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南特色舞蹈的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4-03-18 00:53刘青梅
戏剧之家 2014年21期
关键词:湖南舞蹈特色

刘青梅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408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大高校的舞蹈专业在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发展观念,通过对舞蹈专业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舞蹈专业的特色化。从整体上来看,舞蹈专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渐拓宽舞蹈专业的科学化与系统化,但在特色舞蹈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舞蹈教学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湖南高校为实例,阐述特色舞蹈的教学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湖南特色舞蹈概述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舞蹈艺术家,并成为推动特色舞蹈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且,湖南特色舞蹈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多样性、民族性、特色性等特点。从内容上来说,湖南特色舞蹈历史悠久,全省至少有近400多个舞蹈种类,百家争艳,共同丰富和发展湖南人民的智慧。总体来看,湖南特色舞蹈主要反映当地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生命追求。比如,郴州地区的《伴嫁舞》形象生动地通过十三个故事内容来串联出一组组民间歌舞,倾诉妇女的痛苦遭遇。而土家族的跳丧舞、汉族的穿花舞、苗族的先锋舞等等,都表达人们对祭祀的一种情感宣泄,寄托对生命的无限渴望。

二、湖南高校特色舞蹈教学现状

(一)特色舞蹈的教学意识不明显

湖南省将舞蹈专业教育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艺术学校中对学生进行的舞蹈教育,即针对舞蹈专业学生所进行的专门性舞蹈教育,另一部分是综合类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舞蹈教育,主要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在舞蹈教育中,湖南各高校中都设立有相应的舞蹈学院,综合性学校的舞蹈学院秉承的舞蹈专业教育理念基本一致,其大都遵循专业舞蹈学校如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专业教育理念。因此,这类综合性学校的舞蹈教育格局与舞蹈教育方法存在雷同。此外,高校在舞蹈教学上没有充分地重视特色舞蹈的教学,舞蹈专业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缺乏湖南特色,这就容易导致舞蹈表演者千篇一律的表现方式,没有独特的竞争力。

(二)优秀特色舞蹈资源有待开发

湖南当地舞蹈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舞蹈资源丰富多彩,湖南当地舞蹈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代表性、特色性。尽管如此,湖南当地的特色舞蹈并没有仅有少部分采纳到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理念中。比如,湖南经典的楚风古典舞享誉全国,具有湖湘特色的浏阳古乐舞更是国内的舞蹈珍宝,这两大代表性的经典特色舞蹈,鲜少得到重视和传承。

(三)教学模式落后

从教学模式上来看,湖南高校的舞蹈专业教育理念不够科学,课堂模式单一,过于重视舞蹈技术,忽视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把握。舞蹈课堂模式中,教学方法不够新颖,依旧采取效率不高的口传身教法。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开发出自身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因此,将湖南当地特色舞蹈纳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刻不容缓。

三、发扬湖南特色舞蹈的重要意义

文化不仅是特色艺术的代表,也是促进国民创造力提高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物,舞蹈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比如,西北大学结合地域特色,开展长安唐乐舞的研究、敦煌舞的教学探讨,杭州大学的“南宋”乐舞研究等等,这些特色舞蹈探讨丰富了当地的舞蹈内容,最重要的是传承了舞蹈文化,树立特色的舞蹈品牌。由此可见,如果湖南舞蹈教学能重视特色舞蹈研究,在对特色舞蹈进行推广的基础上实现舞蹈教育理念的发展与传播,有利于促进高校舞蹈教育学科建设,促进高校舞蹈品牌的树立。对于特色舞蹈研究来说,将湖南当地特色舞蹈与舞蹈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能丰富舞蹈教育的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意识。比如,苗族舞蹈《红苗伞》的演出非常成功,正是将湖南苗族的民间舞蹈进行挖掘创新,才有了这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增加了学生对苗族文化的理解。

