欢
职官汉简简牍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简牍文献中秦及汉初奴婢制度的特征
世纪惊奇:“走马楼简牍”发现亲历记
银雀山汉简兵书出土30年回眸与展望
银雀山汉简及近年来出土兵书概述
隋朝军事机构与职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