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

2014-03-19 21:07杨宇,刘毅,金凤君
世界地理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空间格局

杨宇,+刘毅,+金凤君

摘 要:石油探明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文章对1980年以来不同区域尺度,包括全球、各大区以及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变化、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自1980年以来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的态势,基本每十年出现一次储量跃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储采比一直稳定在40年以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大区尺度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不均衡,且探明储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中东一直是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其次为中南美洲地区。中东、北美占世界比重先升后降。非洲和中南美洲稳步提升,亚太地区持续下滑。(3)国家层面的石油探明储量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储量前4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53.75%,储量超过10亿吨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开发的基本格局。从各国演变来看,世界石油储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从中东、北美向中亚、俄罗斯和中南美洲等转移。

关键词: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储量分布;空间格局;储采比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国发展强大的首要战略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谁掌握了石油谁就主宰了世界[1]。2010年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据《中国能源展望》预计,到2015年我国至少要进口3.2亿吨石油,国内消费增量几乎全部靠进口满足,对外依存度将扩大到61.4%[2],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我国2030年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5%[3],英国BP石油公司预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甚至达到80%[4]。石油消费对外依赖程度的攀升,使得油气资源的安全供应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如何应对不确定的国际能源体系,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是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油气储量是控制产量的首要因素,原油产量支撑主要依靠世界上已探明的原油储量,特别是每年新增的储量[5],因此对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格局与演变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和预测石油资源供给格局,制定石油供给空间拓展战略,为我国开展国际石油合作奠定基础[6]。

国内外学者对石油储量及其分布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借鉴数理模型对全球的石油探明储量进行估算和预测[7],分析世界石油储量的大区、分布以及未来增长的趋势[8],探讨OPEC国家和非OPEC国家的石油储量及储采比的异同与变化[9]。对世界石油储量进行评估是一项涉及政治和利益的敏感性工作,有学者认为很多公开发表的数据是伪造的或者是模糊的,导致了世界石油储量的重重困惑[10],为此也有大量学者通过数学模型等对国家尺度,如中国[11]、印度等[12]油气储量进行了重新的预测和估算。有学者认为对油气储量的研究,需要除去短期起作用的某些偶然因素,从较长的历史阶段去考察其数量和宏观构成的变化[13]。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反应了资源探明程度、油价、技术进步等是决定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仍将影响未来石油储量的增长情况[14]。也有学者从不同区域尺度,如大区、国家等层面对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格局进行了研究,如采用ArcGIS可视化对全球石油资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石油资源总体上呈现多中心的圈层结构[4],从能源系统的角度出发剖析了世界能源的储量分布现状,并探讨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对中国的影响[15]等。但从已有研究来看,缺乏长时间序列的不同时间节点的石油储量分析与比较,缺乏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包括全球层面、大区层面和国家层面等不同区域尺度的综合比较与分析,也尚未构建出具有整体性和空间性的分布与演化格局。为此本文通过长序列时间数据和不同尺度的数据描述世界石油储量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以求对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有一个客观而系统的认识,并为相关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研究、能源生产与消费研究等提供一个基本的储量分布图。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对象

目前国外有关储量定义及分类的权威机构主要有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世界石油大会(WPC)、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三者对石油储量的分类标准与国内有所差异,不同级别的资源反映了工作的程度、认识的程度以及地质上的把握性程度。所有储量的评估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国际比较的目的,本文选择SPE、WPC和SEC所公认的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作为标准进行分析,即按照现有的经济及技术条件预计在未来可经济地采出的油气量。该指标是较高证实程度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2.2 储采比与集中度指数

储采比(Ratio of reserves to production)指年末剩余可开采储量与当年年产油量之比[16]。

W= Nrp/Q=(Nr-Np)/Q

其中,W为储采比,Nrp为当年剩余原油可采储量,Nr为总的原油可采储量,Np为到某年的累计采油量,Q为当年原油产量。储采比并非恒定不变,是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会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和原油探明储量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借用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Ratio,CRn)对石油储量的集聚程度进行考量。

CRn=∑(Xi)n / ∑(Xi)N ( N>n )

其中CRn表示石油储量最大的n个国家的储量集中度,Xi表示第i个国家石油探明储量; n表示储量最大的国家数;N表示选择的具有一定规模石油储量的国家样本数。通常情况我们考察n=4或者n=8,即石油储量规模最大的前4个国家或者前8个国家的集中程度。