四、湖南特色舞蹈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挖掘民族特色舞蹈与特色音乐

自古以来,湖南的楚舞非常著名,在《楚辞》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皇宫权贵们的乐舞生活,西楚霸王的《虞兮歌》衍生的“楚善舞”历史文化都深刻地说明了楚舞的源远流长。如今,湖南在古典楚风舞蹈文化上的研究非常少,与之相关的舞蹈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必须加强对湖南当地特色舞蹈进行积极探索,重视湖南特色文化的作用,将湖南特色文化与特色舞蹈带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中,赋予舞蹈更多的当地特色,使舞蹈显现出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特性。

因此,湖南高校应积极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全方面的研究楚风古典舞、祭祀空乐舞等方面的研究,发挥这些特色舞蹈的艺术魅力,将学校对舞蹈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对当地特色舞蹈的研究结合起来,尤其是一些综合类高校应积极致力于将特色舞蹈与舞蹈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中,以此保持舞蹈教育的独特性。在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中,还应注重对楚歌、湘歌等特色音乐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对湖南当地音乐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当地湖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促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开发历史舞蹈文化,打造专业性的舞蹈课程

湖南省高校在进行舞蹈专业教育时,应将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模式与当地优秀代表性民族特色文化结合。比如,远负盛名的楚风古典舞、祭祀空乐舞等特色舞蹈,可进行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这样才能积极打造湖南舞蹈专业特色,发展多样性的舞蹈专业课程,促使湖南舞蹈专业教育的稳健发展。

目前,湖南高校的舞蹈专业教育课程对特色舞蹈的开发几乎为零,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而片面,这对湖南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避免高校舞蹈专业教育课程的单一化与片面性,高校应积极挖掘当地特色文化与特色舞蹈理念,对当地特色文化与特色舞蹈理念潜心研究,不可忽视当地当地特色文化与特色舞蹈理念对高校舞蹈专业教育的作用。

(三)整理特色舞蹈文化,创新舞蹈教育模式

湖南省的民间舞蹈与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民间舞蹈与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与开发,相关的研究课程相对较少。为了获取更多的舞蹈教育资源,丰富舞蹈教育内容,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对湖南舞种的开发和研究。尽管吉首大学舞蹈学院在湘西民族舞蹈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深入挖掘了苗族舞、花鼓舞等特色舞蹈,不过全省并没有形成积极挖掘民间舞蹈与文化资源的热潮。比如,民间舞蹈“蚕灯舞”、摆手舞、毛古斯舞、“跳丧鼓”、八宝铜铃舞等等,具有鲜明的湖南印记。其中,春节灯会上的“蚕灯舞”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拜四门”、“双关门”、“太极图”、“蚕灯缠腰”等舞蹈动作,如梦似幻,蕴含神话浪漫色彩,反映出湖南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于湖南特色舞蹈教学来说,必须考虑如何突出当地的特色,丰富舞蹈的特色舞蹈课程内容。在对舞蹈教育资源的研究上,高校应在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实现高校舞蹈教育模式的创新,不仅要扩充课程内容,吸取更多的湖南民族文化与当地舞蹈特色,而且在舞蹈专业教育上,还应对地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民间舞蹈进行归纳和整理,因地制宜地走出特色舞蹈教学道路。

五、结语

湖南特色舞蹈丰富多彩,文化资源多种多样,为当地高校开展舞蹈专业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文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的发展,湖南高校应抓住机遇,积极加强舞蹈艺术的研究,挖掘地方民族民间文化,培养具有湖南特色的舞蹈艺术人才,丰富国家舞蹈艺术的发展。

[1]刘科.浅谈湖南地方花鼓的表演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0(20).

[2]聂荣华.湖湘文化通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喻意志,章瑜.浏阳孔祭音乐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2).

[5]徐颖.对高校本科生舞蹈教材和课程建设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湖南舞蹈特色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特色种植促增收
冰上舞蹈搭档
中医的特色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完美的特色党建
我和舞蹈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