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权
【案例一】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师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师:谁能换个方式,说说这句话?
生:多亏我们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是拔不出来的。
师:你真了不起。读读这两个句子(师出示反问句与陈述句),比较比较,到底哪句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句好,说得很清楚。
生:我也觉得第二句好,不像第一句绕来绕去的。
师(有点紧张):谁还有不同意见?我们书上用的可是第一句啊!
生:第一句好,因为如果我们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案例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读读这句话——“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如果你是老师,看到周晔同学作文中的这句话,你会怎么批?
生:动作描写很生动、很形象。
生:写得真好,把伯父说话的动作写出来了。
生:观察很认真、仔细。
生:我认为“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跟前面没多大关系,可以删掉。
师(惊讶):可以删掉?将来你如果当语文老师,你学生的作文肯定很简练,一句废话都没有;如果你们(指前面几位同学)当语文老师,学生的作文肯定很具体,都是好样的!
【教学反思】表达效果是指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顺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教学中,我们理应引导学生关注并感受表现力强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表达效果的体会,不能机械生硬。
案例一中,教者显然觉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比陈述句来得强烈。他试图通过句式转换、朗读体会、细心比较,让学生理解并认同。当学生的理解与其不一致时,他即刻拉出“课文”这张王牌,否定学生的理解,将学生的认识固定在教师的权威见解里。三年级孩子,还不太习惯用反问的句式加强说话的语气,他们的表达通常直来直去,陈述句对他们来说更简单、更直白,也更容易理解。而教师置学生学情不顾,固执地将所谓的“表达效果”教给学生,最后一名学生虽然改弦易辙,说“第一句好”,可至于怎么好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案例二中,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学机智远胜于第一位。他没有以课本为权威,随意棒杀学生的个性理解。面对学生截然相反的批语,他没有非此即彼地将两种声音对立起来,而始终将学生的独特感受放在首位,培养学生不人云亦云、迷信权威的阅读品质与语言直感。其实,句子的表达效果如何,总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具体的言说对象面前才能显现。表达效果到底如何,也因人而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