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泉
北江是一条大河,滔滔不息,早在我幼小的生命和灵魂里流淌,那样的汹涌澎湃,那样的无休无止,那样的默无声息,就像人体里那些隐约可见的脉管,在北江的源头一直流向广州。
几十年来,我居住北江的江边,熟知了它的脾性,甚至能听见它的呼吸和喘息。我一次次枕着它酣然入梦,又一次次被它从梦中轻轻唤醒,它已成了我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也许是我人生中的全部吧!
潖江,处北江左岸,发源于佛冈通天蜡烛,向西南流经清远,于清远江口汇入北江,我出生于琶江江边,江水抚育着我的童年。我的老家名叫黄溪,门前,那一脉清浅的小溪,它实在太普通了,但在我和乡人心目中,它的意义和地位,却并不逊色于北江里别的支流。它的美,是素朴而无可比拟的。它潺潺缓缓地流过村外,流向北江,沉静而温柔地滋润着土地、村庄、农事和我最初的梦想。它像慈爱的母亲,收藏着我童年和少年生活中的大量细节和片断,像人体的血脉通往北江,流往广州。
我深深地热爱北江,只因为我知道北江的水是流往广州的。1977年,我在韶关航运技工学校读书,校址在清远县城下廓街三码头客运站旁边。学校是木板二层结构,简陋得无法形容,一间课室,一间宿舍,一个班级,38名男同学,这就是所谓学校的全部吧。老师的构成让我一生难忘,其中有从未入过学的,完全没有文化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其特点是只能做不能写,那真是“工人阶级”的时代。主任、老师都是从航运局机关、船队抽调,那时我是班长,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正所谓既是管家,又是学生。养猪,农场劳动,早上晨运,实习管理,同学的思想工作我全包揽,直到现在每年的聚会,我还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一声声“老班长”的称呼,让我重温着那段难忘的岁月,温暖着我的心。
航运学校使我全面地了解了北江的基本情况,得知了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的大茅山,主流流经广东省南雄、始兴、曲江3县至韶关市,再折向南流经英德、清远至三水思贤滘,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于广州番禺黄阁镇小虎山岛淹尾出珠江口,成为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是广东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北江大河到广州。陆路交通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江辖区内所有农产品、矿产品、工农业产品等,都依靠北江之水的航运运到广州,运到珠三角。广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通过水路运回北江各地。我们学校的主要教授课堂在北江河,三、五、七个同学一条船,重复着撑舵、靠岸、背诵航运法规,熟读《船舶概论》、《轮机维修》及航行线路的地址、水深、障碍物等航运输知识;重复着广州、韶关、连州的航行路线;重复着装载煤炭、钢材、矿产、轻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等物资从北江至广州的来往运送。
两年的学校生活,使我更多地熟悉了北江,熟悉了广州,更使我感受到北江之水流广州的欢与悲、喜与忧。那是1980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的船从韶关运煤炭到广州黄埔发电厂,路经三水大塘停泊过夜,恰好从广州路经的另一同学的船也一起。久久不见的十几个同学,给即将毕业面临分配的那种情绪所感动,两船合泊于河中,一见面,相互拥抱,十分激动。在共享晚餐时,几杯“九江双蒸”米酒下肚以后,迎来了东边明亮的月光。“我提议,大家吃饱了一起到卜面(船顶)好吗?”异口同声的“好……”,借助几分酒意,我拿着不太懂拉的小提琴,大家看着脚下流往广州的清澈北江水,大声地喊叫“北江,北江我爱你……”一时间,同学们随之纵情高唱《军港之夜》、《长江之歌》、《万水千山总是情》、《绿岛小夜曲》、《妈妈的吻》、《乡恋》、《明月千里寄相思》等80年代的歌曲,随着小提琴的伴奏声响彻了北江河、响彻了夜空、感动了北江水、抖动了北江鱼、唤醒了北江神。
北江,一条大河到广州。人们不会忘记,1915年,西、北江同时发生特大洪水,芦苞涌口未设水闸,洪水沿涌直泻而下,加之大塘至芦苞间堤段多处决堤,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引发了一场在历史上极其罕见、惨重的洪涝灾害。
人们不会忘记,1935年,北江又一场特大洪水令数十万清远人民无家可归,当时国民政府一意打内战,无心顾及灾民。清远籍北伐名将陈可钰将军有感民生之艰苦,从病中拿出五百元大洋捐助家乡灾民,呼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人们更不会忘记,1982年“3.1”海事,时间:1982年3月1日晚上子时。地点:三水河口。事因:龙卷风。死亡人数:超一百。这是一场在历史上极其罕见,极其惨重的龙卷风灾害。
那是当年春运的最后一天。红星311客轮春节期间航走于广州至肇庆,整个春节我就在这船上度过,繁忙的春运业务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感谢苍天,刚好春节休息完了的业务员与我交接,当晚,我坐另一客船回家休息。
此次天灾,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遇难者以外,更容易引起我悲痛的是春运期间与我相处、与我同甘共苦,全身心投入春运、与旅客朝夕相处的工友们,这是我一辈子的悲伤。
北江,一条大河到广州。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源,凡是有水流过的地方,就有生命和文化,水是载体,她不仅承载、涵盖而且还演绎了人类全部的进化与文明史。因此,水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从蒙眬无知的混沌时期走向科技昌明时期对水和宇宙万物的一种独特的理解、认知和文化现象,是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人类从畏惧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在兴利、除害、营建、休闲、游乐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2001年的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建成竣工后,抗洪标准全面提升,从此真正成为了珠江三角洲的保安大堤,成为广东的“经济大堤”和“生命大堤”。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北江干流英德市境内,是广东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广东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枢纽兼有防洪、航运、发电、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与北江大堤联合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可以起到滞洪调峰作用,使北江大堤御洪能力达300年一遇标准。
“北江明珠,清香溢远”,如今北江上的明珠之城清远市正在实践“南融北拓”战略,广州为北江两岸人民带来了富裕,带来了文明,带来了幸福的梦想。北江水流广州,终于挺直了身子,哗哗地歌唱着,奔涌流泻了,形成了珠三角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北江之水仿佛每一滴,都在颤动、翻卷,都在旋转、涌流,都在激荡着、润泽着大地上的活物。如今御洪能力达300年一遇,北江河水很清澈,朗阔。春天江水暖时,河滩上常有紫燕翔集,白鹭起落。夏秋两季,天气晴好的日子,正午或黄昏,多见中流击水或河边嬉戏的人。冬天,“河藏见底”一去不复返了,都储满江水。动情中我带着佛山沥城20多个文协笔友用相机记录着北江水的清澈。
我离开航运工作20多年,辗转多个政府部门任职,但北江水对我的养育与恩德,成为我人生历程的宝贵精神养料。我从事纪检工作,常以北江水“清”的道理励己勉人;我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则又鼓励年轻一代的文化工作者多研究北江,多从中获取营养。苏东坡被贬岭南过北江时曾作名诗曰:“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这正是北江人民赖以骄傲的文化符号。
一条大河到广州,不只是秦汉至今的岁月风烟,更是我们今天与广州都会的精神与情感的纽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