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解释框架。文章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共生,进而产生共生的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多元资本; 共生; 利益相关者满意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9-0004-06
一、引言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大量文献主要集中于直接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尚未取得明确一致的结论(Carroll & Shabana,2010)。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样本选择、计量方法、模型设定等技术性问题以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社会责任”这一社会性目标转化为“财务绩效”这一经济性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纯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远远不能揭示这一复杂过程内部的规律和本质。为此,必须深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传导过程中,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而这一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
虽然学者们已经关注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普遍认可利益相关者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已有的相关文献主要从消费者视角或者从创造“声誉资本”(或“道德资本”)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研究(Marin、Ruiz and Rub,2009;Lacey,Kennett-Hensel,2010;刘建秋,宋献中,2010)。这些成果为我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思路和经验。然而,企业是利益相关者有机整合的多边契约,企业社会责任不是沿着单一的路径影响企业绩效,而是体现在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和耦合过程中。因此,只有基于更广阔的利益相关者,才可能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更加全面的分析与评价(wood,2010)。
如果从多个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绩效的影响机理,那么就会产生两个极为重要且有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一:利益相关者如何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进而引发行动?问题二: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各自的资本,其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利益相关者投入的多元资本如何共生,进而产生财务绩效?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思考,借鉴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和共生理论(Symbiosis Theory)的原理,提出“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两个概念,通过二者的中介作用,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传导路径。
二、文献综述
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Barnett(2007)建立了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能力模型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转化,该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而获利。Basu和Palazzo(2008)提出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模型,把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为一种组织进行意义建构的内在过程。
在实证研究方面,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从消费者视角研究公司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Marin、Ruiz和 Rub(2009)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随机选择400名消费者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Castaldo等人(2009)通过对连锁店顾客的调查研究发现,面向社会的企业能够成功地利用他们的声誉增加公司产品的符号消费价值。Lacey,Kennett-Hensel(2010)的研究发现,CSR能够通过增强消费者信任而获得好处。Lii,Leed(2012)研究了企业三种类型的社会责任(赞助、善因营销、捐赠)对消费者公司认同度的影响,三种社会责任行动都对消费者的公司认同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影响水平要受CSR声誉的调节。另外,也有文献从组织文化、无形资产、绿色创新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责任对绩效的促进作用(Chang Ching-Hsun,2011)。
我国学者在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传导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也是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代表性研究主要有:周延风等(2007)的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受到消费者个人特征的影响,也受到产品自身特征的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响应存在差异;谢佩洪、周祖城(2009)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王瑞、田志龙(2012)研究了CSR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的反应差异。
也有学者从社会责任影响声誉资本、社会资本等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徐尚昆、杨汝岱(2009)基于世界银行对全国12个城市1 268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研,检验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田志龙等(2011)研究了消费者CSR反应的产品类别差异和行业差异。刘建秋、宋献中(2010,2011)研究了信誉资本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在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中发挥了价值传导的中介作用。徐莉萍等(2011)专门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影响,发现媒体在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来自舆论的可能压力明显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捐赠可能性。刘凤军等(2012)的研究表明,CSR承诺、CSR水平、CSR时间选择可以显著地提升品牌影响力,而CSR关联度对品牌影响力的作用却相反,且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能力信念对CSR与品牌影响力的关系有微弱的调节效应。
三、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回报
从共生理论的视角看,企业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温素彬,2008)。共生理论(Symbiosis Theory)最早产生于生物学领域,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bery)在1879年提出,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共生理论和方法逐步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初步应用。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较早地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他指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并定义了共生的三大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按照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本的形态不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大致可分为四类:(1)货币性资本利益相关者,即向企业投入货币性资源的主体,主要包括股东和债权者;(2)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即向企业投入人力资本的主体,主要包括管理者和员工;(3)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即那些与企业建立社会网络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特殊利益团体等,进一步可分为制度型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和交易型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4)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包括自然环境、后代人和非人类物种。
