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丽
(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小班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胡焕丽
(许昌卫生学校,河南 许昌 461000)
本文对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小班教学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小班教学;护理教育;因材施教
近年来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制护理向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过渡,这些转变赋予护理教育新的内涵,但目前的护理教育还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护理工作的需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护理人才成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以及各有关院校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就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小班教学[1]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小班教学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及劣势,为我国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小班教学是指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以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2]。最早对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的是美国的莱斯(J.M.Rice),莱斯之后比较有名的研究包括元分析法研究、定性与定量结合性研究、最佳证据综合法研究、相关归类研究等。这些研究结果证实小班教学使用得当的话,学生学习成绩较大班要好[3]。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普遍推行小班教学。
通过对小班教学历史的考察发现,小班教学形式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及教育自身进步的必然结果。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水平不断增高的期望对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有的学校因招生规模扩大,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因材施教,致使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技能操作不熟练,影响到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小班教学可使师生间活动的密度、强度、效度都得到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操作示范看得清,对教师的讲解听得清,发现问题时问得着,能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初始阶段就明确和领会操作要领;同时,教师也可对不同操作能力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护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实现教学目标[6]。
3.1 班级规模缩小
小班教学中的学生人数,通常为15~18人[7],一般不超过30人。据国外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视野关注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人左右。学生数太多,教师会顾此失彼;而学生数太少,虽然可以因材施教,却不利于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研究还发现,在学生人数小于20人的班级中,小班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8]。
3.2 教学形式多样化
传统班级由于客观原因,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师大多“满堂灌”。而小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角色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座位形式,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坐成马蹄型、T型或扇型,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学习,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3 学生的个性与教师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
小班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进行小组讨论,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均等的展示、锻炼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其形成独立个性,自由、健康地成长。
4.1 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双向交流
目前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大都只编制了应对江河洪水的城市防洪预案,缺乏城市内涝积水、山洪泥石流、交通瘫痪、地下设施雨水倒灌、供水供电中断等次生灾害的应急预案。同时,城市建设不断向空中、地下发展,出现了大量高层建筑和地下设施,高度集中的供水、供电、能源、通信系统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往往会发生水电中断、交通瘫痪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缺乏应对这些次生灾害的应急预案,会导致灾害来临时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防灾减灾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小班教学班级规模缩小,教学活动灵活多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把师生间单一的交流转变为双向交流,实现双向沟通。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护理教育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0]。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长期与护生接触,了解护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重视护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地指导,形成双向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11,12]。
4.2 有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班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课堂压力,有利于教师充分备课及灵活讲课,便于教师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讲解,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聚敛性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有利于提高护生操作能力
护理教育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大的实践性,但实践技能的规范性,常常需要“手把手”地教,使护生远离以往的错误习惯动作[13]。大班教学,教师显然力不从心,也无暇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技能学习和掌握情况。而小班教学正好适应了护理专业护理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研究显示小班化教学学生技能成绩优于大班化教学[14]。采用小班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指导学生,有利于提高训练效率。同时小班教学时,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练习机会增加,避免了大班练习,学生人数多,动手机会少,练习效率低的局面。在学生临床实习前,采用小班教学对其护理基本技术进行强化训练,有利于护生巩固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14~16]。
4.4 有利于评估教学效果
小班教学班级规模小,便于教师进行小组教学,对护生每次上课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护理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的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以及护理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评价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还可以进行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在一个学习环节结束后进行临床护理技能考核以及护理理论知识考核,这种将平时考试和最终的综合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科学地评价了教学绩效,并与课程的进行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又为护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5.1 教学资源不足
小班教学在使班级人数减少的同时造成了班级数量的激增,势必需要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支持,急需学校增加更多教室及配套设施,尤其是护理实践资源和教师的配备,而这些仍是目前大多数护理院校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5.2 师资队伍不完善
小班教学所需教师数量更多。首先,小班教学的师生比例远远高于传统的大班教学,相同的学生人数需要更多的教师来指导、组织教学。其次,小班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良好的组织能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足的知识储备、持久的耐心以及深入的洞察力和对新事物的吸纳能力等。而目前在我国的护理教育行业中,师资缺乏,很多护理教师是中专、大专学历,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知识更新与教学水平上没有达到专、本科教育要求,很多教师缺乏技能培训,对相关的教育理论知之甚少。
5.3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关于小班教学尚未出台相关政策,其发展尚处于“自觉阶段”[1]。护理教育中也没有明确的小班教学规定,对其发展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计划,尚处于研究阶段。
小班教学是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对教师、学生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有效改进了教学效果评价等。但目前关于小班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多集中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研究,认为对护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效果最显著,而对于护理学其他课程的效果以及小班的规模,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针对小班教学应用于护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也多限于理论层次,缺乏实践证明,需进一步探讨。
[1]陶青.我国小班化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深层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46(3):14-17.
[2]欧阳美梅.中美两国小班化教育改革之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7):3-5.
[3]卢海弘.班级规模变小,学生成绩更好?——美国对缩小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关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33-37.
[4]周文雁.小班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5]杨平.学习和自我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范晓江,诸葛毅,黎萍,等.小班教学模式对不同护理技能项目考核成绩影响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12-713.
[7]Art H.A parent's guide to class size reduction[R].Washington,DC: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ED),2003.
[8]杨敏,丁怡颖.STAR项目与小班化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6(2):25-27.
[9]张勇.小班化教学优势大困难多[J].新课程研究,2011(8):116-117.
[10]朱晓红,李淑迦,李俊,等.澳大利亚肯迪大学高等护理教育方法及特点[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85-286.
[11]包龙梅.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2):43-46.
[1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7,28(8):68-69.
[13]高玉霞,赵凤君,刘丽丹,等.护生错误或习惯动作与护理技能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4-5.
[14]范晓江,诸葛毅,黎萍,等.小班化模式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技能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85-87.
[15]杨运秀,张玉洁.小班教学与项目负责制在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163-164.
[16]杨运秀,张玉洁.《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的经验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5,28(2):135-136.
G421
A
1671-1246(2014)01-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