2.3 数据来源

石油储量数据是以各国政府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基础,由各能源机构或者能源组织等进行汇总、整理加工。在行业领域内公认的权威数据来源主要有:《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石油天然气杂志》(Oil & Gas Journal)、《世界石油》(World Oil)以及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美国能源部的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等。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各种数据之间的统计口径并非完全一致,甚至部分统计指标存在较大分歧。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世界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认为《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以及支持它的基本数据库,是了解世界能源的根本性资源之一,是世界各地决策者和分析家的必备材料[17]。为此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5-2012)、BP官方网站(www.bp.com)提供的历史数据。受各国政府公布数据的时间制约,BP完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始于1980年,为保证数据表达的准确度,本文基于BP官方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储量的分布特征与格局演化,其中国家层面的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官方网站(www.eia.gov)。

3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及阶段变化

总体来看,世界石油探明储量自1980年936亿吨上升到2011年的2264亿吨,年均增长率4.29%。受制于石油的地质特性,探明储量并非是匀速增加的,而是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的特点。根据其关键的节点年,可以将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变化分为4个阶段(图1)。第Ⅰ阶段(1980年~1987年):石油探明储量增长速度较快,从936亿吨持续稳定增长至1286亿吨。第Ⅱ阶段(1988年~1998年):石油探明储量1988年增加至1406亿吨之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态势,期间增长幅度很小。第Ⅲ阶段(1999年~2007年):石油探明储量在1999年从1497亿吨增长到1696亿吨之后保持缓慢增加的趋势。第Ⅳ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石油探明储量超过2000吨,并且石油探明储量再次出现较快增长的趋势。从4个阶段可以看出,石油探明储量在过去的30多年内,每过十年都会出现一次跃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从储采比来看,世界石油储采比稳定,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储采比一直稳定在40年以上,2011年储采比达到了54年。整体上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油价的变动和成熟探区的新增储量,世界石油可供开采的年份有所增加。

从石油储量的年际变化来看,大多数年份的年际变化率低于5%,但1984年(5.04%)、1986年(13.10%)、1988年(9.33%)、1999年(13.27%)、2008年(5.05%)、2010年(6.84%)年际变化率较大,这些年份石油探明储量的变化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石油探明储量的控制因素是复杂的,不仅受资源不平衡和地质规律的制约,也受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特别是80年代后期并没有重大的油田发现,储量的跃增可能源自于储量复算(即重新厘定采收率和储量的经济边界)。在石油冲突成为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力图掌握石油主动权的OPEC主要国家都重新估算了各自的储量,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对油价高涨的估计,复算采用的储量经济边界有所降低,从而造成了储量的大幅度跃升。如1984年科威特完成复算,1986年和1988年伊朗、伊拉克、沙特等国家相继调整了储量。由于OPEC国家复算的时机和动机中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因而这种大幅度跃增“难以完全令人信服”[13]。1999年石油跃增则主要来自于北美地区加拿大油砂的发现。2008年委内瑞拉储量数据大幅度提升,2010年重油统计被《油气杂志》列入了统计报告,导致其石油探明储量从2007年的136亿吨增加到2010年406亿吨,成为饱受争议的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

4 基于大区尺度的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格局与演化

为便于从宏观上把握石油探明储量的分布格局,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口径,将世界石油大区分为北美、中南美洲、欧洲及中亚、中东、非洲、亚太六个区域。从储量分布来看(图2),中东一直是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2011年中东石油探明储量1089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48.10%,高居首位。其次为中南美洲,探明储量为445.71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9.69%。若包含加拿大的油砂,北美的石油探明储量可达到297.93亿吨,其中根据官方公布数据,加拿大的油砂为230.78亿吨。欧洲及中亚探明石油储量为193.25亿吨,非洲探明储量为181.42亿吨。亚太地区石油探明储量仅有56.53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比重仅为2.50%。

但各大产油区的探明储量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对1980年以来的探明储量做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发现(图3),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占据世界石油储量的半壁江山。从长时间序列来看,中东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增长幅度小且稳定,占世界的比重出现先升后降的特征。1980年中东石油探明储量496.45亿吨,占世界的53.03%,1988年探明储量猛增了118.44亿吨,总量达到894.5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63.60%。随着中南美洲、非洲的石油探明储量的增长,中东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比重逐步降低至50%以下,2011年占48%。从储量的年际变化来看,仅1986年、1988年因石油复算引起了明显变动(24.41%,15.26%),其余年份均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

