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凤,王锦蓉(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青光眼患者系统心理护理总结
孙淑凤,王锦蓉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用系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131例随机分为护理组67例与对照组64例,护理组用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用眼科常规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前后SDS、SAS得分比较护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组与对照组入组时眼压变化无显著差异,2周、4周后护理组眼压有所降低,对照组眼压则无显著变化。结论:青光眼患者实施系统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眼压。
青光眼;心理护理;系统化;对照观察
根据DSM-Ⅲ的定义,可将原发性青光眼归为“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生理疾病”[1]。笔者对131例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共131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2]的患者。女97例、年龄平均(39.04±13.11)岁,男34例、年龄平均(38.04±14.01)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6例(12.21%)、高中至专科62例(47.33%)、初中及以下学历53例(40.46%)。随机分为护理组67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北京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V3.0医疗版系统量表。生成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自动转换处理,计算出总分及因子分,根据量表分级标准提示心理状态。
SDS:William W.K.Zung1965年编制,20个条目。得分等于0.25无抑郁体验,0.26~0.50轻度抑郁,0.51~0.75中度抑郁量,0.76~1.00重度抑郁。
SAS: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Zung1971年编制,20个条目。得分等于25分无焦虑体验,26~50分轻度焦虑,51~75分中度焦虑,76~100分重度焦虑。
眼压测量方法:采用自动眼压计,测量时病人取坐位,根据中华眼科学会规定的5、7、10、14、18、22时6个时间点,选择7、10、14、18时点测眼压,然后取4个时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患者眼压。
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资料分别做配对 t 检验。
护理组采用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护理。
3.1 系统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青光眼患者视力受限,对肢体语言感受性差,使得非语言交流受到影响。因此,尽可能使用语言交流,把握语言交流技巧,发挥语言交流和必要地身体接触的优势,体现对患者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并尊重其人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积极倾听。倾听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的听,关注的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倾听是做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要求。青光眼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心理护理过程中使用亲密距离和患者接触,尽可能使用抚摸、拍肩、握手等身体语言。护士身体前倾45°角、以1m左右的距离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使患者感受到身边人的关心和关爱,体验到温暖及安全感。
适时鼓励。交流过程中可以握住患者双手、使用恰当语调等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躯体不适感及心理感受,如伴有明显头痛、恶心、呕吐及紧张、害怕等反应。鼓励患者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督促患者改变自己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摆脱心理困扰,走向心理成熟,勇敢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乐观生活。
密切关注。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针对青光眼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讲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发病中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导患者每天听轻音乐15~30min,鼓励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即指导患者放松心身的技巧,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肌肉的活动及保持心境平衡方面,养成随时放松自己、抵制外在刺激干扰的习惯,一般6~10次,每次30s,每天1~2次,达到全身肌肉能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标准[3]。具体方法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收缩和放松头面部、上肢、胸腹部、下肢各肌肉组,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有利于青光眼残存视力的维持[4]。
3.2 眼科常规护理
采用青光眼知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观察病情,提供必要的帮助,如陪同检查、协助生活料理等。
两组护理前后SDS、SAS得分及眼压变化比较见表1~表3。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DS测评得分比较 (分,x±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测评得分比较 (分,x±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眼压变化比较 (x±s)
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青光眼的心理因素。对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症等不良情绪,降低眼压,有利于保护残存视力。
[1] 肖传实,原天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71.
[2]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156.
[3] 王晓慧,孙家华.现代精神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76.
[4] 喻东山.内科中的惊恐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5):355.
R473.77
B
1004-2814(2014)04-0351-02
2013-11-14