利益相关者之所以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因为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各自所拥有的资本,企业有责任维护和追求这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多数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进行的一项投资,笔者的观点与之不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1)利润、利息是对货币性资本的回报;(2)薪水、福利、工作环境与安全、在职培训等是对人力资本的回报;(3)物美价廉、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安全等是对顾客关系的回报;(4)及时付款、诚信协作等是对供应商关系的回报等;(5)关心公益事业是对公众关系的回报;(6)依法纳税、遵纪守法是对政府关系的回报;(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对生态资本的回报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在早期,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中,经济性资源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他资源都必须依赖经济资源的发展而发展,多元资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寄生共生”关系,即其他资本(寄生者)是寄生于货币性资本(寄主)之上的,其他资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货币性资本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自然而然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多元资本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从“寄生共生”演变为“互惠共生”,即各类资本的保值增值必须依赖于它们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此时,企业的责任则演变为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在内的多元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如何,取决于企业履行了多少社会责任,更取决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以及由此采取的行动。只有企业社会责任达到了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才能激发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行动,促进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本,产生财务绩效。反过来,只有财务绩效的持续提升,企业才更有能力去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获得多元资本的持续投入。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
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及满意的形成机理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程起始于对事物的关注,即首先注意到事物的存在;然后才会对所关注的事物进行译码和判断、转换和推理,进而作出反应。所以,关注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反应的前提。关注会受到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制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传播和普及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关注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尤其是企业在高层次层面(如环境、伦理和慈善)的社会责任实践。利益相关者对CSR行为的低关注度可能会阻碍利益相关者对CSR作出敏感的反应,从而降低利益相关者对CSR的直观感受。由于利益相关者对CSR的低关注度,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较好时,可能并未得到“好”的感受(正感受),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较差时,可能也没有得到“差”的感知(负感受)。这就是“好人没好报”和“坏人没坏报”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越主动关注CSR 的利益相关者,越可能更加主动地理解企业的CSR行为,从而提高对CSR的感受。另外,根据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体对事物的期望也会受关注的影响,关注是行为主体对事物反应的起始,关注度越高,往往对所关注的事物的期望也越高。
利益相关者满意还与利益相关者对CSR的期望有关。期望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和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期望一致性会影响行为主体对事物的满意度判断。期望一致性存在两个前导变量——期望与感受。感受是利益相关者对CSR的直观感受,是对CSR的一种偏机械性反应;期望是利益相关者希望达到的CSR水平,是对所期待事物的信念,或者说是对CSR最低水平的心理预期。在期望一致性模型中,期望一致性是感受与期望的比较变量。期望一致性=感受-期望。行动主体会将他们的期望与感受进行比较,进而决定行动。当利益相关感受到的CSR超过其期望时,为正向期望一致性,正向影响利益相关者满意;当利益相关感受到的CSR低于其期望时,为负向期望一致性,负向影响利益相关者满意。
利益相关者在关注到企业社会责任时,会机敏地对企业CSR 行为的动机和真诚度作出猜测,而猜测的结果会影响消费者的后续态度和行为反应。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将某种行动的动机归结为内部原因——特质归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或外部原因——情境归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从大的方面来看,利益相关者往往会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归为两大类:利他动机(类似特质动机,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源自企业自身的道德水平)或利己动机(类似情境归因,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迎合外部压力而谋取自利)。
当利益相关者将企业社会责任更多地归因为利他动机时,会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观感受;一旦利益相关者认为企业的CSR 行为不是出于真诚的利他动机,更多地归因为利己动机时,反而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削弱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观感受。
综合上述内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和满意的形成路径如图1所示。
五、利益相关者满意对多元资本共生的影响机理
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利益相关者是否继续愿意成为企业这一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取决于利益相关者预期是否能够从共生系统中获得共生能量,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利益相关者对CSR的满意度越高,对未来能够从企业这一共生系统中获得共生能量的预期就越肯定,利益相关者越愿意付诸支持企业的行动,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中,促进共生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否则,就更有可能退出企业并另觅新的共生系统。因此,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是否采取积极的支持行动,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满意。由于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对CSR的感知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其满意驱动下的行动也会有所差异。另外,现实中,由于生态资本具体所有者的缺位,其利益要求往往通过其他利益相关者来反映,并且通过他们的行动来维护和保证,当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态责任满意时,会增强其对企业的整体满意,进而促进其对企业的支持行动。