北美大陆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的比重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在1980年~1985年,北美大陆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的17%~19%,1986年之后尽管探明储量稳定在160亿吨~180亿吨之间,但随着中南美洲和中东地区储量增加,比重持续下降,至1998年仅为9.15%。1999年之后,因加拿大油砂的发现,北美大陆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比重上升至18.80%。中南美洲石油探明储量增长明显。探明储量从1980年的36.63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445.71亿吨,占世界的比重从3.91%稳步增长到19.69%。中南美洲因委内瑞拉的石油探明储量出现过明显的调整,1982年(18.93%)、1985年(73.19%)、2007年(10.91%)、2008年(60.98%)、2009年(19.45%)和2010年(36.70%)的年际增幅均超过了10%。欧洲及中亚的石油探明储量增长稳定,1980年到2011年共增长了78.76亿吨,占世界的比重维持在7.34%~12.23%之间,变化平稳。非洲的探明储量自1980年到2011年从73.20亿吨增加到181.42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5.72%~9.04%之间。储量增加最明显的年份为1995年(10.68%)、2000年(10.23%)、2003年(10.36%)。亚太地区石油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较慢,占世界石油比重很小。1985年之前尚能占到世界总量的5%左右,之后持续降低。从1980年到2011年,30年间探明储量仅增长了10亿吨,占世界比重下滑到2.50%。

从储采比来看(图4),2011年世界石油储采比为54.2年,其中中南美洲的储采比最高,超过100年,中东的储采比为78.7年,北美与非洲的储采比均为41年左右,欧洲的储采比为22年,亚太地区储采比仅为14年。从2004年~2011年,中东地区的储采比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直稳定在78.7年到84.8年之间,略有波动。中南美洲储采比在2007年之前一直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09年之后储采比随石油探明储量的提升骤然升高,2011年储采比超过100年。北美在2010年之前储采比一直在11.9年~15年之间,2011年因为加拿大油砂的被计入而提高到了41.7年。

5 国家尺度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布格局与演化

从各国石油探明储量来看,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分布非常不均衡。2011年,将重油计算在内委内瑞拉石油探明储量达到406.17亿吨,占世界比重的17.94%,居首位。其次为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分别占世界比重的16.06%、10.60%和9.15%。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俄罗斯均超过100亿吨,占世界的比重均超过5%,分别为 8.66%、6.14%、5.92%和5.34%。利比亚、尼日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卡塔尔、巴西和中国探明储量超过20亿吨。

世界石油储量分布的非均衡性显著。从集中度系数(图5)来看,1980年以来CR4指数的波动范围为0.48~0.55之间,CR8的波动范围在0.70~0.80之间,说明30年来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在空间上一直处于非常集中的分布状态。2011年CR4为53.75%,CR8为79.81%,即探明储量最多的4个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石油储量的53.75%,前8个国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0%~80%,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分类属于极高寡占型(CR8≥70%)。从累积比重来看,储量超过200亿吨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比重达到53.75%,超过100亿吨的国家累计占世界比重的79.80%,超过10亿吨的国家累计占世界比重的94.13%,这些国家的储量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地理的基本框架。

从储采比来看(图6),2011年世界平均储采比为54.2年,共有8个国家超过世界水平,其中超过100年的共有4个国家:加拿大、委内瑞拉、伊拉克和利比亚。超过50年的共有4个国家:即科威特(97年)、伊朗(96年)、阿联酋(81年)和沙特阿拉伯(65年)。储采比超过30年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加蓬、苏丹、卡塔尔、越南、乍得、意大利、厄瓜多尔、也门等。储采比超过10年的国家共28个,中国的储采比则低于10年。

从数量结构的变化看(表2),石油储量超过5亿吨的国家数量在不断增加,石油储量中心分散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探明储量超过5亿吨的国家从1983年的16个增加到2010年的30个。其中储量大于200亿的国家变化最为显著,1990年之前仅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超过200亿吨,2010年委内瑞拉、沙特、加拿大和伊朗均超过200亿吨。

从各国石油探明储量的演变来看(表3),1980年超过50亿吨的国家有科威特、伊朗、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超过20亿吨的国家有阿联酋、伊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东地区。1990年,中东国家的石油探明储量呈现大幅上升到的趋势,其中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的石油储量超过100亿吨。2000年,随着加拿大油砂的发现,加拿大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储量的第二位。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大幅提升至105.27亿吨。储量在10亿吨~100亿吨的级别的国家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俄罗斯探明储量93.78亿吨,利比亚增加到49.32亿吨,墨西哥探明储量大幅度下降从70.27亿吨降到27.65亿吨。安哥拉、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等储量提升至5亿吨~10亿吨之间。2010年在100亿吨~200亿吨的国家主体依然是中东国家,另外俄罗斯的石油探明储量也达到118.65亿吨,跻身石油探明储量的第二梯队。在10亿吨~100亿吨的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储量上升明显,从2000年的7.40亿吨增加到41.10亿吨。挪威有所降低。加蓬、埃及、越南、苏丹、阿曼、阿塞拜疆等国家石油探明储量提升明显,超过5亿吨。从各国家历年的变化中可以明显看出非洲、中亚石油储量超过5亿吨国家增加明显,世界石油储量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6 结论

