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有为”与“有位”

2014-03-19 19:35王海文
江苏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日志高三变化

王海文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重要引路人,是帮助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协调者。要实现“有位”,班主任必须要“有为”。

1.善“望”其表,由表及里。所谓“望”,就是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的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高三学生的心智仍然没有健全,尤其在高考的重压之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会在脸上显现出来。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逐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由表及里,洞穿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观察每一位同学的表情,在巡课时重在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为什么他今天目光无神,昏昏欲睡?为什么开朗的他今天却愁云惨淡?一贯表现积极的他为什么今天对学习如此冷淡……当学生出现异常时,班主任要认真了解该生这一情绪流露时脸色的变化,情态的变化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换位去想他的内心想法。你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去了解造成学生这些变化的内在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也正是通过“望”,往往能让班主任及时地了解到第一手情况,从而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

2.愿“闻”其声,悉听全面。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高三阶段,学生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每次大的考试之后,往往是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时期,这时班主任更应畅通各种渠道,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班里每一位同学轮流写班级日志的方式,让他们在日志中表达其所思所想,而老师通过批复班级日志可以及时地与他们沟通,从而使班级日志成为沟通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可以利用高三班级组会议的机会,了解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看法;可以利用家长会及“一线通”信息平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要求,家长的教子方法及期望值;也可以听听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外界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上述途径,班主任“闻全其声”,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及时排除影响班级前进和学生发展的障碍,努力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3.巧“问”其想,真心关怀。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根植于爱”,“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在学生需要爱,尤其是在学习、生活、甚至情感等方面遇到迷惘、失落等情况时,班主任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并且能够巧问其想,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这些矛盾之后,会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曾经有一次我在午间巡视时,看到有一对走路都有点吃力的老年夫妇,着急地来到我们班找小A同学,小A跟我请了假,就匆匆出去了。但回班之后,小A就一脸忧郁,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只讲没事,其他一言不发。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这样下去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此,我从小A最要好的同学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那一阶段他父母正在闹离婚,而中午来找他的是他的外公外婆,他们希望小A能从中协调父母关系。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能体会到小A的难处,而他这时候也正是需要老师的帮助的时候。于是,我首先做小A父母的工作,指出孩子目前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家庭不和谐,就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一些难以估量的影响,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小A父母最终接受了我的观点,从而解决了小A全力冲刺的后顾之忧。当小A拿到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后,第一时间心存感激地把这一消息告诉我。我内心真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4.准“切”要害,对症下药。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分析前面“望”“闻”“问”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根据学生的行为变化程度和语言变化程度,以及学生性别、年龄、性格、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综合分析得出该生的症结所在,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给学生开出一剂良方,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日志高三变化
高效管理日志文件用命令行就可以
读扶贫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高三·共鸣篇
雅皮的心情日志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