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
摘 要 城市因为有了农民工大军的涌入,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但与此同时,农民工在涌入城市的进程中却饱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样的境遇使得他们融入城市的速度减缓,在拉动城市消费上的作用不明显。由此,本文作者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农民工自身层面,来浅谈如何增强农民工内心归属感及相关对策分析,希望对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使其成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生力量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 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The Sense of Belonging - The Key of the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ulling the Urban Consumption
QIAN Hui
(Institut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121)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army of migrant workers,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is plagued by a series of problems.Thu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analyse these matter from three aspects : the nation, society and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to discuss how to increase their own level of inner sense of belonging. In fact, the author hope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make them to become a pull that can boost the new forces of urban consumption.
Key words rural migrant workers; city; sense of belong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成为城市大机器运转下的螺丝钉,然而他们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缺失,在很好地融入城市方面是极不利的。
当前众多的企业,也在逐步摆脱单纯依靠体力的雇佣工人方式,更多地转向技术型工种人才的需求上,这也满足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更好更强发展的要求。然而,在招工过程中,农民工在城市求职并不理想,辛苦赚取的血汗钱当然是不舍得花销的。因此,面对城市人口的不断涌入,但是其对于城市的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
由此,本文将从国家、社会和农民工自身三个层面来浅析改变这种现状的措施:
1 国家要从法律、政策层面对农民工给予保障
从国家层面上说,要严格要求用人单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同时,在住房和子女上学问题上,给予政策上的帮扶。倡导建立“农民工经济开发区”,拉动消费的同时,又带动就业。在众多的保护农民工权益中,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是提高他们在城市生产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同时提高养老保险比例,使他们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险制度,内心的认同感才会增加,因此,只有从农民工自身的想法和利益出发,才能助其更好融入城市。
同时,部分城市通过户籍限制作为控制人口迁徙的门槛。这无疑断送了在城市奋斗的农民工,甚至是一些90后农民工实现自己人身转变的希望。对此,可以根据例如年收入达到一定上限的农民工或在城市奋斗达到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有资格参与城市购房资格和引进户口的资格。其实,想要改善城市人口过多,关键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这对于有效缓解发达城市的人口过剩的现状是极其重要的。由此,这将是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让其感觉是与奋斗的城市相连的。
建立“农民工经济开发区”,这一想法的重点是将一些在城市创业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召集起来,带领农民工共同致富。在这个经济开发区里,可以建设农民工生活、工作、学习等相关设施,这样做可以帮助农民工既可以享受城市一样的资源,又可作为他们融入城市的一种尝试。建立类似于农贸市场的场所刺激消费,这样的尝试可以借鉴“城乡结合部”,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 社会给予同等尊重,实现人格归属感
首先,用工单位在招工时,要让农民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表现良好的农民工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这一点上,企业应当效仿学校奖学金制度,这样既调动了农民工的工作学习的热情,又加深了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的感情,为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好城市做好铺垫。由此,和谐的用工关系是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人格归属感的关键。
其次,城市市民对农民工带有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对此,人力资源部和劳动保障部等应给予帮助,保障其合法权益;在生活上,倡导建立农民工文工团,拉近进城务工人员心灵的活动。另外,对于一些适婚年龄的农民工应给予一定的相亲帮助,使其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解决终身大事。(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19页)
对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具备专业的素养,掌握一定道德修养。针对这一群体,要切实做到抛开地域的限制,将任人唯贤作为满足其归属感的关键。
再次,通过媒体的力量,唤起民众内心的良知。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利用媒体的报道,方便快捷地将信息广泛传播。只有农民工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感,那么在与城市相处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在城市奋斗的喜悦。
3 农民工自身也要努力,找寻归属感
作为农民工来说,还要将坚持学习视为自身进步的动力,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增强自身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操作的掌握程度,改变一直以来,将农民工视为体力劳动者的刻板印象。
归属感的缺失还与内心的感受相联系。为此,就要良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等问题,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内心的归属感得到极大的满足,才能坚定其融入城市的信心,为带动消费提供前提。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提出要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可见,政府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重视与日俱增,因此,关注农民工的归属感,将经济基础上升为上层建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参考文献
[1] 尹广文.农民工市民化非嵌入性困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
[2] 唐琼.从“游民”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1).
[3] 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