本文通过《BP能源统计年鉴》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官方数据,对1980年以来的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发展趋势和格局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从全球层面来看,1980年~2011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从936亿吨增加到2264亿吨,从储量变化特征来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增长的态势,基本每十年出现一次储量的跃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从变化率来看,大多数年份的年际变化率低于5%,变化率较大的年份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储采比一直稳定在40年以上,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储采比保持着缓慢上升的趋势。②大区尺度的石油探明储量分布不均衡,中东地区一直占据着世界石油储量的半壁江山。其次为中南美洲和北美大陆,亚太地区石油储量的比重很低。但各大区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中东、北美探明储量不断增长,占世界比重先升后降,中南美洲和非洲的储量增长明显,占世界比重不断提高,亚太地区增长缓慢,比重不断下降。从储采比来看,世界石油储采比在50年左右,中南美洲超过百年,中东地区在80年上下浮动。③从国家尺度来看,世界石油探明储量集中性明显。储量前4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53.75%,储量超过10亿吨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石油开发的基本格局。从各国演变来看,石油储量超过5亿吨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世界石油储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探明储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涉及勘探技术的提高、油价的变动和新油田的发现,同时也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因素。对世界石油储量的质疑一直存在,一方面权威数据发布的口径不同,相关能源组织和机构在整理过程中可能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对OPEC官方数据的质疑长期存在,80年代末OPEC主要国家都对其储量进行了复算,其复算的方法和复算的时机均值得深思,其可信度和精确度值得商榷。即便如此,已有数据对反应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基本特征仍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Daniel Yergin. The pir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M]. London: Free Press, 2009.

[2] 韩文科,杨玉峰,等.中国能源展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M]. Paris: OECD Press, 2009.

[4]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2[M]. 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5] 易久,苏宁,吴金娜.世界原油储量变化趋势及中国石油进口战略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3):67-69.

[6] 郝丽莎,赵媛.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63-172.

[7] A. E. Kontorovich. Estimate of global oil resource and the forecast for global oil 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 Russia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2009,50(4): 237-242.

[8] Steve Sorrell, Jamie Speirs, et.al. Shaping the global oil peak: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field sizes, reserve growth, decline rates and depletion rates[J].Energy, 37(1):709-724.

[9] Andrew Pickering. The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relationship[J].Energy Economics, 2008,30(2): 352-370.

[10] C.J. Campbell. World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politics and prices[J]. Norwegian Petroleum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6,(6):1-20.

[11] Feng Lian-yong, Li Jun-chen, Pang Xiong-qi. Chinas oil reserve forecast and analysis based on peak oil models[J]. Energy Policy, 2008,36(11): 4149-4153.

[12] Sanjib Chowdhury,K.C. Sahu. Forecasting India's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2,41(1):71-95.

[13] 张抗,付太华.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变化及宏观构成[J].国家石油经济,1995,3(3):9-13.

[14] 付太华.近中期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1997,5(2):2-6.

[15] 朱孟珏,陈忠暖,蔡国田.基于系统论的世界能源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112-120.

[16] 窦宏恩.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10,31(1):114-118.

[17]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1951-2011)[M]. www.bp.com/60yearsstatisticalrevie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YANG Yu, LIU Yi, JIN Feng-ju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Proven oil reserve is a dynamic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on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s which including the global,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80 to 2011.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ange of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with obvious trend of stepped characteristic. Generally speaking, inter annual changes in most years were stable, and the R/P ratio showed a slowly rising trend. (2) From the regional scale,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nging trends showed a different track.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 East and the North America rai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the Africa and the Middle & South America raised steadily. (3)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obvious clustered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ions which proven reserves more than 0.5 billion tons controlled the pattern of world oil reserves. Members of “billion tons club”have increased and the reserve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1980 to 2011.

Key words: world oil; proven oil reserves; reserves distribution; spatial pattern; R/P ratio

[2] 韩文科,杨玉峰,等.中国能源展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M]. Paris: OECD Press, 2009.

[4]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2[M]. 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5] 易久,苏宁,吴金娜.世界原油储量变化趋势及中国石油进口战略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3):67-69.

