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卿
先让我们来看两段为必修2第三单元苏轼的《赤壁赋》一课设计的导语: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拆字游戏,哪位同学知道“虫二”的含义?对,就是“风月无边”。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杭州西湖湖心亭,被清风明月无边无际的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风月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代表作《赤壁赋》,去领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无边风月吧。
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又被称为赤壁,相传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仙谤朝政”系狱乌台,案后元丰二年(1080年)二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名誉上是官,实际上是被软禁、被监管的政治犯。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艰难困苦的生活,他的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他痛苦、愤懑,但贬谪生涯也使他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生,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在元丰五年(1083年)七月,与客泛舟赤壁后写下的《前赤壁赋》。
比较两段导语,可以说各具特色,前者新颖、简练,有吸引力,后者朴素无华、信息量大。那么,在教学时如何选择呢?或者说哪一种设计更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导入环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艺术性,而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又是受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制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多数停留在激趣层面上,其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聆听教师的分析、讲解上,以保证学生领会知识点。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就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上。(2)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的模式,而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或师生互动式质疑的模式,师生合作、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3)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重视和保护课堂生成等。因此,新课导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激趣表层,要力求深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间的探究交流创造条件做好铺垫。
据此来看,上述两种设计虽各具特色,但设计的思路、原则却不相同:前者重点在激趣,也涉及作品的内容“无边风月”,但太笼统,无实质性的东西,功能仅限于激趣层面;后者涉及“题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相关信息,为解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前者比较适合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配合教师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等环节;后者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核心,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上,符合新教改精神。下面笔者再用课例来探讨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和艺术性。
我们来看一段为必修2第四单元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设计的导语:某杂志“让故事说话”栏目登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父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班,到单位后儿子老是缠闹他。为了让儿子老实一会,他就把办公室里的废旧世界地图撕成碎片,让儿子重新摆好它。他认为没有一两个小时,儿子是摆不好的。可是,不到十分钟,儿子就端着摆好的世界地图来给他看。他惊诧不已,忙问:“你是怎么摆好的?你怎么知道哪里是哪个国家?”儿子说:“我不知道哪里是哪个国家,不过地图的背面是个人体图,人摆正了,地图也就摆正了。”于是这个故事就浓缩为一句名言:人正,世界就正。而这一名言也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宗旨——立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中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的演讲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来聆听先哲的教诲吧。本课以故事导入,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为学生自主阅读,领会文章的主旨做好了铺垫。
综上所析,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都要作相应的改变,要力求深入,避免肤浅、花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的探讨、交流创造条件,这是总的思路和原则。可以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或为解读文本选好切入点,或为解读文本提供思路,或揭示文章的主旨,为学生领会主旨创造条件,等等。至于艺术性,则要在符合设计思路、原则的前提下,去追求设计的新颖性、多样性、启发性、简练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设计出精彩而实用的导入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新课改的任务。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