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钧蔚 雷凡毫
作者简介:郑钧蔚(1984-),男,汉族,四川渠县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在校研究生。
雷凡毫(1990-),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级政治学理论在校研究生。
摘要:社会治理以兼顾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具备完善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最终实现不同利益的有机整合。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不同利益群体,他们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结成的组织体系。特别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不同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因此社会治理是一个充满了协商、沟通、协调的利益博弈和整合过程,在社会治理主体间达成共识,最终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关键词:利益博弈与整合;社会治理;根本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急剧的市场竞争,不断分化的利益群体和公民社会崛起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过去以政府作为一元管理主体地位,要向社会分权的多元主体转变。因此,进行了突破传统管理思维,以寻找新的治理方式的实践探索。与此同时,西方治理理念被引入中国,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治理是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部门或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的各个层级,表现为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等。“治理理论是一套用于解释现代国家与社会结构变化特征的规范性理论分析框架。
一、社会治理及其特点
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理念的一个方面,是把治理理念和基本观点引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社会公共事务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去。社会治理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权力让渡出来的特定领域内的治理,完全具有治理理念一切特征;二是社会治理又有其独特性,就是体现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社会治理可以做更全面地理解:社会治理是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政府、社会和私人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前提条件下,基于政府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公共管理权力在各种社会组织间重新配置,形成政府主导、个人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公权力仍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二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将由个人、政府、私人部门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而不仅仅限于政府一元治理主体;三是社会治理将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各种非正式的手段;四是社会治理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参与,还包括协商、咨询等一切制度或非制度安排;五是社会治理是一个表达不同利益,到利益整合的过程;六是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方式的变革。
综上对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和概括。社会治理是在治理理念的引导下,社会管理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治理以兼顾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具备完善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最终实现不同利益的有机整合。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不同利益群体,他们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结成的组织体系。特别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不同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因此社会治理是一个充满了协商、沟通、协调的利益博弈和整合过程,在社会治理主体间达成共识,最终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二、完善的利益表达和整合机制
村民议事会就是关于村(居)民不同利益表达和整合的制度平台,由代表村小组、院落、楼栋等不同利益群体的议事会成员,通过议事会,实现不同利益的表达和整合,形成最后的决策。议事会作为利益沟通、表达、协商的制度只局限于村(社区)内的公共事务议决,但是对涉及更大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成都市还创建了更多利益表达、整合的平台,在保证公民参与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决策科学性进一步提升。
引例:彭州市磁峰镇第二次社会协商对话会
2014年3月19日下午,磁峰镇镇政府会议室,磁峰镇第二次社会协商对话会如期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成员除镇政府主要领导外,主要有来自磁峰镇15个村(社区)议事会代表,各社团代表和宗教代表(当地寺庙代表)。在主持人李世彬对本次会议工作流程、议事项目、成员构成等会议纪律、内容和流程等做了充分说明后。大会第一项内容由镇长郭朝迎做关于磁峰镇第一次社会协商对话议题落实情况报告,根据第一次对话议题实施情况,提出了关于完善镇协商会对策建议。大会第二项内容就第二次会议收集的15议题做讨论,大会主持人把参会人员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十五分钟,形成每组关于议题的共同意见建议,和最终议题的表决。大会第三项内容是各组代表宣讲本组讨论对不同议题的观点。大会第四项内容为协商会成员对议题进行投票表决。通过统计,最终确定本次协商通过的议题是: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情况和莲花池水库旅游开发项目招投标项目。最后,杨继刚就两项议题做相关说明。第六项议程为公示意见:垃圾分类工作意见,建议共收集15条,38票;莲花湖旅游开发项目达成共识,37票。最后进项了票决,将两议题纳入了镇决策内容。
彭州市开展镇级协商会试点以来,以广大民众为协商主体,构建起镇、村(社区)两级协商民主机制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不同利益的表达渠道,让更多的意见建议汇集到政府的公共决策中来。这不仅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增进共识,还能起到凝心聚力作用。建立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民主协商沟通机制,也被创新应用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在成都市启动北城改造以来总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出了条特设的旧城改造之路。2012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曹家巷自治改造工程,就是群众利益得到充分表达和整合的结果。曹家巷自治改造工程通过成立自改委,把涉及旧城改造的权力交给群众,让群众自主裁决。为确保自治改造真正体现“自治”精神,制定了自改委工作规则,明确自改委的权限边界、主要工作职能职责。
曹家巷自改委规范性工作章程(选)
1、工作职能职责:维护住户的合法权益,组织发动全体住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依靠群众推动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对规划设计方案和还迁安置提出意见建议,配合入户征求意见;全过程监督。
2、工作制度:为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制改为创设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通报制度、票决制度和集体学习制度。通过制度鼓励居民讨论质询,甚至辩论,激发居民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自治改造……
……
可以看出,在曹家巷的整个自治改造过程中,群众始终作为自治改造的主体身份没有改变,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确保了这次旧城改造项目的成功。自改委则充当起群众利益“整合器”和表达“枢纽”,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起到群众与政府间沟通协商的桥梁作用,最终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达成共识。
成都市创新村级治理机制以来,在各地实践中,这一制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以议事会、协商会、咨询委员会、自改委等不同组织形式,搭建起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整合平台。日益健全的社会民主协商机制,不仅确保了灾后重建任务的顺利完善,还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伯英: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第19页。
[2]中共成都市市委:《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