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海燕(1987.07-),女,汉,四川达州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风险控制、预算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银行金融业改革的深入,民营银行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银行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清晰的看到,相比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民营银行在银行业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当前民营银行的发展,对民营银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营银行;民营经济;银行体系;发展对策
一、民营银行的界定与在我国的产生过程
(一)民营银行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1)产权结构论: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民营银行的性质是相对国有银行而言,民营银行是由民间主体兴办,银行资本也是由民间资本构成,银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拥有银行经营决策权和人事任免权。(2)资产结构论:这种观点认为民营银行的服务主体是中小型企业,民营银行主要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的,这种观点忽略了银行资金必然流向信用好、实力雄厚企业的运作法则,民营企业只是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渠道之一。(3)公司治理结构论:这种观点认为民营银应不受政府的行政干扰,完全市场化运作,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投票而来,银行管理层和董事会制定执行银行的日常经营决策以及银行的发展战略。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产生
我国第一家由非国有企业入股的民营银行“民生银行”于1996年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民营资本首次进入银行业,民生银行成立之初,70%的股本是由民营资本构成。当时,多种经济成分的民生银行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当时的民生银行并不是纯正的民营银行,银行没有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银行的高层均是政府任命而成。
二、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一)是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竞争的必然要求
我国银行体制经过最初的改革,形成了工、农、建、中四家国有银行为主题的银行格局,国有银行垄断了国内70%以上的存贷款业务。为了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提高银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我国成立了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一系列的股份制银行。但是由于政企未彻底分开等原因,股份制银行未能达到成立的初衷,股份制银行基本是国有银行的仿制品。
股份制银行改革的不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实现金融改革的成功,单纯的复制国有银行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在现有体系内增加新的血液,出现一批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实现政企分开的民营银行,才能实现金融体制改革,促使金融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完善和公平。
(二)是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占到工商注册等级企业数量的99%,上缴利税达到全部企业的75%,提供了80%的城镇工作岗位,无愧为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遗憾的是,中小型企业为我国经济做出如此大贡献的同时,却长时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金融业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处于严重的错位状态:国有银行垄断现代银行业,而国有银行的客户主要是信用好、实力强的大中型国企。据统计,在我国银行信贷业务中,70%的信贷用于大中型国企。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需求数额小、经营稳定性差以及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和较少的固定资产,导致国有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致使民营企业所占信贷份额不足30%。
(三)有利于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发展
当前民间金融主要有民间集资、民间借贷、典当以及地下钱庄等形式,有着利率高和自发自主的特点。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民间金融风险性大,稍有不慎容易酿成地方危机。2011年浙江温州借贷风波是近期最典型的案例,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关注。
民间借贷是对我国金融的补充,存在是客观合理的。但是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削弱央行的货币调控效果,如果能将这些民间资本通过民营银行的方式规范起来,不仅可以减少民间金融带来的非法融资等不良影响,而且也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1.民营银行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前,金融行业是由国家垄断,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进入。目前,虽然国家对一些公关服务行业的准入限制有所放松,但在金融行业,民间资本想要进入还是要经历一些严苛的审批,一般民营资本根本无法进入。但是金融市场的巨大需求,诞生一批民间非正规金融,且屡禁不止,致使当局不断提高准入条件,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
当前,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套完整的银行退出制度,银行倒闭退出是一种常见现象。现我国对于银行退市无明确的监管规定,没有一套完整的银行援助、退出和清算程序,一旦银行倒闭,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可以参照,会极大的损害百姓和企业的利益,甚至严重会导致整个银行业的信誉危机。
2.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制约民营银行发展。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于1996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存贷款利率基本已经固定,且金融机构之间同业往来和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已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利率市场化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民营银行主要是吸收民间资金,民间资金有追求高收益的特点,假如按照国有银行相同的接管制利率吸收存款,则民间资本会选择国有银行,收益相同而风险更低。因此,民营银行管制利率满足不了民营银行获得相应风险收益的要求。而在银行信用方面,民营银行则完全无法跟国有银行相比,在我国,国有银行信誉等于国家信誉。因此,在现行金融管制的情况下,通过价格和服务,民营银行很难与国有银行竞争。