[6] 郝丽莎,赵媛.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63-172.

[7] A. E. Kontorovich. Estimate of global oil resource and the forecast for global oil 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 Russia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2009,50(4): 237-242.

[8] Steve Sorrell, Jamie Speirs, et.al. Shaping the global oil peak: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field sizes, reserve growth, decline rates and depletion rates[J].Energy, 37(1):709-724.

[9] Andrew Pickering. The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relationship[J].Energy Economics, 2008,30(2): 352-370.

[10] C.J. Campbell. World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politics and prices[J]. Norwegian Petroleum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6,(6):1-20.

[11] Feng Lian-yong, Li Jun-chen, Pang Xiong-qi. Chinas oil reserve forecast and analysis based on peak oil models[J]. Energy Policy, 2008,36(11): 4149-4153.

[12] Sanjib Chowdhury,K.C. Sahu. Forecasting India's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2,41(1):71-95.

[13] 张抗,付太华.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变化及宏观构成[J].国家石油经济,1995,3(3):9-13.

[14] 付太华.近中期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1997,5(2):2-6.

[15] 朱孟珏,陈忠暖,蔡国田.基于系统论的世界能源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112-120.

[16] 窦宏恩.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10,31(1):114-118.

[17]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1951-2011)[M]. www.bp.com/60yearsstatisticalrevie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YANG Yu, LIU Yi, JIN Feng-ju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Proven oil reserve is a dynamic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on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s which including the global,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80 to 2011.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ange of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with obvious trend of stepped characteristic. Generally speaking, inter annual changes in most years were stable, and the R/P ratio showed a slowly rising trend. (2) From the regional scale,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nging trends showed a different track.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 East and the North America rai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the Africa and the Middle & South America raised steadily. (3)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obvious clustered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ions which proven reserves more than 0.5 billion tons controlled the pattern of world oil reserves. Members of “billion tons club”have increased and the reserve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1980 to 2011.

Key words: world oil; proven oil reserves; reserves distribution; spatial pattern; R/P ratio

[2] 韩文科,杨玉峰,等.中国能源展望[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9[M]. Paris: OECD Press, 2009.

[4]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2[M]. 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

[5] 易久,苏宁,吴金娜.世界原油储量变化趋势及中国石油进口战略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3):67-69.

[6] 郝丽莎,赵媛.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63-172.

[7] A. E. Kontorovich. Estimate of global oil resource and the forecast for global oil 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 Russia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2009,50(4): 237-242.

[8] Steve Sorrell, Jamie Speirs, et.al. Shaping the global oil peak: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field sizes, reserve growth, decline rates and depletion rates[J].Energy, 37(1):709-724.

[9] Andrew Pickering. The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relationship[J].Energy Economics, 2008,30(2): 352-370.

[10] C.J. Campbell. World oil: reserves, production, politics and prices[J]. Norwegian Petroleum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6,(6):1-20.

[11] Feng Lian-yong, Li Jun-chen, Pang Xiong-qi. Chinas oil reserve forecast and analysis based on peak oil models[J]. Energy Policy, 2008,36(11): 4149-4153.

[12] Sanjib Chowdhury,K.C. Sahu. Forecasting India's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2,41(1):71-95.

[13] 张抗,付太华.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变化及宏观构成[J].国家石油经济,1995,3(3):9-13.

[14] 付太华.近中期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1997,5(2):2-6.

[15] 朱孟珏,陈忠暖,蔡国田.基于系统论的世界能源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5):112-120.

[16] 窦宏恩.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原油储采比计算新方法[J].石油学报,2010,31(1):114-118.

[17]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1951-2011)[M]. www.bp.com/60yearsstatisticalrevie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YANG Yu, LIU Yi, JIN Feng-ju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Proven oil reserve is a dynamic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on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s which including the global,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80 to 2011.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hange of world proven oil reserves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with obvious trend of stepped characteristic. Generally speaking, inter annual changes in most years were stable, and the R/P ratio showed a slowly rising trend. (2) From the regional scale, the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nging trends showed a different track.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 East and the North America rai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the Africa and the Middle & South America raised steadily. (3)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proven oil reserves showed an obvious clustered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ions which proven reserves more than 0.5 billion tons controlled the pattern of world oil reserves. Members of “billion tons club”have increased and the reserves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1980 to 2011.

Key words: world oil; proven oil reserves; reserves distribution; spatial pattern; R/P ratio

猜你喜欢
空间格局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质量、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
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优化思考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云南省烤烟产量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会展业区域布局分析
长江经济带城市物流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
中国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时空聚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