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非主流文化·
本期主持:陈建先
【主持人语】
近几年,非主流文化以潮涌之势冲进了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学课堂上,有背着老师做“拇指运动”的手机族;课间,网络游戏成了必不可少的谈论话题;宿舍里,电话粥常煲不衰,“卧谈风”此起彼伏;更有“非主流”的学生发型古怪,奇装异服,言语不羁,喜用“火星文”。
非主流文化是一种体验型文化,以强调追求个性独立、反传统为特征,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国家。目前,校园中非主流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增多,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令人担忧的是,非主流文化被一些青少年误读,导致他们走向偏激甚至趋于病态。如何引导非主流文化健康发展,让非主流文化承载起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个案例,并约请校长、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期待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思考。
【案例】
程某,男,15岁,九年级学生,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水平;性格活泼开朗,人际关系较好。从七年级时开始追“非主流”,目前仍在追。
访谈记录:
问:“你当时怎会选择追‘非主流?”
程某:“上到初中,开始熟悉上网了,而且那时很多同学都在追啊!看到其他人的QQ空间很漂亮之类的,自己很喜欢。”
问:“那时候已经很多同学在追了?你属于跟着其他同学开始追?”
程某:“是啊,当时我班就有许多同学追了,我也学着弄QQ空间之类的。”
问:“那除了同学,还有其他人有影响到你追吗?”
程某:“上网就可以看到很多啊,交网友、打游戏啊都认识到很多人追‘非主流的。”
问:“除了QQ空间,那你还会在其他方面追‘非主流吗?”
程某:“还有穿衣服之类的,戴帽子,穿有挂饰的裤子,头发留长些包住整个头,等等。”
问:“你觉得‘非主流很靓,那你认可所有‘非主流的东西吗?”
程某:“看哪些吧,也有一些我不会追的。如那些在自己身上刻字之类的,我绝对不会做。”
问:“哦?那形象打扮上,你所有都接受吗?”
程某:“也不是,例如染发,我是不会染发的。还有在鼻子上、肚皮上穿孔,也不能接受。”
问:“那你也会扮哀伤吗?你看起来很活泼开朗的。”
程某:“现在这样当然不会哀伤,不过拍照、上网时我也会装哀伤的,平时和人玩就不会。”
问:“‘火星文呢?你喜欢吗?”
程某:“喜欢啊,那些字很好看。”
问:“你不觉得很难记住吗?会花时间学吗?”
程某:“难倒不会,总之挺好看的,不过不会专门花时间学,认识多少算多少。”
问:“有没有人曾经跟你说过追‘非主流不好?”
程某:“没有。”
(陈建先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