3.存款保险制度缺失影响民营银行信誉。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当今我国银行体系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不存在独立的信誉问题,承担保护人合法权益义务的实际是政府,国有银行的信誉即政府信誉。但是民营银行则没有这种待遇,大部分人一开始会对民营银行持怀疑态度,国有银行的风险可以直接转换为政府财政危机或者国家风险,但是民营银行不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限制了民营银行的资金来源,对于银行来说,没有资金意味着不能正常营业。浙江台州2001年发生的挤兑风潮直接凸显出了信誉的重要性,信誉最好、业绩最好的民营泰隆城市信用社竟然是挤兑风潮的源头,这凸显出了民营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形象的表达了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的不同之处。
(二)影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1.我国民营银行股东关联交易频繁。不少民营资本希望进入银行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从控制的银行获得大量的资金以便来支持自身企业的发展,参股企业的滥用关联贷款问题是民营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投资并控制某家民营银行,而后绕过银行所设定的贷款门槛,而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最后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定时炸弹,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不良资产,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例如,台州市商业银行,2006年末该行100万元以上的股东贷款共有12笔,总金额为7180万元,占该行贷款余额的0.87%,这12笔股东贷款中有4笔为次级贷款,已成为该行的不良贷款,金额为780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5.54%。
2.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保障银行股东的利益,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有一个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由董事会直接领导。以浙江台州市商业银行为例,该银行的理事会、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外部监事以及独立董事均没有设置,
这直接影响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且该行的董事长陈小军直接兼任行长,这严重违背了现代企业精神。
3.我国民营银行的企业文化不明确。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民营银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渐的提升,但是仍有些许不足之处。首先,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政治文化取代企业文化现象明显。其次,不少银行对企业文化理解出现偏差,将企业文化简单的等同于文体活动。再次,银行只热衷于搞公关、做广告宣传,企业文化内在精髓的确立和实践被忽略。最后,某些民营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不能很好的结合本行的实际,企业文化无法深入到员工内心,难以获得员工认同。
四、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外部环境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国家银监部门应适当放宽民营银行的利率决定权,打破现在所有银行都在一个利率空间的现象。这样,民营银行在产品定价机制上有一定的把控权,可以根据本行业务特点,寻求最佳的利润空间。这样能在激励民营银行去进行市场开拓以及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对国有银行进行刺激,迫使他们不被市场淘汰进行银行体制改革。
2.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没有国家信誉做担保,面临着信誉缺失的问题,极易产生银行破产导致挤兑风潮的危险。只有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才能打消民营储户心中的疑虑,即使出现银行破产的现象也不会损坏储户的利益,最后还有信誉担保人进行赔偿。这样不仅能打消民众对民营银行的疑虑,而且有利于民营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提高民营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由央行和政府共同成立存款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提高民营银行的信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对民营银行进行监管。
3.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规范完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寻租现象的产生,民营银行的的成立必须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审批通过后方可注册成立。银行市场进入制度的不规范容易产生金融业过度,甚至恶性竞争或金融投机倒把的现象,无论是哪种现象,最终都会给民营银行带来灭顶之灾。
对于民营银行的退出和风险救助也要有规范的制度。明确民营银行破产时,谁来执行破产清算、怎么保护储户的利益不受损害等问题。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实现银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规范健全的银行退出机制不仅能够让民众知晓政府处理银行危机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减少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将经营不善的损失降到最低。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应遵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市场为主,行政导向为辅的原则。
(二)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内部环境
1.加强民营银行的关联交易监管
民营银行的关联交易有着不易控制、不易察觉的特点,想要实行有效的监管,首先要对贷款总量进行控制。《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关联贷款的余额与资本余额要控制在一定的比率之中。其次,对于关联贷款要按照普通贷款进行发放审核,其贷款条件与非关联贷款相同。再次,在关联贷款时,可以实行回避制度,由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市场监督进行约束,实行披露制度。
2.重视培养人才。人才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善管理、懂银行的高素质人才相对比较稀缺,尤其是民营银行。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提高员工整体业务素质,拥有高素质的专家人才是民营银行做大、做强的必要途径。
五、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入,民营银行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民营银行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国现行银行业的重要补充。(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谢玲玲:从泰隆模式看商业银行如何推进小企业信贷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0.2,21-23
[2]叶陈凤:对民营银行股权结构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4,11-12
[3]王峰: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理论综述[J],中国市场,2011.26,21-24
[4]牟惠萍:构建民营银行有效监管体系的研究——以浙江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30-31
[5]郑莉: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J],項庆行政,2008.1,18-19
[6]张曦、王大治,浅析我国民营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