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题材,轻松作文

2014-03-18 09:31姜华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题材题目习作

姜华

一进入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明显就高于一、二年级,因为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加了一门作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习作上要能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而且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可是有很多学生一上作文课就提不起劲,一写作文就头疼。有些老师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但是收效甚微。诚然,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接触作文,他们对于作文充满了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帮学生选一选题材,理一理思路,教一教表达,那么学生的写作将会水到渠成、文思如泉。

一、巧设题材促文思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三年级的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教师就要想法设法为学生创设好的习作题材。有时候我们教师图省事,布置作文的时候只说一个题目或者一个习作的大致要求,便让学生回家自己去写。殊不知教师的这种“偷懒”为学生的习作设下了障碍,许多学生回家后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长此以往,习作对学生来说便成了一种负担,学生也渐渐对习作产生了畏惧之心。例如秋天到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一下秋天,同时将平日积累的有关秋天的好词好句试着运用一下,于是教师就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殊不知秋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太空泛了,秋天可以写的东西可多了,究竟写什么?怎么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片茫然。如果此时老师带着孩子去校园、公园、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指导学生观察一下花草树木、小河流水、原野庄稼……秋天在学生的眼里活了起来,他们心中有关秋天的素材渐渐明晰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帮学生做适当的甄选,让他们从某一个角度选择题材,那么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入手去写秋天了。

再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们往往会要求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看图想象写作成了教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看图写作固然有它的优势与长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写看图作文。其实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关键看教师是否能够巧妙地创设习作题材。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则童话故事,主要讲土地爷爷分别给了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一年后当土地爷爷分别来到这三个小动物家时,却是三种不同的结果。这个故事三年级的学生都特别喜欢。当教完这篇课文后,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土地爷爷又给了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让学生接着往下写。这样的习作题材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起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些时候习作的要求是写事,这时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题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钉纽扣比赛、扳手腕比赛为学生提供素材,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包饺子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以便为学生提供素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见闻、感受日益丰盈,可表达的题材也丰富了起来,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善用题材生乐趣

快乐是万事动因的根源。习作也一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学生才会从心底里爱上习作,才会乐于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而有些题材看上去比较有趣,但是真正写的时候趣味又变淡了,那么如何将题材变得乐趣横生呢?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于老师在教学习作《我的自画像》时就不拘一格,他先指导学生如何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写好自己,在学生掌握好写出自己特点的基础上,于老师将题材进行了扩大化,学生如果觉得写自己不好写,可以写写自己的同学或者亲朋好友,如果觉得这些也不好写,可以写写猪八戒、猪九戒……于老师笑称,现实中的不好写,想象中的总该好写了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写出特点。看似毫无章法的选材却充分体现了于老师善用题材的高超的作文教学技艺。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被调动了起来,此时的作文是快乐的。最终孩子们的习作质量也让人赞不绝口。

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善用题材的范例,其实在我们日常的习作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就看教师是否能够善用题材,激发学生习作的乐趣。比如,我们要学生写一写秋天的校园,当我们把习作的要领教给学生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秋天的校园感兴趣。如果教师硬要全体学生都写,那么一部分对此没有太强表达欲望的孩子也能完成,但是他们的表达是任务式的,没有快乐可言。如果教师巧妙地变化一下题材,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比如写写秋天的花园、秋天的公园,或者其他季节的景象,只要孩子们能够运用教师之前所传授的表达技巧,达成本次习作的训练目的,那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乐于表达的目标也将得以实现。

三、活用题材助表达

有些时候习作的题材是固定的,不能改变,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活用这些题材,同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乐于习作的目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指导学生习作《我》的时候就活用了题材,将学生的习作欲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我们先来看看于老师是怎样指导的。

上课了,于老师把一个“我”字写在了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

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

于是,于老师又在“我”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于老师用几种不同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此时,个别学生笑了。

于老师不动声色地在这个题目前面加了一个“嘿”字,题目变成了《嘿,我这个人》。

学生立刻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然后于老师又分别写了《哈,我这个人》和《咳,我这个人》这两个题目,学生一下子活了起来。

固定的题材,于老师依靠其巧妙的设计,活用了这一题材,使得原本单调的题材活了,学生也从一开始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变得议论纷纷、活跃起来。我想此时的每一位学生都愿意将自己内心的话表达出来,甚至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习作教学和指导中,这种活用题材的办法可以让习作更受学生喜欢。在一个下雨天,我指导学生写雨,可是学生并不感兴趣,有些甚至觉得无话可写。于是我也学着于老师的样子,将作文题目稍作改变,变成《嘿,又下雨了》《哈,又下雨了》《咳,又下雨了》这样三个题目,学生的表达欲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雨进行了描写,超过了我的预期。

活用题材并非都是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改变,其实对内容也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改变。例如写想象作文,学生写到某个人物去探险,结果往往是成功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要写成这样,也可以写虽然主人公很努力,但是探险却失败了。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题材,既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又能达成习作的目标。

习作是一门艺术,而习作题材是这门艺术的基本功。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作文起始阶段的学生时,我们应该多花点心思在习作题材上,为学生提供利于学生表达的题材,教给学生选择题材的方法。这样,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将是一件快乐的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题材题目习作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追根求源
习作展示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题目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