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测验的初步编制

2014-03-17 12:12安哲锋潘敏
科教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

安哲锋+潘敏

摘 要 本文基于以往国内外文献对信息技术素养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和主要具体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初步编制了适用于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测验,测验包含情感态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管理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道德修养与法律法规六个维度的内容,这为高校了解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供了内容框架和工具。

关键词 信息技术素养测验 大学生 初步编制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Test

AN Zhefeng, PAN Mi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ast literature on IT literacy, based on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concepts and major details, and as a ba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ed to college literacy tests, quizzes contain emotional attitudes, information content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kills, independence skills, teamwork ability, morality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six dimensions, which provided content framework and tools for college to understand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test; college students;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在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和基于信息技术素养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现状的了解必不可少,这就需要科学化的、专门化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测评工具。因此,编制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测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提倡和关注下,信息技术素养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围绕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研究机构等,先后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界定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把信息技术素养分为基本技术素养和流利技术素养,前者是指“基本熟悉技术工具,如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等”;后者则是“人们了解信息技术,并能广泛、创造性将其应用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知道何时信息技术能帮助和促进用户解决问题”。①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提出信息技术素养,即“利用数字技术、传播工具和网络来获取、管理、综合、评价和创造信息,以便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②“21世纪技能合作伙伴”组织认为,将信息与通讯技术素养界定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有效应用技术的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有效应用各种传统技术研究、组织、评估和交流信息(对应其他领域和通用技术领域中信息素养的培养);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包括计算机、各类便携式数字设备、媒体播放设备、全球定位设备等)、通讯/网络工具和现实的社会网络来访问、管理、集成和创造信息,以便在经济知识背景下成功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理解并应用各类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相关伦理和法律规范。③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也提出信息技术素养是指使用工具、资源、程序和系统负责任地获取和评价任何一种媒体的信息, 以及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进行清楚的交流、做出信息决策、建构新知识、开发产品或系统的能力。该信息技术素养标准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包括媒体和技术、信息与查询、独立学习、学习共同体。④⑤

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养理论引入我国,迅速成为指导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经典理论。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些纲要或标准对提高中小学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信息技术素养也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胡广中(2004)曾提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情感(能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资源的潜在意识)、信息伦理道德(能区分信息的优、劣、好、坏)、信息处理能力(知识信息以及信息的获取、组织、表达、处理、通讯等)。⑥高月霞(2005)认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各类教师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⑦等等。endprint

从以上论述来看,国内外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信息,有的强调技术,有的强调能力,有的兼而有之,还有的研究者在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中加入了情感、伦理道德、法律等成份。基于上文对信息技术素养概念和内涵的探讨,以此为基础,主要借鉴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胡广中(2004)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探讨等内容,本文认为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大学生在遵守相关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获取、加工、处理、交流各种信息,自主与合作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树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情感态度,是指大学生有持续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并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良好的信息观念。(2)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是指大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发展趋势,能熟练应用各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3)信息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能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处理和交流各种信息的能力。(4)独立自主能力,是指大学生结合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兴趣,能独立运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信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5)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大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团队,在团队中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道德修养与法律法规,是指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并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善于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区分信息的优、劣、好、坏,开展健康的信息活动,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2 测验的初步编制

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等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测量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诊断工具比较少见。为了科学测评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有效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改革,笔者试图以上文提出的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和6方面内容为测验的基本依据,开展了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测验的初步编制工作。

测验项目力求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实际情况,根据测验维度编制测验项目,基于平衡性和操作性考虑,初步确定不同测验维度的项目数为8个,总计48个测验条目,全部测验项目在20分钟以内完成。测验实施时可采用集体与个别进行的纸笔形式。本测验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即符合5分、较符合4分、不确定3分、较不符合2分、不符合1分。

2.1 情感态度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评价,对信息技术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倾向性。“情感态度”维度的题目内容主要包括:(1)正确评价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2)对信息技术的喜欢程度;(3)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4)运用信息技术的意愿。

2.2 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各种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题目内容主要包括:(1)对基础知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情况;(2)对基础知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掌握情况;(3)对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工具的学习情况;(4)对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工具的掌握情况。

2.3 信息管理能力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处理和交流各种信息的情况。“信息管理能力”维度的题目内容主要包括:(1)顺利找到、选择想要的信息情况;(2)对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熟悉程度;(3)加工处理信息情况;(4)信息交流情况。

2.4 独立自主能力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独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并解决学习、生活等各种问题。“独立自主能力”维度的题目内容主要包括:(1)借助信息技术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2)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独立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情况;(3)自觉运用信息技术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情况;(4)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情况。

2.5 团队合作能力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团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团队合作能力”维度的题目内容主要包括:(1)自己加入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的群组情况;(2)参与群组讨论或学习的活动情况;(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广泛交流情况。

2.6 道德修养与法律法规

这个维度主要涉及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并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运用信息技术区分信息的优、劣、好、坏,开展健康的信息活动。(1)学习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情况;(2)文明开展网络活动情况;(3)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上文介绍了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测验的初步编制过程,这为高校了解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供了内容框架和工具,对建立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标准,开展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本文也只是对测验的设计思路与初步编制进行了介绍,缺乏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验证,有待于开展后续研究。

本文系2012年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③董方田.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3:25-26.

② 宁苗苗.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④ John D. Fortier, et al. Wisconsins Model Academic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iteracy[DB/OL]. http://dae.dpi.wi.gov/files/standards/pdf/infotech.pdf.2013年11月12日下载.

⑤ 詹青龙、祝智庭.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6.1:85-89.

⑥ 胡光中.简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4.3:24-26.

⑦ 高月霞.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