企业本质上是多元资本共生演化的结果。在此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不是简单的一系列个体行为的独立演化,而是共融于共生环境中,共同遵从共生系统的“动态稳定原则”而进行的演化。每一个共生单元都必须以这一原则管理自己的行为。否则,当超过这一原则的阀值时,将受到共生系统的严重惩罚,甚至消失。所以,多元资本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它们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使用的关系及结构,就形成了企业共生系统。
当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越高时,利益相关者更希望能够保留在本共生系统中,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生存,即“共生意愿”更强烈;共生意愿越强烈,在共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共生单元为了能够继续保留在共生系统中,获得更多的共生能量,必须调整各自的单一利益目标,兼顾其他共生单元的利益,向共生的稳定状态趋近,从而较好地解决利益冲突问题,促进利益一致性的提高;利益一致性水平越高,共生关系越稳定,互惠共生程度越高。
利益相关者满意对多元资本共生的影响如图2所示。
六、多元资本共生能量的产生机理
企业多元资本共生的本质在于,共生单元(多元资本)基于共生基质(资本增值目标),通过共生界面(资本配置和运营),持续性地产生共生能量(绩效提升、价值增值)。企业社会责任创造价值的真正来源在于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所产生的共生能量。根据共生理论,多元资本共生能量表现为企业绩效提升和价值增值。
资本共生能量的产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企业这一共生系统的整个运作过程而产生的,它循环地存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因此,将多元资本的共生能量划分为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共生能量的产生需要经过过程能量的积累和结果能量的显现两个大的环节。
过程能量:主要表现为经营绩效和理财效率的提升,以及风险的降低;
结果能量:主要表现为现金性、盈利性、持续性等财务绩效的提升。
1.过程能量——经营性过程能量的产生
企业对供应商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获得供应商满意,提高供应商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度,进而能够获得供应商的优惠价格、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质优价廉的原料、更加快捷的供货、周到细致的售后服务,从而提高采购渠道的经营绩效,产生采购渠道的共生能量。
企业对管理者和员工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获得管理者和员工满意,提高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的共生度,进而能够获得较低的员工流失率、更高的员工生产效率、更多的员工创新、更加一致和高度认可的企业文化等,从而提高生产渠道的经营绩效,产生生产经营渠道的共生能量。
企业对顾客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获得顾客满意,提高顾客与其他资本的共生度,进而能够获得顾客忠诚度、顾客回头率、顾客满意度、合理化建议、快捷的付款等,从而提高营销渠道的经营绩效,产生营销渠道的共生能量。
企业对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实施清洁生产、绿色物流,获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不仅可以大大地减少供应链的资金浪费,提高物料循环效率,减少环境治理支出和环境罚没支出等,还可以获得新的资源投入,提高绿色经营效率,产生经营性过程能量。
企业对政府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度,能够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税收成本,产生经营性过程能量。
2.过程能量——理财性过程能量产生
企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获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满意,提高货币资本与其他资本的共生度,进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相对更低的融资成本、降低理财风险等,从而提高投融资效率,获得投融资渠道的共生能量。
企业对环境、社区和公众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社区和公众的满意,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声誉,增加企业无形资产,获得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和税收优惠等,从而提高理财活动效率,产生理财渠道的共生能量。
3.过程能量——风险性过程能量的产生
从风险角度来看,企业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获得利益相关者满意,提高多元资本的共生度,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例如,互惠共生程度越高,货币性资本越充足,财务风险越低,资本成本越低;人力资本越稳定,离职率越低;交易型社会资本越稳定,违约率越低,顾客的回头率越高;制度型社会资本越稳定,政策优惠越多等,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风险。
4.结果能量的产生
企业多元资本的共生,不仅产生过程能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过程能量的积累,最终形成结果能量,实现财务绩效的提升。经营绩效的提高,理财效率的提高,风险水平的降低,有利于促进现金流量、盈利水平和财务持续性等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
多元资本共生能量产生路径的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七、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财务绩效,即“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满意—多元资本共生—财务绩效”的传导过程。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 Basu K, Palazzo 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Process Model of Sensem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1):122-136.
[2] Castaldo S, Perrini F, Misani N, Tencati A. 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sumer Trust:The Case of Fair Trade Product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9, 84(1):1-15.
[3] Lacey R,Kennett-Hensel P A.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ustom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7:581-597.
[4] Lii Y S, Leed M. Doing Right Leads to Doing Well:When the Type of CSR and Reputation Interact to Affect Consumer Evaluations of the Firm.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2,105(1):69-81.
[5] Marin L, Ruiz S, Rub A. The Role of Identity Salience in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4:65-78.
[6] Wood D J.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0,12(1):50-79.
[7] 刘建秋,宋献中.社会责任、信誉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J].财贸研究,2010(6):133-138.
[8] 王瑞,田志龙.中国情境下消费者CSR响应的群体细分及影响机理研究[J].管理评论,2012(8):107-117.
[9] 温素彬.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150-160.
[10] 温素彬. 企业三重绩效的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0(12):82-87.
[11] 谢佩洪,周祖城.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64-70.
[12] 徐莉萍,辛宇,祝继高.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135-144.
[13] 周延风,罗文恩.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J].中国工业经济,2007(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