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琳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符号学在产品中的设计思想
倪晓琳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3)
符号学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符号的选择有时往往决定着产品的主题色彩。本文从有关符号学的概述,符号学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分析以及案例分析这三部分来阐述了符号学在产品中的设计思想。
符号;符号学;产品造型;设计
符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代码,譬如字母、号码、语言、动作等。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符号来代表某个对象或概念,如地图上常用“+”来表示该处是医院,用红色的“☆”表示党、政机关所在地等,诸如此类的符号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符号也有所不同的认识,例如,古罗马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说:“符号是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文艺符号学的创始人卡西尔的解释是:“所有在某种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尤其在当知觉作为某些事物的再现或作为意义的体现,并对意义做出揭示之时,更是如此。”
符号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按照感觉方式而分可分为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也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符号首先表现为一种有机体能够感受到的非实在刺激或刺激物,如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理论,并不是要研究产品作为符号本身,而是指产品语意指向度,即产品造型与使用者的关系及其可能性。
符号学是交流的一种理论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广泛可应用的交流规则。对此,产品符号学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分别从人对产品的视觉感受和操作产品的行为方式两方面来分析。
(一)对产品的视觉感受——形状、颜色、结构、材料、位置
要使产品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过程,比如:在口语交流中,人们通过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对方;在视觉交流中,人们是通过表情和眼神的视觉语义象征来理解对方。而在使用产品时,要能够让人们通过产品部件的形状、颜色、质感来理解其设计,例如视觉经验认为:圆的东西可以转动,红色往往表示危险等等。设计者应当把这些有象征含义的符号用在机器、工具、产品设计中,使得用户一看就明白它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重新学习陌生的操作方法。以电子产品为例:把产品符号学的思想用于电子产品设计,要从人的视觉交流层面出发,使每一种产品都会“说话”,它通过结构、形状、颜色、材料、位置来象征自己的含义,“讲述”自己的操作目的和准确操作方法。也就是说,要通过设计使产品的操作方法不言自明,不再需要附加说明书解释它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要实现这些,设计师应当采用人们已经熟悉的形状、颜色、材料、位置等来进行组合操作,并使它的操作过程符合人的行动特点。
(二)操作产品的行为方式——通过操作的词汇进行语意转换
针对微电子产品出现的新特点来改变传统设计观念。传统设计的主流思想是“外形符合功能”,并在三维几何空间里设计几何形状,也就意味着产品造型设计就是几何形状设计。然而,传统的几何形状概念无法描述这些产品的功能特性、含义和操作,设计师所积累的大量形状知识库在此就起不到作用,所以传统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无法适应微电子产品的设计。从符号学角度来分析:首先要明白产品的操作过程以及产品的功能;其次,要在观察操作者使用产品时大脑里所反映出的词汇。也就是说设计这些新的微电子产品,应当从人与产品的词语交流行为出发,以符号学作为设计基础。最后要进行语义转换,根据这些动作设定电子产品的功能,把这些词语转变成微电子产品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按键使收音机通电,通过旋钮或按键来调整收音机的频率等。
(三)产品符号学的语意表达
在运用产品符号学设计产品时,还应当使产品表达出一些语意特点:一是应当符合人的感官对形状含义的经验,就是指人们在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会从它的形状来考虑其功能或动作的含义;二是应当提供方向含义,即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上下前后层面布局的含义。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产品的各个面以及每个面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三是要表达出状态的含义,即要把产品内部的各种状态能够让用户感知。例如,用什么表示“静止”、“断电”、“正常运行”等;四是电子产品往往具有“比较判断”的功能,产品语意表达必须使用户能够理解其含义。例如,如何表示“大”、“小”,如何表示“高”、“低”等;五是必须给用户提示操作。在对一些电子产品,例如洗衣机、电熨斗等进行操作时,用户往往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操作顺序错了,会不会把产品搞坏?因此,设计必须提供各种操作过程。
产品符号学的产生对产品设计来说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它提出了工业设计不应当以机器功能为出发点,而应该以人的操作行为为出发点。使用户通过外形理解电子产品的功能,让产品自己“说话”,告诉用户各种功能以及该如何操作。总之,了解和分析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我们做好设计的出发点。
[1]张凌浩.产品的语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乐山.产品符号学的设计思想.装饰,2002(4).
[3]卢景同.形式语言及设计符号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
[4]皮永生.产品语意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5]张宪荣.设计符号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J524
A
1005-5312(2014)05-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